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问题东西方的差异在哪里?
-
01月10日
东方的思想学问是根本解除,西方是症状切掉就好了。比方说医学,癌症,好,切了,看不见就是没有了。中医是不是这样看?不是。癌症只是一个症状显示出来,根本问题在哪里?在你长期身心失调。结果你这里一切掉,你的身体还是那个身体,马上又长,而且你切掉之后要付出沉重的代价,一来开刀,二来钴-60照下去,那个很痛苦!很多癌症病人不是病死的而是跳楼死的,是治疗过程太痛苦受不了死的。我们做一个比喻,有一包垃圾放在那里,很多苍蝇飞过来,一个人看到苍蝇很生气,就把苍蝇都杀死了,他说你看问题解决了,就离开了。过没三分钟又来了一大堆,他又气得半死,又把苍蝇统统杀掉了。问题是在苍蝇吗?不是。在哪里?在那一包垃圾。所以解决婚姻的问题不是离婚,症状解除,但是人生会一直活在不明不白当中。其实现在人很苦,现在的人能够笑得很灿烂的都很少见,理不明。
我在从事教职的时候,有一次我们的会计小姐来跟我询问一些基本数据,然后就要离开。结果走了两三步她又回头看看我,我就有点不好意思,我说有什么不对吗?她说我从没看过人家笑得这么灿烂的。我就说因为我都跟圣人学习,后来我就把一些经书送给她。所以道理明白才能从根本解决人生的问题,所以东西方的差异一定要看出来,我们才能够珍惜自己文化的珍贵之处。
孩子一偏食,你马上满足他,表面上他听你的话,事实上往后一定是予取予求,他是攻城略地,你是节节败退。所以卢叔叔的儿子第一次不吃饭,他太太马上就要过去劝,“拜托一下……”他马上用眼神跟他太太示意“你退下”。当然这个前提是夫妻有默契,太太很尊重先生教导孩子的智慧。后来卢叔叔一吃饱就说:“来,统统收起来。”太太就把所有的菜都收掉,他儿子还在那边瘪嘴。当天晚上他儿子饿得不行了,自己起来翻东西吃。下一次敢不敢发脾气?不敢。
父子关系要慎思,君臣关系也要慎思,什么时候该劝,该用什么方法劝,这都要去思考。在春秋战国时代有一个国君,有一次他的母亲跟他发生了一个很大的冲突,这个国君马上就讲:“我再也不想见到你,不到黄泉不相见。”他马上讲出这么绝情的话,这是郑庄公讲出来的。他有一个臣子德行很好,看到国君讲这样的话,他觉得国君有过失。我们为人处世要记住“勿以小嫌疏至亲,勿以新怨忘旧恩”,这句话要切记,不然我们可能会产生很多人生的遗憾。
“勿以小嫌疏至亲,勿以新怨忘旧恩”,人不要因为小小的嫌隙就跟至亲伤了和气,甚至连电话都不打,这个太意气用事。我们在北京办课程,谈五伦关系谈到“长幼有序”,有一个姐姐听完之后忏悔,她已经跟她妹妹两年没通过话了,只因为有一次口角吵了一架。后来她回去就打电话给她妹妹,跟她妹妹说:“这件事是我错了,我跟你道歉。”结果她话才讲完,她妹妹就在电话那一头哭起来,放声大哭。幸好两年就化解了,假如撑五年可能两个人都得癌症,每天怨气在身上,血气都不通,细胞迟早病变。所以人生不要去赌这种气,太不值得了,苦了自己,然后也苦了至亲。
“勿以新怨忘旧恩”,跟亲友也不能因为小小的冲突,就把人家几十年对你的协助,很多帮忙、恩情都忘得一干二净,这是最缺德的、最折福的。郑庄公因为一时气愤讲出了“不到黄泉不相见”,其实他讲出来之后,他自己也很后悔。他这个臣子是一个很有名的孝子,所以他能够去体谅到,当他讲出这句话的时候他的母亲有多么伤心,一个孝子一定能够体谅到别人父母的感受。《孝经》说“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为人父者也”,一个人真正学到孝道,他一定敬所有人的父母。

特别声明:
本文为人文传媒网平台“人文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与“人文号”立场无关,“人文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如有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人文传媒网。
联系邮箱:www_rwcmw@163.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