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APP下载
取消

您的爱心支持,是我们完成

为国为民伟大事业的基础!功不唐捐!

未上传收款码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流感的中医防治方法

01月07日
汀兰
关注

流感的中医防治方法


.流感有什么特点?

1.西医对流感的认识:流感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秋、冬季为主。

流感临床表现以高热、乏力、头痛、咳嗽、全身肌肉酸痛为主。儿童的发热程度通常高于成人,患乙型流感时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也较成人多见。无并发症者病程呈自限性,大多于发病35天后发热逐渐消退,全身症状好转,但咳嗽、体力恢复常需较长时间。

流感病毒抗原性易变,传播迅速,每年可引起季节性流行,在学校、托幼机构和养老院等人群聚集的场所易发生暴发疫情。

2.中医对流感的认识

  中医称流感为“时行感冒”,属“瘟疫”范畴。《黄帝内经素问·刺法论》谓:“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明代《温疫论》谓之“疫者感天地之疬气,此气之来,无论老少强弱,触之即病,邪自口鼻而入”。可见时行感冒不同于普通感冒,是由时邪病毒而引起的一种外感热病,具有一定的传染性、流行性。

中医认为,流感病因不外乎外因和内因。人体外感疫疬之邪,是发病的外在因素。人体正气不足,是感邪的内在因素。“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时行感冒其病因病机多为正气不足,素体元气虚弱,即感风邪疫毒。亦有饮食劳倦伤及脾胃,致脾肺气虚,致表卫不固,腠理疏松,易感风邪疫毒而发病。亦有素体阳虚、阴虚或病后、产后调摄不慎,阴血亏损,复感外邪而发病。

 

.流感高发易重症人群:

这些人,尤其要警惕流感

人群对流感病毒普遍易感,但以下人群感染后重症的风险较高:

5岁以下儿童;

65岁及以上老年人;

●孕妇;

●患有哮喘、慢阻肺、糖尿病、心脏病、肿瘤、肾功能不全等慢性基础性疾病的人群。


.中医如何防治流感

1.中药香囊

中药香囊疗法源于中医学“衣冠疗法”。利用芳香药物“通经走络、开穹透骨”作用,通过口鼻黏膜和肌肤毛窍、经络穴位的吸收,散布于机体,从而发挥避秽浊、除恶杀虫、增强免疫力、防御疾病的作用。

由苍术、白芷、檀香、艾叶、薄荷、藿香等药物组成的具有预防流感、醒神开窍作用的中药香囊,随身佩带或挂于室内、车内均可,香气入七窍、进毛孔,可提高机体抗病能力,抵御邪气于体外。

2.中药足浴

足部是人体经络汇聚地之一,人体各脏腑在足部均有特定反射区。药液在水的温热作用下通过皮肤渗透、黏膜吸收进入人体血液循环,进而输布到人体的全身,起到温经散寒、透达筋骨、理气活血作用,以增强人体抵抗力,达到防病的目的。

可将艾叶、藿香、苏叶、苍术、独活、羌活、生姜于清水中浸泡30min后再煎煮30min,将双足浸入适宜温度的药水中,每次15-20min,每日1次。

3.艾条熏燃

每周用艾条或苍术饮片在室内燃烧,关闭门窗,烟熏房间30~60分钟后再打开门窗通风换气。

对流感病毒以及其他呼吸道病毒、细菌、真菌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杀灭和抑制作用。

注意将点燃艾条放置于安全的地方,熏燃期间,人员尽量避免长时间待在屋里。

4.刮痧疗法

风热感冒初期,可选用刮痧疗法。如遇头痛症状,可选用头部刮痧,重点在双颞侧胆经循行部位,每次5-10分钟,以头皮发热,痛点缓解为度。如发热,可以加大椎刮痧。刮痧时按照由上往下的方向,每次5-10分钟,以出痧为度。

5.艾灸疗法

“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医学入门》。灸法是有着上千年历史的中医外治法之一。

关元穴:关元属任脉,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功效:培元固本、补益下焦之功,凡元气亏损均可使用。

足三里: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合穴,能健脾化湿,生发胃气,对提高人体免疫力有帮助。其定位在在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功效:胃肠病证,虚劳诸证,保健要穴。


6.中医食疗预防流感

中医认为冬季是匿藏精气的时节,冬令进补以立冬后至立春前这段期间最为适宜。冬季气候寒冷,寒气凝滞收引,易导致人体气机、血运不畅,而使许多旧病复发或加重。

7.食疗

1)山药糕

将两根怀山药去皮、蒸熟后,碾成山药泥,然后加适量白砂糖,用擀面杖擀成一个方型的山药饼,在上面放一条山楂糕,用山药饼卷成筒包住山楂糕,最后切成小段即可。

中医认为,人的体表有一层“卫气”防御外邪入侵,那么卫气如何得来呢?卫气由脾胃消化我们吃进去的饮食物所生,也就是说,只要脾胃产生足够的气血能量,卫气就会充沛有力,防御功能强劲,因此体质弱、经常感冒的人尤其需要健脾胃、养护脾胃。怀山药是一种补益脾胃的优质食品,山楂可以健胃、消食,这两种食物结合充分实现了调理脾胃、益精补气的目的。

2)葱姜桑叶茶

鲜葱白、生姜、桑叶各10g,芦根15g,一起煮沸后再煮10分钟左右,代茶饮用。

鲜葱白具有发表散寒、通阳宣窍的功效,可以缓解风寒感冒初起的症状,比如头痛、鼻塞、流清涕等,生姜可以解表散寒,温中止呕,可以缓解恶寒、四肢冰冷等症状,桑叶疏风散热、清肺止咳,可以缓解咽痛的症状,芦根清热生津,止渴除烦。此代茶饮可以起到预防流感的作用。

3)白菜汤

准备新鲜大白菜1颗,香菜、花椒适量。如常法煮成白菜汤,起锅前调入香油、食盐、味精即成。吃菜喝汤,可清热除烦、利尿,缓解烦热口渴、小便不利等症。加减:平素肢冷畏寒者加生姜15~45g;旧有宿痰者加马蹄(去皮、切)8个。

生姜貌似平常,几乎日日食之,重用则可起沉疴大疾,宗旨就在温散二字,故有陈寒者宜加之。马蹄又叫荸荠,荸荠甘寒,有清热养阴,生津止渴,消积化痰,止血止痢之功,可用于痰热咳嗽、热病口渴、咽喉肿痛、食积痢疾、黄疸、小便短少热痛、目赤肿痛、便血、崩漏等症。

 

此外,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也是预防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手段,生活中应该要注意——

1、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

2、勤洗手,尽量避免用手触摸眼睛、鼻或口;

3、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等;

4、避免近距离接触流感样症状患者,在流感流行季节,尽量避免去人群聚集场所,去时建议佩戴口罩;

5、出现流感样症状后,患者应居家休息,不带病上班、上课,接触家庭成员时戴口罩,减少疾病传播。

特别声明:

本文为人文传媒网平台“人文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与“人文号”立场无关,“人文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如有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人文传媒网。

联系邮箱:www_rwcmw@163.com

评论

    0/500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未上传收款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举报此人

举报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