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APP下载
取消

您的爱心支持,是我们完成

为国为民伟大事业的基础!功不唐捐!

未上传收款码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说“鬼”

原创
2020年12月13日
南溪
关注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多年来,每当读到杜牧这首童叟皆知的唐诗,便会被带入那种人们徘徊在萧瑟的墓地,空气中弥漫着凄哀切切的情景。在我的印象中,清明节这个起源于二千五百多年前的中华民族古老节日,是被人们视为鬼节看待的,说是每年此日正是众鬼出没向亲人讨索之时。因此,自古以来,每逢这个阴阳两界生死相会的日子,人们便会怀着敬畏之心,去拜祭自家的祖先故人。但见得山野坟地、公墓、殡仪馆,这些平日冷清无人去的地方,此日便升起了人气。

别看如今的人们多不信鬼,却没有影响大家纷纷举家前往拜祭的热情,向故人献上鲜花、果食、烟酒等供品,到了夜晚,还要烧上一堆纸钱,把所有的路口都点燃得遍地“黑花”盛开,以邀请家鬼亲眷来领受。如此虔诚地向另一世界的鬼亲戚们示好,无非是或寄托哀思、或祈求保佑。前者乃人之常情,后者却颇显得有些矛盾——既然不信其有,何以还要求其佑?

我曾迷茫。因为从小接受的是唯物主义无神论洗礼,不信因果、不懂六道,所以不知鬼为何物,也从没有撞见过,只是凭着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传说,或书籍和电影中描写的鬼神故事,或人生中偶遇的一些不可思议之鬼怪事,冥冥中感觉好像似有鬼灵出没,但终究还是视其为一种非常遥远而又虚无得完全可以随心臆想的神话。

然而,如果无鬼,为何千百年来有关鬼的见闻轶事层出不穷说不能尽呢?而且都说得有鼻子有眼神乎其神的?难道古往今来那么多人,甚至包括那些先贤圣哲的神经都出了问题,将子虚乌有视以为?如果有鬼,又为何当今如此昌盛的高科技,却不能证得这桩千古之谜?

我向历史寻找答案,却发现,无论中国还是外国,无论是史记传说,还是古典经论,甚至儒、释、道、基督、伊斯兰等众多宗教的教宗,五千年的历史长卷,满篇都闪现着鬼魂的幽灵。有专家考证,那部国人视为神话经典的《聊斋志异》,并非随臆胡编乱造出的天方夜谭,实是作者蒲松龄根据乡里邻人所见所闻记述而成的。那些代表我中华文化的红楼、西游、水浒、三国等四大经典名著,其故事情节无不伴随着神出鬼没而演绎成的。特别是擅长呼风唤雨的仙道们,更是专门研究处理人与鬼之间关系的,并以“驱鬼降魔”而闻名于世。原来古人从来都没有否认过鬼的客观存在,这早已是英雄所见略同的定案了。

我向科学寻找证据,却发现,原来在许多科学专家眼里,世界是多维的、无始无终的。人类只是生存在三维空间的一种生命形态。在三维之外,科学已经预测出还存在四维、五维、六维、乃至十一维等多维次空间,在这些看不见的空间中都生存着不同形态的生命体。由此推断,这些生命很有可能或以鬼、或以地狱、或以畜牲、或以阿修罗、或以天神等等不同形态存在着。只是依目前我们人类的科学技术水平所限,还不能得以求证。就像对待外星人一样,即使现在人类科学还没有确实的证据,但国际社会已经默认了这一事实。正因如此,爱因斯坦等一些当代顶级大科学家,到晚年都摒弃了自己一生追求的科学理论,转而投奔宗教。

其实,像这样需要我们人类去求证的宇宙不解之谜实在是太多了。只因为,无边无垠的宇宙实在是太博大了,以至大得远远超出了人类自身的想象力。而与宇宙相比,人类之渺小,就如恒河一沙尘、大海一滴水。所以,人的目光所及,一如蝼蚁,只能看到眼前的方寸,即使借助天文望远镜之类手段,也只能局限于围着银河系转。怎么能识破整个宇宙三千大千世界的真相呢?更何况来无踪去无影的鬼乎!

然而,既然说有鬼,那么有谁见过其真面目?曾经与人争论过,有说青面獠牙般,有说凶神恶煞般,也有说妖艳天仙般。有一次参加为亲戚亡者守灵之夜,一位朋友讲述了他年轻时的一次恐怖经历,那时他曾工作在郊外,每下夜班必骑车经过一路旁公墓,一次,夜归中途迎面走来一人,到近前才看出是一着白衣女子,面色惨白,毫无表情,两眼直勾勾地盯着他擦肩而过,待回头看时,见她走路好象没有脚似地,轻飘飘的,一晃就看不见了。想到夜半三更荒郊野外何来一女子,岂不是撞到了鬼,吓得这位平时号称贼大胆的他连车都蹬不动了。此后的第三天夜晚竟然再次遇到此女。不久他得了一场怪病,形如痴傻,失去自理。后幸遇一位高人救治才缓过来。对这位朋友的曾经痴傻经历本人早已知晓,只是没想到由此而得。这件事乍听起来好似坊间妄谈,也许许多人会将这种现象解释为“错觉”、“幻觉”、或精神疾病。但友人忠厚老实的人品令我不由得不信服他所讲述的经历的真实性。

即便如此,我仍然心怀疑惑。我们如此聪明的人,何以死后会脱生成鬼那么可怕的样子?从佛经上我找到了答案:原来鬼是由那些贪婪自私的人死后的灵魂被业力牵引而脱生的。后来我曾经在听一位大师讲法时,听到了更详细的有关鬼世界内情。原来鬼也分三六九等,是由人死亡时刻的不同境遇(或病死、或自杀死、或遇害死、或意外灾难死等等)而呈现死亡时刻的状态,凡那些面貌恐怖的鬼,多是遭遇不测受害而死的,即人们所说的冤死鬼。但是,鬼并不都是邪恶的,它们与人一样也是有向善之心的,就像古人说的,人一念恶,就会感召来恶鬼,一念善,感召来的是善鬼。因此,人与鬼有时是能够相互感通的,但是对于正气凛然的正人君子,或者是修行的僧侣道人,即使再凶厉的恶鬼,却奈何不了他们。俗话说:平生不做亏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门。有的人之所以能见到鬼、招到鬼,那是一定有其特殊因缘关系的,或此鬼生前与你有过节,或前世你曾得罪过他、害过他,他才能找上你。

其实,想找鬼不一定非得到鬼的世界,我们身边的人群中到处充满着人鬼。君不见,人们称那些烟不离口的人为烟鬼;称贪爱杯中之物的人叫酒鬼;称沉迷方城之战的人叫赌鬼;称贪恋美色的人叫色鬼。我们还常常将那些不吉祥的词汇加在鬼身上,举凡有恶劣的性情、不良行为的,我们就称之为鬼,例如懒惰鬼、胆小鬼、疑心鬼、嫉妒鬼、小气鬼、贪心鬼、吝啬鬼、淘气鬼、缺德鬼,甚至剥削民脂民膏的吸血鬼等等。可见,人间的一些人比幽冥界的饿鬼更可怕。我们责怪一个人心术不正时会说:“这人的鬼主意真多!”其实人要是真的使起“鬼主意”来,连鬼都要甘拜下风,自叹弗如了。有时人就是个满怀鬼胎比鬼还要恐怖的人间恶鬼。

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断言,凡人只要经过修行,便完全可以通过切入禅定而突破三维空间,洞察到鬼道众生。至此,不得不承认,世界上的生命体不只是我们人类,还有鬼的存在。

被历史封为大圣先师的孔子说的那句名言最中肯:“敬鬼神而远之,可谓智矣”。孔子说这句话时是回答樊迟的提问,樊迟问孔子怎样才算是有智慧?孔子便告诉他:尊敬鬼神但要远离它才称得上是聪明人。这句名言道出孔圣人是承认有鬼神的,但他着重强调的不是迷信鬼神,而是要“敬而远之”。

是的,对于鬼神,我们只要知而不迷,敬而远之,走好自己的人伦大道,未来才会保证自己不会堕落到鬼道中去,这才是我们今天谈鬼的真正目的所在。

 【作者简介】

刘卫(网名法卫,号法卫居士),抚顺市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散文家协会会员,抚顺市国学交流协会理事。从爱好文学到转而从事对传统文化的学习研究和宣传,先后编写出版了《绿色之旅》、《幸福人生解密》、忏悔录《我错了》,并为抚顺市传统文化学校主编了《阳光照亮的地方》一书。特别是近年来对堕胎現象的深入研究与思考,编写出版了一部系统论述堕胎真相的科普书《生命之痛》。志在借文学之笔修正"我见",弘传圣贤教育。

特别声明:

本文为人文传媒网平台“人文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与“人文号”立场无关,“人文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如有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人文传媒网。

联系邮箱:www_rwcmw@163.com

评论

    0/500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未上传收款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举报此人

举报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