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牡丹江探源
-
原创2020年11月25日
我是喝牡丹江水长大的,但我对它并不十分了解,虽近在咫尺,却像远在天涯,平时竟熟视无睹,觉得它是当然的存在。一次偶然的机会,才得以揭开它那神秘的面纱。
作协的一次笔会安排在小牡丹林杨。在笔会期间,我向林杨张场长了解了一些关于牡丹江的有关情况,后来又查阅一些资料,才多少弄清牡丹江的一些基本情况。
牡丹江的源头就是我去的那个林场附近,是吉林省敦化市的小牡丹林场。牡丹江在唐代称忽汗河,金代称呼里改江(一作骨乌里改江),元代称忽尔哈河,明代称胡里改江等,这些名字大都为音似字异,均为满语“湾曲”的意思(另一种解释为“响水”)。牡丹江河流蜿蜒曲折,流淌于老爷岭的群山之中,故名为牡丹江,含有弯曲的江水之意。
牡丹江是松花江中游的最大支流,流经吉林省敦化市的大部地区,然后经黑龙江省宁安、牡丹江、海林、林口、依兰等5市县,在依兰县附近注入松花江,流域面积37444平方公里,全程725公里。从牡丹江的源头到镜泊湖为上游,全程200公里。牡丹江的主要支流有头道河子、二道河子、三道河子和乌斯浑河等,牡丹江河床比降大,河道天然落差1000多米,河水清澈,资源丰富,如简约的处子,未开垦的黑土地。
小牡丹林杨座落在敦化市西南70公里处,属江源镇辖属(过去叫马号),与红石乡邻界。红石乡往西的最后一站叫大兴川,是个不大的小村子。在大兴川与小牡丹林场的交界处有几座山,暂时还没有名字,这几座山的泉水及崆山水沿沟而下,汇聚成溪,再汇聚成河,南坡发源的水量较大,叫牡丹汇,北坡的叫大石河,两条河在山南山北形成了两条不同名字的水流,这两条河在红石乡的临江村的东面交汇在一起。
在红石乡北面是翰章乡,翰章乡有一条河叫小石河,发源地三股流非常有名。顾名思义,是由三条溪水汇合而成,因其自然景观非常适合游人来访,所以近些年声名远播,每逢节假日敦化市或有外市县的人也来光顾一番,领略原始自然的独特风貌。这条小石河经由敦化市北山然后转入黑石乡,在黑石乡附近汇入牡丹江。
牡丹江在敦化境内形成规模后,一路高歌,奔向镜泊湖,牡丹江曲曲折折,奔腾而下,有如东北倔强的汉子,有时清澈委婉,又像江南温柔的女子,它留下一路倩影和分明的四季。春天,冰雪消融,冰排浩浩荡荡、大地上的污泥浊水也被排泻一空,把大地滋润得柳绿花红,也把盛夏惹得急如星火地赶来,秋天的江水最清,沙砾游鱼清晰可见,冬天,牡丹江舞起白色的银蛇,蜿蜒在敖乐的土地上。
牡丹江流域是我国满族发祥地之一。早在商周时期,满族的祖先就在这一带繁衍生息,其中相当一部分满族人是这块土地上的土著居民。古时的牡丹江两岸,森林茂密,古树参天,进入山林之中可见兽群奔跑,可听虎啸狼嗥。因水源充沛,这一带江河密布,水深流急。江河湖水流经茂密的森林时又带来大量的有机物和浮游生物,因此这一带的水质含氧充足,水质纯净,酸碱度适宜,非常适合各种鱼类的生长。
由于牡丹江上游森林茂密,也是众多野兽的栖息之所。在牡丹江流域的大森林中,有黑熊和棕熊两种熊,黑熊最喜爱的食物莫过于蜂蜜和蚂蚁了,偷吃蜂蜜的黑熊一边用前掌拂着脑袋嗯嗯直叫,一边在蜂群的追击下拼命逃跑,皮肉的疼痛使黑熊叫苦连天。为了止痛,黑熊就跑到河边用凉水洗脸,或抓一把湿泥抹在脸上,但它是个记吃不记打的家伙,一有机会,又会重蹈前辙。
满族人最早在牡丹江一带主要过的是狞猎的生活。满族新婚家庭的大门上常安上一只箭头向外的弓箭,寓意:一射天灾,二射人祸,三射妖魔。我们常在一些反映清朝电影中看到文武大臣的衣服袖子形似马蹄,人们称为“马蹄袖”,这袖子就是由猎人冬天狞猎时用来护手御寒演变而来的。
站在这牡丹江的源头,我不禁浮想联翩,这清澈至极的溪水,是从山坳中点滴聚起,然后成溪成河,最后成为滔滔的江水,它带着大山里原始、古典、芬芳的气息,一路向西。这条不知成于何年的牡丹江是否就是满清始祖曳筏而下的那条江呢?它给两岸以勇敢、纯洁和生命;它养育了数不清的山林、田野、庄稼和人民;它教给我们勤劳和质朴,送给我们明快和温馨,它是我们敖东的母亲河!
【作者简介】
杨树,原名杨晓华,鲁迅文学院第十五届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协会会员、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会员。
作品散见《人民文学》《作家》《文艺报》《诗刊》《诗选刊》《星星诗刊》《诗歌月刊》《诗潮》《绿风》《诗探索》《山花》《歌曲》《词刊》等一百多家报刊。
获延边“金达莱”政府文艺奖、第八届“石花杯”延边文学奖、中国鲁黎诗歌奖、吉林文学奖等奖项。
著有诗集《渤海的月亮》《鲁迅的院子》等6部;散文集《留不住斜阳》《咀嚼人生》;长篇小说《决战东宁》《往生泉》《和平饭店》三部,长篇非虚构作品《唐朝的影子》,电影、电视剧剧本等。
特别声明:
本文为人文传媒网平台“人文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与“人文号”立场无关,“人文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如有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人文传媒网。
联系邮箱:www_rwcmw@163.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