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APP下载
取消

您的爱心支持,是我们完成

为国为民伟大事业的基础!功不唐捐!

未上传收款码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王惠:青少年树立文化自信,始于文化身份认同

2022年07月13日
智慧读书
关注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学习中强调,“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

近日,首届“致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项目学习活动闭幕式在云端圆满举办。本次活动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组委会、中国网教育频道共同主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进入大中小校园?如何挖掘物质载体背后的文化内涵?如何帮助青少年确立自己的文化身份?中国网教育频道策划首届“致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项目学习活动系列报道,本期采访了广州市教育研究院语文教研员、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博士后王惠,对上述问题进行解读。

广东省广州市教育研究院语文教研员、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博士后王惠

学习优秀传统文化,要深挖物质载体背后的文化内涵

中国网:您在首届“致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项目学习活动中担任什么工作?

王惠:我全程参与了首届“致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项目学习活动(以下简称为“致敬活动”),活动发布、案例点评、项目评审和答辩、主题性的学术探讨等每一个环节都有参与。

中国网:本次“致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项目学习活动,您对哪些项目印象深刻?

王惠:本次致敬活动参与人数众多,选题范围很广,涉及到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有文献典籍、文学经典、节庆风俗和非遗项目等。

其中有一个项目组研究《炫彩珠江》,这一选题以桥梁这一建筑形态作为文化载体,对珠江两岸的地理人文进行研究,既具有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色,又体现了研究者连通传统与现代的诉求。还有一个项目组运用矿物颜料再现敦煌莫高窟鹿本生故事和画面,选点小而精,让孩子们在文学、美术、文化以及化学知识等多方面获得启发与熏陶,充分而又有效地发挥了项目的育人功能。

孩子们在参与项目式学习的过程中,通过沟通和合作实现对研究对象的深度学习,从而真正获得文化理解和文化认同。希望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可以对桥梁、对莫高窟等物质载体背后的文化内涵进行更加深入地挖掘和探究。

中国网:以桥梁为例,这一建筑所承载的是肉眼看不见的、历史悠久的岭南文化,对于指导老师,应该如何带领学生深入挖掘物质载体背后的文化内涵,您有哪些建议?

王惠:在致敬项目中,有些项目致力于重现和复原古人的生活如饮食、服饰等等,其中有些依然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以节庆习俗、非遗项目的方式活态存在,但可能我们看到的只是它作为一种文化表征的显性样态,而忽视了背后深刻的文化内涵。此外,还有一些思想和精神遗产,如传世的文化典籍和文学名著,需要我们深入其中,在沉潜涵咏中不断研习和探寻,其中蕴含着大量支持我们文化表征的深层次的文化精神。

不同的项目应该运用不同的学习方式,节庆习俗、非遗项目需要参与式体验学习,传世典籍需要沉潜式深度学习。

总体上说来,在做整体项目设计的时候,大都需要有一个现实应用的场景,通过一个主问题或主任务来统领整个学习过程,并设计环环相扣、步步推进的学习环节。上面提及的珠江桥梁项目,有一位评委的建议特别好,他认为可以设计这样一个主问题,如果今天我们要在广州城区内的珠江江面上建一座桥,应该如何选址?这一主问题在真实的情境中展开,统整了多个学习内容,不仅要考虑到桥梁的形制和外观,而且要考虑珠江两岸的生态状况、居民分布、建筑密度等因素,还需要学生对珠江两岸从古至今的现存桥梁进行溯源。

目前学校教学依然以学科教学为主,学科教师大多数是在自己的专业领域进行教育教学研究,致敬活动要求老师有较强的综合能力,需要跨学科进行项目设计和资源组合。指导老师首先要基于自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去选择项目,而且要对项目式学习有充分的理解和实践经验,才能更好地去提供资源和支架、设计好学习环节。在某种程度上,要提升学生的学习效能,首先我们要提升指导老师的专业水平和统整能力。

让学生参与地方文化建设,促进传统文化的创造性传承

中国网:岭南文化历史悠久,广州也比较注重对以岭南文化为代表的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主要从哪些层面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

王惠:岭南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流文化中的一脉,既有着与中原文化一脉相承的内在文精神,又有其独特的地域特征和文化表征。因为地处东南沿海,岭南人较早接触了西洋文化,所以呈现出开放性、多元性和兼容性的文化特征。有人说,广州有本事把所有人都变成广州人,这句话反映了岭南文化的独特魅力。

在学术界,中山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等高校一直有学者深切关注并深入研究岭南文化。在出版界,广东省出版集团、广州出版社也出版了很多切合学校特色课程建设需要和学生学习成长需要的地方文化图书。在教育界和文化界,广州市教育行政系统、教研支持单位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等单位也都非常重视岭南文化的活态传承,一直在倡导和鼓励岭南文化进校园,很多学校都进行了积极而又有效的探索,取得了很多实践成果。

中国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项目式学习的方式进入校园,有着怎样的意义?

王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项目式学习的方式进入校园,需要学生运用多学科知识去解决真实问题,这既是创造性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方式,也是拉动学校教育和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一种方式。当下,学校课程体系中有综合实践活动、劳动教育课程,还有各种基于地方文化资源、文化特色和学校育人理念而研发的校本课程,但如果没有项目式学习的学理支持,课程对知识的统整度、解决问题的针对性还不够突出。

因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项目式学习的方式进入校园,对于学校开展跨学科学习、强化校本课程的育人功能将形成一种推动力。虽然这种项目式学习不是学科学习的主题和任务,但个人认为它应该成为一种课程理念和教学常态,一所学校每学年或每学期可以组织一次,基于不同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相应教材中涉及到的知识内容,做好体系化的设计,进而推动学校育人方式的整体变革。

中国网:您对学校层面如何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有哪些建议?

王惠:我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建议。

第一,选择适当的项目主题。有些学校会选择有华夏民族文化特色的主题,有些学校会选择一些富有地域特色的亚文化主题,从实践的情况来看,后者入口较小,更聚焦,而且能够直接关联到学生当下的生活场域,便于调动相关学习资源,相比较之下更易入手。需要注意的是,我们需要从华夏文明的整体视角出发去观照亚文化。对亚文化的学习,不单单要了解当地的亚文化,更重要的是发掘亚文化与主体文化相通的价值与观念,最终延伸到华夏文明的主文化版图和文化体系中去理解亚文化,进而达成对华夏文明的了解与认同,提升亚文化主题学习在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方面的价值。

第二,使用适切的学习资源。除了对学习方式和学习活动的精心设计,还需要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学习资源,这里的“充足”有两方面含义,一方面要提供具有典型华夏文明特征的学习资源,另一方面要提供具有亚文化代表性的资源,这两种资源会决定学生的文化体验、文化参与行为的水准,从而提升致敬活动项目式学习的文化品质。这一点对指导教师的专业储备要求很高,建议向高校专家请教,和高校专家开展协同创新项目研究。

第三,做好学习活动的整体设计。在做整体项目设计的时候,需要在现实应用场景之中,设计一个主问题去统领整个学习过程,并设计环环相扣的结构化的学习环节,提高各个环节之间的关联度,从而作用于学生思维缜密度、思维品质的提升。项目式学习提倡学生去解决真实情景中的问题,因此需要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在此过程中,我们要对不同学段学生参与致敬活动的目标定位进行区分。对于低学段的孩子,重在文化理解和文化比较。对于高学段的学生如高中生、大学生来说,更重要的是文化参与。新的高中语文课标中有个任务群是当代文化参与,我们的孩子能否真正参与到地方的文化建设、学校的文化建设中来,从而真正实现青少年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造性传承?这是一个有意义的课题,需要学校在做整体项目设计的时候考虑到真实情境的需要,通过文化参与行为,设计一个总任务去统领整体的学习进程、学习环节和学习步骤。

致敬活动助力青少年尽早确认自己的文化身份

中国网:在全球化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有着怎样的时代意义?

王惠:在过去一百多年的现代化历程中,中国面临着“中化”与“西化”之间不断的相互冲突和相互交融。全球化是不可逆的发展方向,世界各国在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或多或少改变了原有的文明风貌。在这种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有两大现实意义。

一是从学生个体的角度出发,可以帮助青少年尽早地确认自己的文化身份,文化自信始于文化身份的认同。文化身份的认同也就是找到自己的文化根系,能够提升个体的归属感和幸福感,对于人格的健全十分关键。

二是中华文化可以为世界文化大同贡献中国方案。作为人类文明中唯一绵延至今的中华文明,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文化如何兼收并蓄、海纳百川,对于解决全球化问题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因此,需要我们中国青少年对中华文化有深入地了解,只有根深才能叶茂花繁,将来才能在世界舞台上发出中国的声音、提出中国的解决方案。

中国网:在新冠疫情影响下,中国和西方的防疫举措和态度迥然不同,您如何看待中西文明之间的这种差异化表现?

王惠:在中华文明数千年的漫长发展历程中,守望相助的集体主义精神是重要的文化基因。面临疫情危机的时刻,这种沉潜在骨子里、流淌在血液中的集体主义观念、家国情怀基因便发挥了作用。中国政府迅速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全国同胞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疫情之下,中西方的不同举措和差异化表现折射出双方在文化逻辑、价值观念等方面的不同。

正是因为这一思考,2020年也就是疫情第一年高考之前,我写了一篇指导高考作文备考的文章,题目为《站在时代的高处眺望未来,怀着家国的深情走向世界》。平常情况下,大家可能会认为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自己息息相关这样的话、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样的概念比较抽象和虚无,但新冠疫情让我们真切地认识到,面对疫情,地球上的每一个人确实都是息息相关、命运与共的,小我与大我由此建立起关系,我们国家也向世界展示了大国的力量与担当。

中国网:您对首届“致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项目学习活动有哪些建议?

王惠: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优化和完善。

其一,对整个项目设计进行优化,为学校提供项目选题指南,同时在学习方式、学习活动等方面制定一系列的标准,强化对学校的指导,让参赛者有路径可循,从而有助于学校从学理上理解项目设计的用意、从实践上提升项目参与的效能。

其二,课程化是进校园的最佳路径,老师有指导、有范例才不会迷茫,如果能够在现有基础上,拉动中华游戏传统文化进校园的课程化建设,把首届致敬活动中的优秀案例做成适合进校园的课程,做成可复制的、操作性强的示范性案例,向学校提供包括课程目标、实施路径、相关资源、学习方式设计、测评等在内的整体解决方案和一系列的指导,结合显性成果供学校参考,为老师落地提供支持,那么致敬项目就能够真正落实到学校中。

其三,给相关学校和指导老师提供系统的培训和指导,建议由不同学科的课程专家、不同专业研究领域和文化界专家等多领域的专家共同探讨、融合创新,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项目式学习中打破不同学科之间的壁垒,将不同学科书本上的知识点还原到真实的生活之中,在知识和生活、和生命之间搭建好互通和融合的桥梁。

中国网:您在大学工作20多年后,为何要从研究高等教育转型研究基础教育?

王惠:首先是机缘。我在广州大学任教的时候,因为负责了一个名为“走进广州好教育”的系列丛书项目,得以深入到广州市基础教育阶段的中小学校园中,也由此在比较短的时间内,认识到基础教育的重要性。

其次是认知。从某个角度上说,高等教育阶段培养的是学生融入社会所需要的职业技能,而基础教育阶段的教育决定了整个中华民族基本的认知水平,这个认知水平决定了我们整体性的社会治理、社会管理、文化创新、文明发展等方面的发展程度。于是,我做出了一个全新的职业选择——从多年在高校从事专业研究和专业教学到去广州市教育研究院做一名语文教研员。

在此,我也呼吁社会各界都能充分认识到基础教育的重要性,为基础教育提供更多的支持。

来源: 中国网  

特别声明:

本文为人文传媒网平台“人文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与“人文号”立场无关,“人文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如有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人文传媒网。

联系邮箱:www_rwcmw@163.com

评论

    0/500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未上传收款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举报此人

举报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