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蒙养正:不让孩子输在人生起跑线上
-
2020年06月02日
今天是儿童节,孩子们的节日。为人父母者,无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长、快乐幸福,都把孩子的教育视为家庭头等大事,不愿孩子输在人生起跑线上。今天,我们就来聊聊童蒙教育的话题。
《易经·蒙卦》说:“蒙以养正,圣功也。”意思是童稚蒙昧之时最容易接受引导,此时应给予正确的教育,将孩童引向正道,这是造就圣贤的伟大功业!所谓“三岁看八十”,童年扎下的善根会影响其一生,到了八十岁也不会改变。
童蒙如何养正?古人在《三字经》中指出了原理与方法:“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在古人看来,人人先天本具纯净纯善的自性,这是人的真我,人之一生,只要葆有赤子之心,不离道义,就能开显自性本具的福慧,拥有幸福圆满的人生。
但是人在后天的成长过程中,由于内有贪嗔痴慢的烦恼习气,外有五欲六尘的强大诱惑,如果无人教导,人会逐渐偏离本真,迷失自我,肆意妄为,慧浅福薄。所以人人离不开教育,而教育的方法就是从一而终,引导人在一生之中,始终把心归向本真,安于道义,不被习气动摇,不受外界诱惑,“制心一处,无事不办”,这就是养正功夫。
在古人看来,童蒙养正要从娘胎开始抓起,因为胎儿有感知,会受母亲的心行影响,“感于善则善,感于恶则恶”。所以古代女子怀孕后,对自己的起心动念、言谈举止,都非常的谨小慎微。唐代医药学家孙思邈在《千金方·养胎论》中谈到,古来的胎教从受胎三个月开始,此时孕妇要多接近贤人君子,观看礼乐,读诵经典,居处简静,举止端庄,“弹琴瑟,调心神,和情性,节嗜欲,庶事清净”。母亲一切的行为、言语、思想都必须端正,让胎儿禀受正气,这样生出的子女才能良善长寿,忠孝仁义,聪慧无疾。
在历史上,胎教的典范莫过于周文王的母亲太任。太任怀孕之时,眼不看邪曲不正的场景,耳不听淫逸无礼的声音,口不讲傲慢自大的言语;她从不歪着身子睡,也不偏斜着坐,亦不曾跛着脚站;她不吃气味不正、切割不正的食物,不坐摆放不正的席子。所以文王生下来就非常的贤明,圣德卓著。
孩子出生后的三年内是重要的扎根阶段。古人认为:“人之初生,童孺之时,元气未漓,天真未散,善性未斫,情窦未开。当此时而开导之,则顺而易;过此时而防闲之,则逆而难。”所以在这个阶段,大人要保护小孩,让小孩所听所看所触,都是正面的言语与行为。这三年一千天的根扎下去,小孩就具备判别是非善恶的能力,一辈子不会改变。
古人为让孩童葆有赤子之心,不被物欲侵蚀,可谓煞费苦心。在古代,有“抓周测志”的习俗,即在儿女周岁时,家亲好友都来庆贺,并陈列各种物品,听任孩子抓拿,以此预测其将来的志向及爱好。清朝两广总督阮元在孙子出生满周岁时,谢绝僚属送礼,并写了一首诗:“翡翠珊瑚列满盘,不教尔手一相拈。男儿立志初生日,乳饱饴甘便要廉。”他为了自小培养孙子廉洁高远的志向,甚至连宝物都不让孙子去抓,生怕他染上庸鄙好财的俗气。
宋朝著名理学家二程(程颢、程颐)的母亲侯氏,也是教子的典范。程颢、程颐幼时,侯氏对他们严加管教,未曾溺爱。据《近思录》记载,吃饭的时候,侯氏就让儿子坐在自己身边,见到儿子常常把盐梅加于羹中以调味,侯氏就训斥、制止说:“幼求称欲,长当如何?”意思是说:从小就贪图美味,长大后怎么得了!
在今人看来,或许会觉得古人教子过于严苛,但是古人认为,童蒙教育最重要的就是“慎于始”,从孩童能食能言开始,就要千方百计给孩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念,把“傲不可长,欲不可纵,志不可满,乐不可极”之类的圣贤教诲,通过日常生活小事,潜移默化地根植在孩童心中,这样就能防微杜渐,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二程能在日后成为贤德之人,名扬天下,与侯氏的善于早教密不可分。
南北朝著名教育思想家颜之推在其《颜氏家训》中云:“当及婴稚,识人颜色,知人喜怒,便加教诲,使为则为,使止则止。”颜之推对世上一些父母有爱无教的做法,每每不以为然,说这些父母对子女的种种要求,不分合理与否,一味听凭纵容。孩子做了该被批评申斥的事,父母反而报以嬉笑,加以夸奖,等到子女懂事的时候,他们还认为这样做是应该的。孩子骄奢怠慢的习性一旦养成,再想去加以制止很难,就是往死里打他,也树立不起父母的威严,只能是父母愈来愈对儿女不满,儿女对父母则愈来愈怨恨,孩子成人后必然会是一败德之人。所以颜之推感叹:“孔子云‘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是也!俗谚曰‘教妇初来,教儿婴孩’,诚哉斯语!
在童蒙教育中,古人除了重视父母对孩子的言教、身教,还特别强调“境教”,也就是注重环境对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宋朝范镇在《东斋记事》中说:“人家置博弈之具者,子孙无不为博弈;藏书者,子孙无不读书。置习岂可以不慎哉!”范镇还举了—个因家长忽略环境教育而改变子孙志向的例子——
黄筌、黄居寀(cài)父子是五代时蜀地著名的画家,尤擅长画飞禽,为了画得惟妙惟肖,买来很多鹰鹘等猛禽在家中豢养,以便观察模画。时间一长,儿孙们每天架鹰放鹘,奔跑在田野上,乐此不疲。后来有的子孙竟丢弃画业,成了养殖鹰鹘的专业户。因为豢养的鹰鹘太多,需要用大量的老鼠来饲养,家里到处摆着老鼠笼,儿孙们又逐渐对捕鼠产生兴趣。到后来,儿孙们干脆也不养鹰鹘了,改以捕鼠和卖耗子药为生了。
而古来在“境教”上做得最成功的莫过于孟母。孟母三迁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孟子小时候,孟母搬过三次家,前两次搬家因为挨近坟地、集市,孟子先后迷上玩模仿大人刨坑堆坟、学商贩吆喝叫卖的游戏。第三次孟母干脆把家搬到学宫附近,不久孟子学着读书人的样子,玩摆设礼器、揖让行礼的游戏。孟母见后很高兴,说:“真可以居吾子矣!”便在此定居了。在这种环境下,孟子逐渐对读书做学问很有兴趣,为他日后成为一代大儒奠定了人生的基础。
古人明白,五伦八德是顺应天性的自然大道,孩子从小不明人伦,不懂道德,不识因果,长大后难免做出违背伦理的行为。正如《左传》记载,春秋时期,卫庄公溺爱少子州吁(xū),州吁骄奢狂傲,又喜欢舞刀弄枪,庄公并不约束,一味放纵。大夫石碏(què)劝道:“臣闻爱子,教之以义方,弗纳于邪。骄奢淫泆,所自邪也。”劝卫庄公及早以人伦大道教导州吁,但卫庄公听不进石碏的劝谏,在他死后,便发生了州吁杀掉其兄卫桓公自立为君的家庭惨剧。
所以古代的童蒙教育,抓的是人生大根大本。在小孩十三岁前,通过生活教育,把做人的根基扎稳扎牢,同时利用小孩这一时期精神专注、记忆力强的特点,让小孩反复读诵、背诵圣贤经典,通过“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及“一门深入,长时熏修”的教学方式,训练孩子的清净心与定力。人心清净,恒定专一,就容易成就自己的道业学问,将来无论遇到什么外界的刺激、诱惑,时时能提起圣贤教诲,保持正知正念,心志就不会被外境所转,不会肆意放纵、误入歧途。
中国传统的童蒙教育,从理论、方法到实践,所遵循的全是古圣先贤的教诲。因为人们知道,圣贤是洞达宇宙人生真相的明白人,也是有着丰富人生阅历的过来人,他们留在经典上的教诲,是后世子孙最好的行为指南。所以《三字经》云:“人遗子,金满籯;我教子,惟一经。”清朝陈弘谋先生编辑的《五种遗规》,收录了古来关于童蒙教育的重要著述,今人因缘生先生校集的《圣学根之根》,会集了历代启蒙入门经典,都是值得深入学习的教材。
儿童是国家的未来,童蒙养正就是“养国家元气,正社会人心”,是为国家培养合格的公民,为社会培植正直的栋梁。社会出现种种问题,根本解决办法在教育,
童蒙养正,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可不慎乎!
特别声明:
本文为人文传媒网平台“人文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与“人文号”立场无关,“人文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如有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人文传媒网。
联系邮箱:www_rwcmw@163.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