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APP下载
取消

您的爱心支持,是我们完成

为国为民伟大事业的基础!功不唐捐!

未上传收款码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32℃封城,3700万人战疫!有一种震撼,叫老东北!

2021年01月19日
红尘炼心
关注

年关将至,疫情复燃,

截至目前,全国高风险地区2个,

中风险地区已升至80个

前天,黑龙江疾控中心的好友发来消息:

“支援绥化,整装待发,祝我好运!”

还未及回复,他又凝重地改了内容:

“暂时不去绥化,转道哈尔滨了……”

在您看到这些文字时,中国的“鸡冠”了。

1处高风险,13处中风险,

本轮累计确诊138例,无症状163例。

疫情凶猛,

正经受着第三轮冲击的黑龙江,太难了。

01

突  发

眼下的黑龙江天寒地冻,滴水成冰,

疫情红区:黑河和绥化,最低温度-32℃。

12月28日,黑河第二人民医院1患者确诊。

张某某,女,73岁。

自此,黑龙江迎战疫情集结号正式吹响。

1月9日,绥化望奎县人民医院1人确诊。

                              

此后,仅仅5天,

绥化市惊现92例确诊,其中望奎县89例。

全市110例无症状感染者中,望奎县104例,

望奎县惠七镇直接升为高风险地区。

1月12日,哈尔滨新增2例确诊,

均为望奎返哈人员。

随即,哈尔滨市4地升为“中风险”。

4天后,齐齐哈尔又发现了1例确诊。

一时间,黑龙江13处中风险,1处高风险,

绥化告急,

黑河告急,

哈尔滨告急……

02

封  城

望奎县出现确诊病例的当天,

绥化市立即启动一级响应:封城

街道瞬间,空无一人。

村屯县就地取“材”,搭起防控卡口。

战严寒,守“疫”线,

这一战,雪上加霜,难上加难。

社区工作人员、防疫员、警察,

无数人在风雪中,日夜坚守。

-32℃,室外冷得站不住人,

眨眨眼,睫毛就结了冰。

蒸汽,一次次氤氲了我的视线。

但我告诉自己:必须守住。

因为,身后是3700万父老乡亲。

全城“消杀”,全面展开。

绥化城南高速口入城处,

防疫人员顶着凛冽的北风,艰难前行。

绥化北林区开始了集中消杀。

每个风险点的爆发,都伴随着一场全面检测。

仅仅一个绥化北林区,

就有328个临时采样点、350个临时点位,

200余名采样员争分夺秒、全力以赴。

截止到15日上午9点,北林区共完成核酸采样217365人次,检测102641人次,并于16日晚完成了核酸全员采样工作。

东北有句老话:“三九四九,棒打不走!”

但就在这样的极寒中,

大家在外有序等候着,

或许冷得打颤,但规矩不能坏。

空无一人的街道上,

外卖小哥耐心地等着信号。

天寒地冻,无人巡查,

他完全可以搓搓手剁剁脚,

但远远望去,他们就这样岿然不动。

东北人彪吗?东北人虎吗?

这一刻,我只想说,东北人好样的!

03

边  境

中俄口岸,黑河。

城镇人口仅92万的小城,已全民皆“兵”。

街头,是24小时值守卡点的民警。

多少个寒夜,守护家园。

皑皑白雪无人迹,默默伫立显温情。

全员核酸检测打响,

爱辉区17个核酸检测点同时开放。

健身中心秒变检测现场

全员上阵,严阵以待。

中国秩序在黑河,完美诠释。

也许,我们没有大城市的优渥条件,

但守卫家乡人民的心情,是一样的。

困了,就地而卧。

饿了,就着冷风吃口盒饭。

黑河市中医医院检验科的“战士们”,

已连续21天全体无休。

核酸检测24小时不间断,人均日工作10小时。

人员不停,机器不停。

为了不浪费防护服,

再疲惫也只是在地上坐一会,

然后,爬起来,又站成一座山。

每份标本都可能是病毒含量极高的传染源,

操作标本时,需要离心,

这会释放大量的气溶胶物质。

面对危险,无一人退缩。

24小时不间断采样,

“应检尽检、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是的,我们做到了。”

以下视频来源于

爱辉发布

加油,了不起的黑河人!

04

兵贵神速

你全力一战,我亦不会袖手旁观。

五大连池,49名白衣紧急驰援黑河,

仅半小时,集结完毕,

没时间摆拍照片,穿上防护服就开干!

这就是东北人,实诚!

元旦前后,

北安白衣先后两批驰援。

兄弟,俺家也不宽裕,

但愿意为你,全力以赴。

1月15日晚,移动检测方舱实验室

设备、耗材、人员全部到位。

16日凌晨1点,

望奎县体育馆的方舱实验室开始搭建。

一夜奋战,一座核酸检测实验室拔地而起。

前后仅用了11个小时

1月14日上午,“重症八仙”之一的中山大学附属一院重症医学科主任管向东,刚结束沈阳“战疫”,就火速驰援黑龙江。

同日中午12时,

五辆大巴载着黑龙江省疾控中心120名流调专家,

驶入了“高风险”的望奎县。

这支紧急集结的队伍,报名1小时完成,

7小时完成所有准备工作并集合完毕。

与此同时,哈医大一院援望奎医疗队迅速组建,

1月14日下午14时30分,

启程出发,前往望奎县人民医院。

白衣执甲,极寒出征。

为了3700万龙江父老,拼了!

05

有一种感动,叫老东北

1月11日,黑河某小区,

一位阿姨敲了下小区门口值守板房的窗户,

防疫值班员以为阿姨要登记出行。

但打开窗户那一刻,

阿姨从怀里掏出一兜鸡蛋递了进来。

我不出门,这是一点心意,趁热着吃吧!

防疫人员推辞再三,阿姨却说:

你看看我写的字,这就是给你们的。”

防疫人员接过鸡蛋,

每个鸡蛋上都一笔一划地写着字:

防疫工作者辛苦了!

保护好自己!

辛苦了,照顾好自己!”

……

隔着寒冷和防护,

阿姨与防疫人员谁都没看清对方的脸,

却都在那一刻,流下了两行热泪。

他叫邢俊新,一名民警,

每天超12小时在重点管控小区值守。

手机中的画面,是他的妻子盖跃。

妻子盖跃,是黑河第一人民医院的医护,

在得知黑河市出现确诊者后,

她第一时间请战,投入到确诊患者的救治中。

12月28日,夫妻匆匆一别,便各赴战场。

至今已22天,两人偶尔通过视频互报平安。

丈夫的单位,与家只隔了两条街,

但却抽不出片刻,回家看看孩子。

即将到来的这个年,老东北,太难了。

眼下的黑龙江、吉林、辽宁,

让我想起了上一个元宵节。

那时,东三省全力驰援武汉:

辽宁1382人,黑龙江892人,吉林690人,

这些人,对于当时的武汉,也许杯水车薪,

但东北人真的,尽了全力。

辽宁人口4100万,黑龙江3700万,吉林2690万,

国家有难,一声“援鄂”,

最好的医院,最好的医生,都去支援了。

以致于当时老东北的一些医院,门诊都关了。

同是助人,有的人有十块,捐一块。

而有的人,东拼西凑,只凑出了一块,

但他愿意全都给你,分文不留。

这就是东北人。

这些年,对东北人的“地域黑”太狠了,

“地方穷、经济差、人粗鲁”,

这些,都成了东北人身上甩不掉的标签。

在网上,太多骂东北人的了,

但东北人更多时只憨憨一笑,少有反驳。

但这些年,东北人都干了啥?

黑龙江,3700万人口,中国第一粮仓,

吉林,2690万人口,粮产排名第五。

默不作声的东北人,

就这样端稳着中国14亿人的饭碗(河南、山东、安徽也同样伟大!)。

可与之成反比的,却是人口流失。

黑龙江省会哈尔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

从千万人口滑落到如今的900多万。

至此,东北已再无千万级人口的城市!

老东北,被称为“共和国长子”,

这里,曾诞生过太多的奇迹:

1956年,长春一汽,开出中国第一辆自产汽车。

沈阳第一机床厂,中国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

鞍钢公司,“中国钢铁工业的摇篮”。

大庆油田,为中国崛起“输血”,数十年如一日。

国就好比一个家,长兄带动着弟妹,

家越来越好,弟妹也越来越出息,

如今大哥虽穷,但肩上责任从未忘记。

2008年地震,四川断粮,

全国无粮,是黑龙江打开了粮仓,

2460吨优质大米,免费支援四川。

2010年,西南五省大旱,

黑龙江农垦,1万吨精米捐给四川。

武汉疫情,辽宁二话不说,

130吨白菜,20吨茄子,装车速递。

黑龙江3000吨大米,抵达孝感。

货车启程,留言温暖。

兄弟,白菜大米不很值钱,

却是东北人留着过年的。

武汉疫情最难时,

连年亏损的哈药集团捐了1个亿

还通过红十字会捐了价值1000万的药品。

一批不够,再来一批。

飞鹤,一家东北举步维艰的乳企,

也捐了1亿,成立了“疫情专项基金”。

口罩断供,哈药又跟东莞签了合同,

全额付款,买下口罩和防护服两条生产线。

日产N95口罩20000只。

有种自力更生,叫老东北,

再难,不给国家添麻烦。

眼下的东北有多难呢?

黑龙江一年的GDP,连南方一个地级市都比不上。

然而,靠着“北大荒精神”、“铁人精神”,

即使在最难时,重担仍咬牙扛起。

那段时间,黑龙江几乎包揽了所有疫区的粮食,

最终,累计运送大米、玉米、大豆等物资150车,

共计9125吨。

也许,你嫌我穷,笑我土,

但你有难,我仍愿两肋插刀,

这就是东北人。

不多说大道理,只想讲个故事。

这大哥叫孙刚,黑龙江双鸭山人。

2020年,他贷款50多万,买了辆大货,

不料,刚还完贷款,就赶上了疫情。

7月他开车运西瓜时,在沈阳新民出了故障。

于是就把车开到修配厂修理。

修理时,电焊火星点燃了车里垫西瓜的干草,

孙刚立马拿出灭火器喷洒,

但火势没能得到控制,愈燃愈烈,

周边停着好多车,还有不少行人,

路对面就是加油站,

一旦卡车爆炸,后果不堪设想。

孙刚第一时间跨入驾驶室,启动了车辆,

独自驾车朝着人少的地方疾驰而去,

一辆“火”车就这样夺路狂奔。

最终,他顺着S314省道驶出了五公里,

终于,开到了一处空旷无人之地,

将车停下,车已爆燃。

他跳车逃生后,

第一时间拦截过往车辆,避免殃及他人。

然后,他眼睁睁看着大火将毕生积蓄,烧成了灰。

救下了闹市,却损失了全部家当。

一无所有的他,蜷缩在草地上说:

“就算受伤,也不能祸害了别人。感谢当时帮我灭火的好心人,我的损失我自己扛,但不能忘了危险中出手帮我的人。”

十几天后,

长春一汽赠送给了孙刚一辆全新的解放大货,

比他原来的那辆,还贵了十多万,

厂家还附带赠送了100多万的发动机保养。

孙刚,笑了。

有记者要拍照,憨厚腼腆的他手脚无措,

只能将一汽的标语有些笨拙地横在胸前。

险境中临危不惧,利益下感念他人。

这就是东北人,

这就是共和国的长子,

一腔肝胆,永远赤诚。

眼下,疫情虽凶,

但相信天不负白山黑土,

东北老铁必能平安过关!

东北,加油!!

来源:微信公众号 :北国小甜瓜

特别声明:

本文为人文传媒网平台“人文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与“人文号”立场无关,“人文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如有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人文传媒网。

联系邮箱:www_rwcmw@163.com

评论

    0/500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未上传收款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举报此人

举报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