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APP下载
取消

您的爱心支持,是我们完成

为国为民伟大事业的基础!功不唐捐!

未上传收款码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新时代中国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体系的构建

2022年08月07日
胜意法治
关注

摘要:近年来,吸毒人员年轻化趋势愈加明显,防范新型毒品对青少年的危害成为各级政府关注的重点,构建科学有效的新时代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体系是当下亟待解决的课题。本文从我国新时代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工作的特点出发,研究针对当前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以价值观教育为核心,创新内容、形式、渠道为抓手,研制标准化体系为指引,采取尽早发现及时干预的原则,科学构建新时代中国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体系的方法和路径。

关键词:新时代 青少年 毒品预防教育 体系 禁毒 毒品治理

毒品问题是全球面临的最复杂挑战之一,是公认的难题。我国禁毒形势整体向好,吸毒人员增长率总体下降,但滥用新型毒品人员持续增加、吸毒人群呈年轻化等问题依然十分突出。青少年时期是价值观养成关键时期,吸毒行为是价值观驱使的越轨行为外现,养成正确的毒品价值观(毒品观)则会拒绝毒品,养成错误的毒品观则可能会发生涉毒风险行为。当前,影响青少年价值观形成的认知信息来源呈现多元化、网络化、碎片化等特点[1],对青少年保护性价值观的形成带来挑战。因此,针对青少年开展科学、系统的毒品预防教育已经成为我国禁毒工作的重点问题,构建新时代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体系已经成为无可回避且亟待解决的重大需求。

一、加强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一)青少年毒品滥用问题依然严峻

年轻人依然是毒品滥用的主要人群。《2019年中国毒品形势报告》显示[2]:“截至2019年底,中国现有吸毒人员214.8万名,其中18岁到35岁104.5万名,占48.7%;18岁以下7151名,占0.3%。”青年与青少年吸毒群体具有一定规模。《2021年中国毒品形势报告》[3]指出,“我国吸毒人数和新发现吸毒人数连续5年下降,毒品滥用治理成效持续显现,但滥用品种更加多样。”这对追求娱乐性与感觉寻求的青少年群体来说,沾染毒品的风险仍旧存在。

具体到诱发因素,大部分可以归因于青少年的心理发展特性,他们感觉寻求的水平较高,喜欢追求新异刺激,同时强烈的归属需要推动青少年对同辈有更高的依恋,如在青春期前后接触到有吸毒行为的同伴,则其本人产生吸毒行为的概率会大大增加。同时,研究还发现青少年的吸毒问题不仅仅对其自身发展有消极影响,还与更高的越轨行为和风险行为有密切关联,这些消极影响会向家庭和社区延伸,最终影响社会安全稳定。

(二)当前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效果欠佳

目前,仍有为数众多的青少年对毒品危害和防范等知识知之甚少,甚至很多人从来没有接受过专业系统的毒品预防教育。很多毒品预防教育活动还停留在达成基本的宣传任务层面[4]。缺乏相关的毒品预防教育资源,也有很多学校会让没有专业知识的教师进行毒品预防教育活动,专业师资不到位也会影响青少年对毒品危害的认知。有研究表明各学龄段的学生对吸毒带来的身心危害之认识总体比较肤浅,大部分停留在宣传图片上直观可见的危害症状,对涉毒行为的违法性也存在片面的认识[5]。同时针对已经进入社会或在外打工的青少年,接收毒品危害等信息的路径更少,对毒品预防方面的认识更加缺乏。传统毒品预防工作通常在国际禁毒日前后集中开展宣教活动,短时间内起到一定的作用,使参与毒品预防教育者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毒品的危害,但这种认识和作用不可能持久[6]。且在宣教过程中,青少年参与和互动的程度不高,主动获取的知识较少[7]。再加之青少年对毒品的概念大多来自于影视文学作品、新闻报道等的描述,这些作品并没有科学传递毒品吸食后对个体身心带来的损伤和危害,反而更多呈现出毒品使用与娱乐性的关联,激发了部分青少年对毒品的好奇和渴望[8]。且现有毒品预防宣传教育内容大多针对传统毒品,大多青少年对日益变化的新型合成毒品了解甚少。正是青少年对毒品危害的认知不足,才会导致部分青少年尝试吸毒继而染上毒瘾。

二、当前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重禁毒宣传,轻预防教育

1990年2月20日在名为“国际合作取缔麻醉药品和精神药物非法生产、供应、需求、贩运和分销”的联合国大会特别会议上,各国首脑达成了“毒品供应断流”和“削弱毒品需求”两大禁毒策略,前者主要是通过立法、执法等手段打击毒品制贩等行为,以降低毒品流通量,后者是针对毒品滥用行为开展医疗、教育等工作,以降低毒品需求。我国的禁毒宣传教育工作则是“削弱毒品需求”策略在中国的具体体现,并与打击毒品犯罪相辅相成。

从工作的内容上看,传统的禁毒宣传教育工作主要围绕“禁”和“防”这一核心思想开展工作,向广大民众普及“不能做”与“做了的后果”,从功能上看传统禁毒宣传教育有强烈的警示性,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大众对毒品及其危害的认识,起到了一定的预防作用。同时,传统的禁毒宣传教育还具有普法功能,在宣传的过程中将我国禁毒相关法律法规向大众进行了宣讲,提升了大众的法律意识。但不难发现,针对毒品成瘾行为形成的机制,易感人群特征等和毒品成瘾相关科普知识教育内容较少,在帮助大众从“了解毒品”到“预防毒品”上的教育功能存在缺位。随着国际和我国毒情形势的变化,传统禁毒宣传工作在专业性、科学性、传播性、有效性方面的局限性开始显现,例如,针对国家未列管的新型毒品,以及我国列管但在国外部分地区合法化的毒品如何进行有效的禁毒宣传教育问题是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面临的新问题。

(二)教学资源缺乏,教育方式单一

传统的毒品预防教育受工作机制等因素限制,存在教育资源单一,教育途径不符合新时代青少年接收信息的习惯等问题。李畅(2018)[9]将禁毒宣传教育归纳为四种主要模式,一是通过主流媒体向青少年宣讲模式,二是通过举办现场展览与展示模式,三是通过禁毒广告宣传模式,四是通过“6·26”国际禁毒日开展主题活动模式,以上四种模式在宣传教育的标准化和广度上有一定的优势,但在毒品预防的差异化和深度上存在局限。王道春等人(2019)对当前公安禁毒宣传教育模式进行总结,分为传统与新型两大类,以传统为主,新型为辅。传统路径主要通过街头宣传、禁毒知识讲座、禁毒知识竞赛、大学生辩论赛、全国学生禁毒征文比赛等。而新型路径指借助互联网、大数据技术,以新型媒体为平台进行的禁毒宣传,依托互联网、卫星通讯、无线通信网、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在微信、QQ、抖音、微博等自媒体平台及时向用户提供禁毒宣传信息[10]

不难发现,当下针对青少年的禁毒宣传教育工作大多数是运用简单的视频及图片宣传资料,如利用橱窗、黑板报、手抄报、宣传广告、宣传折页等,这类预防教育对知识传播的深入度不强,警示功能大于教育功能。同时,该类资源投放的时间通常集中在“6·26”国际禁毒日前后,信息传递的时间较短,无法起到持续性和系统化教育的效果。从专业性的角度来看,现有预防毒品教育的教材、科普读本等出版物数量并不多见,且内容相对陈旧,无法适应当前毒情发展的新趋势,也缺乏从科学角度对成瘾行为进行解读的相关内容。从教育宣传渠道上看,社区中有限的禁毒宣传活动多停留在社区宣传栏,或通过组织主题活动开展,但受时间等因素的限制,这类宣传教育活动受众大部分为中老年群体,而非青少年这类高危易染群体,学校作为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主阵地,其教育活动也常流于形式,互动参与性较弱。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虽然各级禁毒防控部门也开始意识到融媒体平台对毒品预防教育的促进作用,也搭建了拥有禁毒宣传教育功能的传播平台,如公众号、抖音或禁毒宣传网站等,但在内容建设方面仍有待完善,毒品预防教育网站宣传形式大多缺乏生动性和互动性。现有的毒品预防教育工作中,常常出现用以不变应万变的现象,用统一的内容和模式开展教育活动,其最终的成效则难以保证。

(三)教育人员数量不够,教学质量不高

《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明确了政府作为禁毒宣传教育的主体,应汇集各方资源,全方位开展预防毒品教育工作,可总结为“六进”,即进学校、进社区、进单位、进家庭、进场所、进农村,覆盖了青少年学习和生活的主要空间。同时禁毒法还明确了针对不同教育场景,实施预防毒品教育的机构和人员,包括政府、群团组织、教育部门、社区居民委员会以及家长等等。但随着毒品种类的不断增加,传播渠道的不断变化,以及不同毒品使用后的身心反应与伴随风险的差异性增大,新时代的毒品预防教育对具有毒品戒治工作经验,了解易感人群特点和毒品传播特性,以及毒品成瘾的身心机制和风险特征的专业工作队伍需求越来越强烈。根据生态化理论的观点,青少年与外部环境的互动会根据青少年个体特征差异与外部环境特征差异发生变化,所以不仅接受毒品预防教育青少年受众与其他群体存在差异,而且接受教育的场景也存在差异,传统采用宣教式的方式开展教育工作的效果受到了严重制约。新时代青少年预防毒品教育需要充分考虑到青少年受众的差异化因素,积极采取多元化教育策略,这就对毒品预防教育从业者的教育技能与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目前能够开展专业化毒品预防教育的组织和团队相对较少,毒品预防教育专、兼职从业者数量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

三、构建新时代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体系

(一)以育为先,创新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理念

谋划新时代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体系,需要我们打破传统的单纯注重禁毒宣传而轻视预防教育的传统理念和做法,树立“育在防先,防胜于罚”的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新理念。加强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构筑全社会防范毒品的有力体系,需要联合政法机关、禁毒部门、学校、社区、家庭、社会组织等各方力量,形成个人预防体系、学校预防体系、家庭预防体系、社会预防体系、社区预防体系和其他预防体系相互协同、相互融合的全体系、全过程的预防和教育体系。坚持以育为先,预防为主,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和引导,特别是学校预防体系要充分发挥自身的育人和预防功能,坚决守好青少年预防毒品教育的主阵地。具体而言,学校教育要创新育人理念,发挥自身育人优势,结合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的现状和要求,跳出“毒品”谈“毒品预防”,把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与知识技能传授、价值观培养、心理健康等育人工作结合起来,以教育的视野和理念引导青少年正确看待吸毒和毒品的危害,而不是简单的以宣传的视角和方式向青少年展示毒品的危害和吸毒的后果,在必要的健康知识技能和价值观教育中,培养学生自觉抵制毒品侵袭的心理素养,提高学生识别毒品、拒绝毒品的能力。

(二)建构新时代青少年毒品价值观教育理论体系

价值观是人们对价值的判断和看法,是基于人们对事物的认知加工形成的信念,是人们判断是非、善恶、得失的信念系统和区分对错、好坏、美丑、损益以及符合或违背自己意愿等的标准并指导行为的心理倾向系统[11]。也就是说,人们不管做出正确的、符合常规社会道德规范法律规范的行为,还是错误的、越轨的行为都是基于其价值的判断。人的价值观是人格的核心内容,价值观本质上是一系列抽象的观念表征和社会规则的集合,行为是表现形式,价值是内在驱动。价值观对行为的影响与其自我内化的程度有关, 只有经历了自我认同的价值观对个体而言才是重要的, 并能对相关行为产生直接影响。如果一个人没有将吸毒在我国是违法行为作为规则内化到自我中;没有将毒品是大脑神经生理对毒品的一个误会、吸毒违背了人类自然发展规律等认知内化到自我的道义中,而当面临选择吸毒的享乐和可能的危害时就出现了价值观建构过程中的加工错误。基于大量对初次吸毒行为的调查都表明,绝大多数发生首次吸毒行为的人当时都知道是毒品、可能是有危害的,而选择不吸毒的人同样是因为知道是毒品、可能是有危害的。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选择呢?因为选择吸毒的人的价值观是毒品可以吸食,而选择不吸毒的人的价值观是毒品不能吸食。那么,要使人们选择不吸毒就必须让他形成毒品不能吸食的价值观[12]

青少年阶段是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保护性价值观是基于道义原则的方式进行认知建构的, 这就使得相关的价值信念成为一种不可更改的“绝对真理”[13],当代青少年一出生就处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时代,信息渠道多元、喜欢独立思考和加工信息,他们知其然更会去追求知其所以然。所以在毒品价值观教育中,需要匹配适合当代青少年认知事物的习惯和规律,顺应潮流,而不能还停留在说教式、灌输式的教育中,应该将毒品价值观教育渗透到影视、动漫、短视频、游戏、二次元、多次元文化中,通过潜移默化的价值输送使青少年形成正确的毒品价值观。

(三)融合资源,探索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模式

信息化时代,智能手机、电脑、平板等智能化移动终端的普及和应用,使青少年接收信息、获取知识的渠道变得越来越多样,方式也变得越来越快捷而高效。传统的毒品预防教育方法如黑板报、宣传画册、讲座等已经不能适应青少年对信息和知识接收的偏好,提高青少年的毒品预防教育的关注和效果,需要积极拓展新的宣传教育路径和手段。在学校教育环境,开展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活动,应该采取育防结合、教育为主的方式,充分结合传统信息传播渠道和现代化信息传播媒介,探索和建立符合青少年信息认知方式的毒品预防教育体系和方式。

一是充分利用移动社交新媒体。随着网络和手机移动终端的普及,青少年通过移动社交媒介进行学习、娱乐的频率也越来越高,网络社交平台已经成为青少年教育的关键阵地,特别是中学生群体更是出现了痴迷网络,上网成瘾的现象。相关研究表明,青少年上网主要热衷于网络聊天、微信、短视频、微博、论坛、手机APP、游戏、电影、综艺等活动,特别是近些年兴起的网络短视频软件,俨然成为了青少年上网获取网络信息的主要方式。因此,在新形势下开展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工作,必须高度重视网络移动新媒体的价值和作用,国家禁毒部门、学校教育系统、媒体运用中心要协调联动,全面发力,充分发挥各自的专业和技术优势,把禁毒宣传、毒品预防教育、健康生活价值导向等内容充分展现在青少年接触率高的新媒体上来,全面提高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的效果和质量。

二是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新技术。在“互联网+”时代,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的应用,彻底改变了人们的学习和教育方式,学习不再受时空的限制,甚至可以打破文字、实物等载体壁垒,让人们的学习变得更加便捷、高效和可接受。青少年开展毒品预防教育,要充分发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作用和优势。利用大数据手段,精准识别和筛查特殊人群和重点人群,对青少年群体开展针对性预防和教育。利用人工智能手段,通过虚拟仿真、多媒体交互、远程教育等形式,向青少年全面展示讲解毒品知识和吸毒危害,更加生动可感,更容易被青少年接受。此外,在利用新技术优势开展线上教育的同时,也必须同时关注线下教学和现场体验,要充分发挥禁毒人员的专业优势和禁毒场所的警示育人功能,开展必要的线下教学和现场体验,增强青少年对毒品及其危害的感性认识。建立线上线下一体化的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体系。

三是构建多方联动的毒品预防教育新机制。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不能仅仅依靠学校教育,而是要秉承共治共享的理念,与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充分融合,发挥全社会各个阶层和组织的力量,构建个人、学校、家庭、社会和社区多方联动,协同一致的全方位、全过程预防教育体系。同时,深入挖掘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在毒品预防教育方面的专业优势,在社区层面培育禁毒大环境,在家庭层面打造预防基本单位,在个体层面提升拒毒心理资源。青少年群体是一个十分庞大的群体,对于在校学生的毒品预防教育需要发挥学校教育的主体作用和功能,但对于部分辍学或外出务工的青少年群体则更多地需要发挥社会的教育力量。特别是要充分发挥社会教育和社区教育的力量,联合国家禁毒教育机关、专业社会禁毒教育组织,引入社会力量和禁毒教育志愿者,建立多重力量参与的社区毒品预防教育新机制。

(四)育防结合,丰富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资源库

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不仅需要全新的教育理念和路径,而且还必须加强毒品预防教育资源库建设。建立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的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资源库,需要更新和完善传统的单纯宣传毒品危害后果的教育内容,走多学科知识融合的创新之路,建立更加完备的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资源库。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和禁毒戒毒教育的内容涉及医药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多个学科主体和学科内容,完善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资源库就是要建立多元一体的毒品预防教育主体和内容。

一是要全面深化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内容体系。打破传统的单纯讲授毒品危害的教育内容,全面普及关于毒品和毒品预防的知识技能,特别要注重对青少年进行美好健康生活的价值观教育,培养青少年健康的心理和自觉抵制毒品的意识。

二是要建立和完善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课程体系。早在2003年教育部就制定了《中小学生毒品预防专题教育大纲》,在学校教育中开设禁毒教育课程,但从实施情况来看,效果还有待提高。建立和完善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课程体系,需要以学校为主体,组建专家团队,系统编写青少年科学规范的毒品预防教育大纲、课程标准、内容标准、教学方案、专用教材、辅导读物等专门材料,进一步丰富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的课程体系和内容体系。

三是要创新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方式。学校教育层面不仅要开设专门的毒品预防教育课程和内容,而且要针对不同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的青少年开展多种形式和内容的毒品预防教育,要把毒品预防教育同学校文化知识讲授、思想品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法治规范教育结合起来,实现多种教育方式和途径的有机融合。

四是要及时普及对新型毒品的认识和预防教育。随着现代技术和生成工艺的发展,新型毒品的种类和形式呈逐渐增多的趋势,这也给禁毒预防工作带来了新的难度和挑战,对青少年的毒品预防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传统毒品知识的预防和教育上,还必须要及时更新和普及新型毒品的种类和相关预防知识,特别是要增强青少年对合成毒品及其危害的认识。

(五)循证实践,打造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教师队伍

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不仅要在教育理念、教育模式、资源库建设上下功夫,而且还必须着力打造一支专业化、高标准的青少年毒品预防教师队伍。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核心在育,关键在师资队伍建设。一方面要尽快制定和完善毒品预防教育教师专业标准和相关职业从业资格、考核、评价体系,保障毒品预防教育教师的职业权利;另一方面要加强对毒品预防教育教师队伍的培养培训工作,不仅要大量增加毒品预防教育教师队伍数量,而且要着力提升教师队伍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

一是要强化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专家学者队伍建设。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涉及禁毒学、公安学、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等一系列学科和领域,因此,必须组建一支由众多学科专家组成的专家队伍,更好地引领和指导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和教师培养工作。

二是要加强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专业教师培养。师范院校、教师教育机构、禁毒系统要进一步加强沟通与合作,大量培养既懂毒品及毒品预防相关专业知识又具备教师专业技能和教育教学能力的“双师型”教师。

三是要加强禁毒一线人员的师资培训。让禁毒一线人员进学校、进课堂,充分发挥禁毒一线人员的工作经验和专业优势,更好地促进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

四是要加强禁毒立法工作者的教师职业技能培训。禁毒立法工作者是我们开展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的重要资源,加强法律工作者的教师职业技能培训,使得他们既是法律专家又成为教育能手,把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与学校法治教育结合起来,进一步促进青少年对毒品法理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五是强化社区志愿者培训。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离不开社会力量的支持和参与,特别要强化对社区志愿者的培训,增强其毒品预防知识技能和宣传教育能力,充分发挥志愿者的数量优势,在全社会形成健康生活,远离毒品的良好氛围。

四、新时代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体系的支持措施

吸毒成瘾是严重危害我国青少年成长和社会发展的问题之一,防范毒品对青少年的危害,一方面需要构建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体系,另一方面还需要大力推进青少年禁毒防控体系的建设。

一是建立常态化青少年涉毒问题排查工作机制。加强对重点人群、重点场所的排查管控,坚决打击零星贩毒市场和不法分子,加强对校园周边歌舞厅、游戏厅、网吧等青少年经常出入的娱乐场所的整治和排查,净化社会风气和环境,为青少年创造远离毒品的健康环境。

二是加强对青少年涉毒问题的监测和预警。组织多学科领域专家深入研究青少年涉毒问题的特征,分析涉毒原因,加强对重点人群的监测和管控,做到超前预警、及早防范。

三是及时管控吸毒成瘾的青少年,并提供戒毒治疗服务。禁毒、公安、宣传、学校、社区等部门要联合行动,大力加强涉毒青少年排查管控工作,及时为吸毒人员提供收戒治疗服务,教育挽救涉毒青少年群体。

四是将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工作上升到社会治理的层面加以统筹安排,发挥司法行政戒毒系统多年毒品预防教育工作的优势经验,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实践。将毒品治理与教育心理矫治的循证实践成果向社会延伸,并向基层社区外派专业力量定点实施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工作,并与地方党委政府、司法局(所)、公安禁毒、各级学校共同建立多方认可、参与的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工作综合平台。

(作者:袁存凤,司法部戒毒管理局,博士。张灏,成都师范学院教育与心理学院,副教授,博士。王高喜,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公共治理学院副教授。)

参考文献

1.孙琳琳,张凡迪.青少年价值观形成的媒介因素实证分析[J].今传媒,2011(03):50-51.

2.国家禁毒委员会办公室.2019年中国毒品形势报告.中国禁毒网.2020-06-24.

3.国家禁毒委员会办公室.2021年中国毒品形势报告.中国禁毒网.2022-05-26.

4.朱晓莉,陈晓云,黄泽政,陈峰,张林.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情况调查——基于A省在校生样本的分析[J].中国刑警学院学报,2018(03):49-57.

5.秦总根.差异化毒品预防教育的探讨[J].云南警官学院学报,2018(04):16-22.

6.温佳琪,关纯兴.基于“互联网+”的中小学生毒品预防教育模式[J].广西警察学院学报,2019,32(01):79-84.

7.梁鑫,郑永红.当前我国青少年禁毒宣传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5,33(08):21-23.

8.雷海波.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的创新发展[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8,37(05):107-112.

9.李畅.“两微一端”禁毒宣传教育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8.

10.王道春,刘宏楚.自媒体时代公安机关禁毒宣传模式的创新[J].辽宁警察学院学报,2019,21(05):21-28.

11.黄希庭.探究人格奥秘[M].2014.北京:商务出版社.

12.王高喜.禁毒社会工作者知识技能手册[M].2021.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13.岳童,黄希庭等.价值观的稳定性与可变性:基于认知神经科学的视角[J]心理科学进展.2020.28(12):2091-2101.

特别声明:

本文为人文传媒网平台“人文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与“人文号”立场无关,“人文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如有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人文传媒网。

联系邮箱:www_rwcmw@163.com

评论

    0/500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未上传收款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举报此人

举报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