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司马光教子有方
司马光,字君实,号迂叟,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历史学家,官至宰相。
司马光虽官高权重,但严于教子,很注重培养子女自律自立意识。他写了了篇传诵至今的《训俭示康》。他在总结了历史上许多达官显贵之子,因受祖上荫庇不能自强自立而颓废没落的教训,告诫其子:"有德者皆由俭来也。""俭以立名,侈以自败"。
由于教子有方,司马光之子,个个谦恭有礼,不仗父势,不恃家富,人生有成。以致世人有"途之人见容止,虽不识皆知司马氏子也"。
2.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也坦陈对“家风”的看法。
他在受访时说,家风好代表这个家庭出生的人人品好。中国大多数的家庭实际上是受中国儒家文化熏陶,勤俭、节约等这些构成了家风的基本内容。家风也在与时俱进,更加健康、向上。
“我们家的家风和大多数农村家庭的家风差不多,最主要的就是重视学习、文化,与人为善。”莫言透露。
3.孔子二十世孙孔融让梨
孔融,字文举,东汉曲阜人也。孔子二十世孙,泰山都尉孔宙次子。融七岁时,某月某日,值祖父六十寿诞,宾客盈门。一盘酥梨,置于寿台之上,母令融分之。融遂按长幼次序而分,各得其所,唯己所得甚小。父奇之,问曰:他人得梨巨,唯己独小,何故?融从容对曰:树有高低,人有老幼,尊老敬长,为人之道也!父大喜。
4.岳母刺字---精忠报国
岳飞小时候家里非常穷,母亲用树枝在沙地上教他写字,还鼓励他好好儿锻炼身体。岳飞勤奋好学,不但知识渊博,还练就了一身好武艺,成为文武双全的人才。
当时,北方的金兵常常攻打中原。母亲鼓励儿子报效国家,并在他背上刺了“精忠报国”四个大字。孝顺的岳飞不敢忘记母亲的教诲,那四个字成为岳飞终生遵奉的信条。每次作战时,岳飞都会想起“精忠报国”四个大字,由于他勇猛善战,取得了很多战役的胜利,立了不少功劳,名声也传遍了大江南北。
5.吉鸿昌---做官不许发财
在吉鸿昌将军短暂的一生中,不仅以其铁骨铮铮、英勇善战让敌人闻风丧胆,还以其体恤民情、正直清廉令人们敬仰。
1920年5月,吉鸿昌的父亲得了重病。吉鸿昌回家探望,看到父亲那依依不舍的眼神,他知道父亲有话要讲,便说:“爹,您有啥话尽管说,孩儿一定铭记照办。”他父亲语重心长地说:“吾儿正直勇敢,为父放心,不过我有一句话要向你说明:当官要清白廉政,多为天下穷人着想,做官即不许发财。你只要做到这一点,为父才会死而瞑目。不然,我在九泉之下也难安眠啊!”吉鸿昌强忍悲痛,答道:“孩儿记下了,请父亲放心!”
父亲病逝后,吉鸿昌即把“做官即不许发财”7个字写在细瓷茶杯上,交给陶瓷厂烧制。茶杯烧好后,他用卡车拉到部队,集合全体官兵,举行了严肃的发放仪式。他说:“我吉鸿昌虽为长官,但我绝不欺压民众,掠取民财,我要牢记家父的教诲,做官不为发财,要为天下穷人办好事,请诸位兄弟监督。”接着,他亲手把茶杯发给全体官兵,勉励大家廉洁奉公。当时吉鸿昌在西北军冯玉祥部下任营长,只有25岁。自此,吉鸿昌将那只写有“做官即不许发财”的茶杯一直带在身边,用它作为一面镜子,时刻提醒自己应如何为人做事。这只茶杯随吉鸿昌走南闯北,直到他39岁牺牲。
6.曾国藩---治家八字诀
曾国藩在写给他四弟的信中,提出了治家的“八字诀”,并且作为寿礼,写成字屏,赠送给了他的四弟夫妇。
这八个字是:“书、蔬、鱼、猪,早、扫、考、宝”。其实,这八个字,对于我们今天的家庭管理来说,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前四个字“书、蔬、鱼、猪”,书,是指读书;蔬,是指种菜;鱼,是指养鱼;猪,则是指养猪。
中国封建社会以农业为根本,所以种植、养殖是其本,和读书联系 在一起,则继承和体现了中国传统的“耕读文化”。古人云:“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读书耕田。”,“耕”为生存之本,“读”是迁升之路,是中国传统农业社 会的生存形态,多少农家子弟通过此路改变自己的命运。文化则是相继传承的带有社会性的生活方式。曾国藩的前四字诀,正是在这一方面的体现。遵此,一个家庭就有了生气。
后四个字“早、扫、考、宝”,则是贯穿于日常生活的,是对日常生活的一种规范。
“早”,是指早起。曾国藩认为,早起,是“一人之生气”,是一个人有生气,有活力的表现。他们家族的传统就是“黎明即起”,人人如此,一个家庭就充满了活力。俗语曰:一勤天下无难事。早起,是勤的表现,也是一个人恒久意志力的表现,所以,“早”确是一种很好的行为规范。
“扫”,是指“扫屋也”。经常拿起工具,将房屋、家具清扫一下,既保持了室内卫生,又培养了勤奋、清洁的良好习惯,何乐而不为?但关键是要养成习惯,养成一种自觉行为。古人云: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以小见大,小事,可以养大志,是成就大事的基础。
“考”,是指祭祀祖先。中国人讲究“慎终追远,民德归厚”,不能数典忘祖。所以,一个“考”字,体现着一个家庭,对传统文化和传统礼仪的继承和发扬,也是礼仪制度在一个家庭单位的具体体现。追怀祖先,就是不忘本,也是对自己的一种记忆和巩固。
“宝”,最是重要,是指正确处理各种人事关系。“宝者,亲族邻里,时时周旋,贺喜吊丧,问疾济急”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要:经常探访邻居,不忘己给别人贺 喜、吊丧,要关心别人的疾病,要急人之困。这一切,可以说是一种大境界,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不要忘记别人。曾国藩借用他的祖父的话说“人待人,无价之 宝也”。这对于我们今天人情冷漠的社会现状,是一种极大的警示。万事讲究一个“和“字,守此一“宝”,时时想着别人,处处为别人着想,可以和家庭,和邻 里,和社会。
曾国藩的治家“八字诀”,既对一个家庭的日常行为,提出了规范,又继承和落实、发扬了中国的传统礼仪文化,确是意义重大。他,无愧为清朝的“中兴之臣”。
7.《颜氏家训》是颜之推记述个人经历、思想、学识以告诫子孙的著作。
8.《傅雷家书》是文艺评论家以及美术评论家傅雷及其夫人写给儿子的书信编纂而成的一本家信集
五. 新时代的家风
孝亲是家庭内部成员之间的道德要求,是维系家庭和谐的根本纽带。在孝亲之外,家庭成员还要将孝亲的美德扩大到家庭所在的民族和国家。这就是忠。忠于民族、忠于国家,忠于同时代人的美好事业,是所有人都应该遵循的道德。
1.良好的家风是一本既多彩又鲜活的教科书,伴随着孩子健康地成长。一个家家庭的家风,对塑造孩子的成功与否、家庭的生活方式的好坏、家人在社会的地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2. 家庭是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家风影响国风,国风也影响甚至决定家风。家风是从社会各个方面和角度吹出的人情之风。人情有冷暖,人际有关爱,人间有仁义,那一定是良好家风影响下结果。当人人走出家庭,带着家的温暖,装着家的期盼,怀着家的未来,为社会奉献自己的才智,一个富强、文明、民主、和谐的民族国家就一定能够建成。国风中的道德力能够影响家风,家风中的道德力也能够影响国风。当国家政风清明、学风向上、文风大振,民风一定醇美,家风也就会醇正。光明清正的国风,醇美和谐的家风,应该是我们盼望的时代之风。
3.应该有怎样的好家风?
(1)家庭成员要理智,善于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感
(2)家庭成员要尊敬老人,关爱老人;
(3)家庭成员对客人要热情、诚恳;
(4)要与邻里和睦相处;
(5)对有困难的人要关心和帮助;
(6)对任何人都不能漠不关心,要以友善的态度为人处事。
相亲相爱一家人。
(7)多劳动、多运动、多活动。
(8)不伤害、不妨碍、不抱怨、不依赖。
(9)七彩世界,不失个性,坚持过有梦想的生活。
(10)敲门:先轻敲一下,在连敲两下。
(11)坐姿:坐有坐相,不应叉腿坐
(12)称呼:遇人先叫长辈,后叫晚辈
(13)筷子:筷子不能插在米饭上
(14)吃饭:长辈先动筷,孩子后动筷
(15)递锋利物品:锋利边应向着自己
写在最后:家风是从社会各个方面和角度吹出的人情之风。人情有冷暖,人际有关爱,人间有仁义,那一定是良好家风影响下的结果。当人人走出家庭,带着家的温暖,装着家的期盼,怀着家的未来,为社会奉献自己的才智,一个富强、文明、民主、和谐的民族国家就一定能够建成。国风中的道德力能够影响家风,家风中的道德力也能够影响国风。当国家政风清明、学风向上、文风大振,民风一定醇美,家风也就会醇正。
⊙来源:头条@智者乐水谈教育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