成年人最大的自律,就是克制自己去纠正别人的欲望
-
2020年11月19日
人只有保护住内心的自我,才能感到安全。
纠正别人的后果,往往是两个人都受伤。
我们都讨厌被强迫。
即使我们知道TA是对
牙膏为什么非得从中间挤?
胡萝卜对身体好,可我就是不喜欢吃;
我觉得中医特别管用,你凭什么说它是伪科学?
但是,我们也同样害怕被拒绝。
当别人不能领情的时候,我们感到受伤和委屈:
说了多少次了,为什么不能洗了澡再玩手机呢?
听我的,一定要把钱放在余额宝……
你可不可以为了我和你自己,把烟戒掉?
这样的场面,在我们的人生中不断上演,让我们苦恼不已却又习以为常。
大多数人,都有喜欢纠正彼此的倾向,尤其是在最亲近的人之间。
但事实上,对我们来说,很多“纠正”都是完全不必要的。
没有人愿意被说服。
强迫对方按自己的意志行事,只会让双方的分歧倍增。
当彼此都无法说服对方时,逻辑和事实变得不再重要,情绪最终占了上风。
这导致了问题的扩大化,最终从观点层面,上升到了道德和人格攻击上。
“我怎么会认识了你?”
“从来没见过你这种人!”
……
我们花光了力气,不仅无法改变对方的想法,还带来了痛苦和敌对。
双方都觉得自己受到了伤害,进而导致了关系的疏离。
为什么人们总是想纠正别人?
人性上有一个弱点:
因为注意力的有限,每个人所留意到的,只是他想留意的部分。
有个实验,给墨西哥人和美国人快速交叉地看两组图片。
一组是美国人熟悉的打棒球的场面,一组是墨西哥人所熟悉的斗牛场面。
结果是84%的美国人只看到打棒球的场面,74%的墨西哥人只看到了斗牛的场面。
这在心理学上,叫做“选择性
这让我们形成了固定的行为和认知模式,一方面像自动驾驶一样省时省力,一方面却也带来了认知上的局限:
人们往往只能看到对自己有利的部分,看不到缺陷和漏洞,进而在潜意识里认为自己是对的;
却紧盯着别人的缺点和漏洞,将对方的可取之处选择性屏蔽掉,认为别人错了。
因此,我们认为的不容置辩的事实,往往只是局部的事实。
当我们可以站在另一方的立场上,你会发现他一直坚持的“愚蠢做法”,也是没有错的。
汝之蜜糖,彼之砒霜。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我们都想证明自己是对的,却谁也说服不了谁。
最后比的就是谁更有辩论技巧,谁的气势足、嗓门大、体力好。
有效沟通?自然也就不存在了。
没有人喜欢被强迫,每个人都想按自己的意愿生活。
人都是讨厌被外力改变和强迫的。
强迫别人按照你的方式生活,就像是一只青蛙,想要邀请一条鱼到陆地上做客一样。
即使陆地上的世界,比河里精彩百倍,这也是这条鱼承受不起的。
他只想逃离、求救、封闭自己、守住自己的领地。
他要保护住内心的那个自我,只有这里,才能感觉到安全。
让一个人活在自己的价值观里,是对他人基本的尊重。
即使它有对也有错。
你不需要认同,但你得接受这个现实。
一味想控制结果和关系的人,就像抓着一把沙子,抓得越紧,只会流走的越多。
就像叔本华说的:
“在和别人交谈时,要克制去纠正别人的冲动,尽管我们这样做出于好心。
因为想要伤害别人很容易,但是,想去改善别人,即使没有阻挠,那也是很困难的。”
改变,并非是不可发生的。
只是这个过程,只能从内部开始,无法从外部强行打破。
他人不想改变,你越用力,只会让别人越反感。
只会让人感受到抵触和难堪,修建起更高的心墙,抵御你可能的侵犯。
如果自己或是身边的人,有较强的控制欲,总是因为无法改变环境和他人,而带来坏情绪,我们也不必太过担心。
可以利用斯蒂芬·科维的“担心圈和影响圈”理论,来为我们所用。
这种理论提到,我们会对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情担心,但是很多事情是无法控制的,只会带来无谓的担心。
这时,我们画出一个“担心圈”,把我们无法实际控制的事情(别人的情绪、早高峰堵车)丢进里面,从我们的生活中剔除。
我们再画出一个“影响圈”,把付出就能看到效果的事情(能力上的短板、起床时间),放在里面。
践行后你会发现,你对他人和环境期待
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生活真的会明朗很多很多。
我们都可以在自己设定的世界观里活得很好,但人与人相处总会有分歧。
一个人走向成熟的路上,终将明白:
成熟的一个标志,就是不再急着与人争辩自己的看法,逐渐明白,不是所有人都生活在同一片海里。
成长大概就是,以前被人误解或看法不一样时,恨不得揪住对方衣领说个三天三夜。现在不了,如果你不能理解,那我就掉头而走。
尊重永远比控制容易。
而改变自己,是改变他人和世界的最好方法。
改变他人的途中,遍布荒漠和苦海;
改变自己的路上,收获的是幸福和丰盛。
特别声明:
本文为人文传媒网平台“人文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与“人文号”立场无关,“人文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如有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人文传媒网。
联系邮箱:www_rwcmw@163.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