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中的“和”
-
2022年07月24日
我们知道,“和”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儒家文化注重追求和谐,本身是一种和谐的教育。而这种和谐,包括了身心和谐、人际和谐、天人和谐及协和万邦的内容。
如《大学》所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在身心和谐方面,孔子提出“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所以,培养坦荡荡的,心胸开阔、仁民爱物、“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的君子,就成为实现社会和谐、天人和谐的基础。正如整个身体的健康和谐来自于身体的各个器官之间的协调运作,而每个器官的健康来自于构成器官的每个细胞的健康,社会的和谐也是来自于社会最基本组织-家庭的和谐,而家庭的和谐来自于每个成员良好的道德修养。因此,个体的道德修养是构建整个社会和谐的基石。
在人际和谐方面,孟子总结人类社会中人伦关系的发展规律,提出了著名的“五伦”学说,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首先我们看一看父子之间的关系。在我们的社会中,时时刻刻存在着父与子之间的关系,这个关系并不是圣人制定并让我们去遵守的,而是父子之间的一种自然的亲情。为了使这种自然亲情顺着“亲”的方向发展,并且保持一生而不改变,中国古人就去观察怎么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后来他们观察到,只有做到了“父慈子孝”,也就是父母慈爱教导儿女,儿女赡养孝顺父母,才能将父子亲情保持一生。
“君臣有义”所表明的,是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一种关系。在中国古代,这种关系主要体现为君臣关系。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有一种自然的上下级的关系。怎样使这种关系保持和谐呢?领导者必须对属下有仁爱之心,不能因为自己是领导,就可以对属下呼来唤去,甚至不把他当人看,这样做就错了。而被领导者呢,只要将领导交给自己的任务尽心尽力地加以完成,就是尽到了忠心。所以只有做到了领导者仁慈,下属忠诚,这个上下级之间的关系才可能是和谐的,而不是对立和冲突的。孔子说:“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孟子继承并发挥了孔子的这一思想,他说:“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日本的企业家松下幸之助之所以被誉为“经营之神”,就是因为他把这种“君仁臣忠”的理念运用到企业管理中,创下了儒家式的企业经营之风。
“夫妇有别”,是指夫妻对于家庭的职责有区别。这个别并不是地位上的差别,而是职责上的差别。就是丈夫要承担创造经济收入的职责,而妻子要承担教育儿女的职责。那么只有丈夫做到了有恩义、有道义、有情义,妻子有良好的美德,“夫义妇德”能够做好,夫妻之间才是和谐的关系。
“长幼有序”就是指一个家庭之中,兄弟姐妹的出生有一个自然的顺序,根据这种自然的顺序,要求兄长要做表率,要友爱,引导弟弟妹妹,而弟弟妹妹对于兄长的教诲,要恭敬,要听从。只有做到了“兄友弟恭”,兄弟姐妹之间的秩序才是和谐的。
最后一种伦理关系就是“朋友有信”。它是讲我们在社会上与平等的人交往的时候,必须遵守的道德原则,那就是要做到诚实守信。
在这五种伦理关系中,儒家没有抽象地谈论所谓的平等,而是根据客观存在的伦理关系的特征,明确了处于不同关系中、不同地位上的人的责任特征。只有这些人都主动承担了相应的责任,人伦关系才可能和谐。这五种人伦关系,在任何一个社会、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时代,都是最基本的伦理关系,只有这五种基本的伦理关系处理好了,整个社会的人伦关系才可能是井然有序的。
在人与自然和谐方面,懦家很早就认为,人是大自然运行的一分子,人应当顺应宇宙发展变化的规律和秩序,这集中表现在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的思想中,其基本含义是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的统一。
这一思想可以溯源于《易·乾卦·文言》,其中写道:“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这段话的基本精神是:天(大自然)的运动有一定的规律性,人的活动也应有一定的规律性,只有在不违背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争取到最好的结果。只有顺应以和谐为特征的宇宙秩序和发展规律,保护大自然和生态环境,才会减少或避免天灾人祸,最终有益于人类自身。因此,儒家在关于天人关系的思想中,讲究“天时地利人和”,主张因人成事,因地制宜,因势利导,顺应自然,与自然相通相依,协调一致,和谐共处,要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以“天人合一”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始终关注人与社会、自然的协调,并以看待“人”的眼光审视、关怀自然万物。这种精神所代表的是一种涵盖社会和自然的朴素而辩证的人文主义。它不仅不同于西方那种反自然、反神学的个人式的人文主义,也与那种过于注重人与自然的对立、注重人对自然的征服与改造的理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它提倡天人合一,万物一体,民胞物与,认为人和自然万物是一个和谐的统一体。因此,按照这种思想,培养一个人美好的德性,使人对他人、对环境常常心存爱护的善意,将达到净化人心与净化环境的统一。
在协和万邦方面,儒家道德的核心价值观是“仁”。对仁德的培养也是从个人的基本道德修养不断升华上去的。先有对父母的孝,对兄弟的悌,再把这种爱推及到社会大众的身上去,这就是从自爱到互爱,而互爱再向上提升就是互助(即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而互爱互助再向上提升就是“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大同世界”。深受儒家和谐观念影响的中国人,在历史上较少主动发动侵略战争。诚如日本著名的哲学家池田大作先生所讲的:“与其说中国人是有对外推行征服主义野心的民族,不如说是在本质上希望本国和平与安泰的稳健主义者。实际上,只要不首先侵犯中国,中国是从不先发制人的。近代以来,鸦片战争、中日战争、朝鲜战争以及迄今和中国有关的战争,无论哪一次都可以叫做自卫战争。”
从上面的论述可以看出,对“和谐”的追求是我们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古人从身心和谐,到家庭和睦,到人与自然的协调统一,再到国家间和平的价值追求,都是以人的身心和谐为基础的。
儒家文化正是理解了这一点,因此才在儒家的经典《大学》中提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次序,指明不仅一个个体的尊严来自于他符合道德的行为,而且每个个体的道德修养是构建整个社会和谐的基石。这就告诉我们,要社会和谐,要治国、平天下,从哪里做起呢?就是要从构建每一个家庭、每一个单位、每一个企业、每一个公司内部的和谐来做起,而构建这样的和谐单位又要从培养每个人的良好心态做起。
摘自《心态即命运》
作者:刘余莉
特别声明:
本文为人文传媒网平台“人文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与“人文号”立场无关,“人文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如有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人文传媒网。
联系邮箱:www_rwcmw@163.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