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调整心态
-
03月17日
今天我们面对自己人生的状况,面对孩子的状况,心态要非常正角。首先我自己有没有以身作则?再来,要对孩子有信心,你对他一没有信心,你就想放弃他,就想骂他,你一看到他一把火就上来了,是不是?我们自始至终都要信任孩子,耐心陪他成长。“人之初,性本善”,孩子现在不管怎么样,他一定有本善,我们对这一点绝对不怀疑。再来,“苟不教,性乃迁”,他现在有坏的习性,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所以今天孩子的行为偏颇,可能是我们一直没有好好地引导他、陪伴他,他偏了一段时间了。要把他引回正轨,当然需要耐性、时间,可是我们一急、一有情绪,就适得其反,孩子不能接受我们的教导。所以有情绪的时候不要教孩子,你一有情绪,即使你讲的都是经典的话,他也一句没记住,他只记住我妈很凶、我爸脾气大。这就是人情事理,本来如此。你有没有被领导骂过?领导一骂,好像整个头都懵了,一出来,他刚刚讲什么也不知道。但是领导说:“我讲的都是重点,你都没记住。”所以有情绪的时候,人家就很难接受我们这些很好的话语。
人要利益人、要教育人,首先不能有情绪。所以有情绪的时候就先缓一缓,先不要教孩子,先去泡一杯热茶,定定神,念念经典,稳住了再教,不急着眼前那十分钟、二十分钟。心态对了,我们就不会生气。假如我们的心态是:“我忽略孩子的教育、陪伴太多年了,我一定要用耐心爱护他、帮助他。”这个时候你遇到他不好了,你不只不会生气,你的爱心跟耐心会越来越充足,至诚就感通了。哪个孩子不希望跟父母无话不谈?哪个孩子不希望心里的话都跟父母讲?我们读幼儿园回到家里,书包还没放下,“妈,今天同学……”什么事都讲给母亲听,是不是?等到他内心的事都不愿意给父母讲,他是很痛苦的。我很幸运,我连高中做错事,回到家不给妈妈讲就很难过,我都先招了,做了哪些错事一进门就对我妈讲。一辈子心里面没有什么话不可以跟妈妈讲的,这是很幸福的感受。
再来,假如心态对了,孩子还是不能接受,那可以调整成他能接受的方法,“宁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今天孩子不会体恤父母,因为他没有看到父母工作很辛苦,他怎么体恤?以前是农业社会,父母辛劳,孩子们要到田里去帮忙,一起挑大粪,当然知道父母很辛苦。母亲天没亮就起来,忙到半夜,有时候还在帮他们缝衣服、做鞋子,他们心里面深刻感觉父母太不容易了,所以他们努力的动力就是赶紧让父母过上好日子。可是现在商业时代,孩子又没有看到我们很辛苦,孩子只知道钱怎么来的,信用卡一刷,钱就出来了。有一个小朋友对他爷爷讲:“爷爷,我爸爸最近没有工作了,你那一张金卡可不可以送给我爸爸?”你看孙子知道爷爷那个金卡进去,钱就出来了,他怎么知道钱要先赚、存进去才会出来?孩子都不知道爸爸赚钱很辛苦,那怎么办?爸爸走到孩子面前:“我跟你讲,我赚钱有多辛苦你知道吗?”诸位爸爸,你讲得出来吗?讲不出口啦!父亲爱孩子是天性,哪还拿出来在那里要求?所以父亲的辛苦要妈妈讲,要另一半讲。你能感觉到另一半的辛苦,这个话都是很自然、很真诚地讲出来的。所以教育是合力,要互相配合,老师教孝顺父母,父母教尊重老师。包括所有的长辈,对你的孩子或者你的侄子、侄女都要这样去教。孩子父母的辛劳你要讲给他听,你的辛劳自有你的兄弟姐妹给你的孩子讲,这叫“易子而教”。包括父母的辛苦,爷爷奶奶也可以讲,是不是?爷爷奶奶对这个家的恩德,妈妈要讲。讲过公公婆婆的辛苦给孩子听的不简单,这样的女子一定是旺三代,她整个家庭都是知恩报恩的家风。

特别声明:
本文为人文传媒网平台“人文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与“人文号”立场无关,“人文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如有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人文传媒网。
联系邮箱:www_rwcmw@163.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