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APP下载
取消

您的爱心支持,是我们完成

为国为民伟大事业的基础!功不唐捐!

未上传收款码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人 物
全部
丰收时节,站在麦浪翻滚的田野里,看着穿梭作业的收割机,闻着沁人心脾的麦香,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农业科学研究所粮油研究室副研究员陈江鲁最幸福的时刻。“作为一名基层农业科技工作者,为粮食高产、种植户增收贡献一份力量,是我做好工作的最大动力。”陈江鲁说。陈江鲁正在查看小麦长势。通讯员 丁变红 摄2011年,26岁的陈江鲁进入六师农业科学研究所,开始从事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与生理研究、新品种引育示范推广、科技服务及成果转化等工作。从那时起,陈江鲁就全身心投入新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和团队成员同心协力,探索出了一套玉米、小麦节本增效栽培技术,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陈江鲁13年如一日地奔波在农业科研一线,实验室里、田野上处处留下了他忙碌的身影。陈江鲁还专门建立了微信群,保存了1000多名种植户的联系方式,对每个人的姓名、所在连队和种植作物种类都一一做好备注,手机保持一天24小时开机在线,方便与种植户随时联系,及时精准为大家做好技术指导服务。如何推动科技成果高效落地转化,是陈江鲁一直思考的问题。2018年,陈江鲁采用“技术创新+合作社+职工群众”的技术服务推广模式,在六师奇台农场建立了试验示范基地,全面展示农业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成果,以典型示范带动种植户提升玉米等作物种植管理水平。2021年至今,陈江鲁和团队成员分别在奇台农场建立了小麦、玉米高产创建示范基地,在六师五家渠市开展主要粮食作物小面积高产创建和千亩方、万亩片示范引领活动,辐射带动其他产粮区提高单产水平。2023年,经陈江鲁和团队成员的指导帮扶,奇台农场一块冬小麦田平均亩产达到了898.19公斤,创造了当年全国冬小麦高产纪录。在奇台农场二十五连冬麦地里,陈江鲁(左一)指导农户做好冬小麦返青期田间管理工作。通讯员 丁变红 摄近年来,陈江鲁和兵团玉米特岗专家团队一起,共同开展“滴灌玉米高密度栽培条件下高产高效水肥运筹规律的研究”等一系列课题攻关,在玉米高产潜力突破、高质量群体调控途径与理论、水肥一体化等高产高效绿色生产关键技术创新与集成等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扎根田间地头,陈江鲁始终坚守在农业科研第一线,采取集中力量、集成技术、选优品种、主攻单产等措施,全面提升玉米、小麦单产水平,先后参与各类省级以上科研项目30余项,参与审定玉米品种1个,登记谷子品种1个,获得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一等奖、兵团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多项荣誉。陈江鲁正在查看小麦长势。通讯员 丁变红 摄“我将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继续在粮食高产研究上下功夫,为保障粮食安全、促进种植户增产增收贡献力量。”陈江鲁说。(记者史进)责任编辑:李佳莹 万代喜总平台审核编辑:徐睿明
发布者:Summer
2024年12月30日
“这个曾在日内瓦展出,这个在故宫展出过,这个被当作‘中国礼物’送给外国友人……”在汇爱大厦脊髓损伤者希望之家会客厅,唐占鑫挨个儿介绍展柜里的展陈,言语间透着自豪。这些展品中,有头戴簪花、憨态可掬的熊猫“中中”,有绑着“雪容融”的北京冬残奥会颁奖花束,还有亚残运会中国代表团的胸针“金枝折桂”。这些精美的手工艺品,都是唐占鑫找残疾人纯手工制作的。唐占鑫在脊髓损伤者希望之家会客厅的展柜前。唐占鑫是北京脊髓损伤者希望之家负责人。眼前的她开朗活泼、能量十足,可20年前,她也曾经历过一段黑暗的时光。唐占鑫来自新疆,从小成绩优异,还远赴德国攻读了硕士学位,就在毕业回国头一天,一场车祸让她脊髓神经受损,下半身瘫痪。看着日渐萎缩的双腿,面对大小便失禁和随时可能出现的褥疮、并发症,她将自己完全封闭在家中,长达4年。那时,唐占鑫还没学会独立生活,活动都要靠人抱。一次,当父亲把她从车上往外抱时,一下没站稳,两人都倒了下去。父亲摔倒在地,可他愣是用双手吃力地把唐占鑫托了起来,没让她直接摔在地上。“那是我受伤后第一次近距离看父亲,他鬓角的白发和眼角的皱纹让我震惊。为了照顾我,父亲苍老了太多。我起码要积极地生活,不能让爱我的人为我流泪。”从那以后,唐占鑫好像变了一个人。凭借优异的外语能力,她找到了一份工作——在中国国际福祉博览会组委会帮忙联系国外参展商。接触社会后,她发现很多残疾人像她之前一样迷茫,不知道该做什么,连基本的生活自理都做不到。自己淋过雨,也想为别人撑伞,她决定投入助残事业中去。2014年,唐占鑫和3位伤友一起,在北京市残联的支持下,成立了北京市第一家脊髓损伤者希望之家。机构成立后,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正确、有效的康复理念介绍给大家。她和小伙伴们用两年时间翻译完成了中国第一本《脊髓损伤者生活自助手册》,并免费向伤友发放。在汇爱大厦的康复训练室里,上肢训练器材、轮椅律动机等康复器材一应俱全,一旁还贴着坐式飞鸟、上臂下压、轮椅哑铃锻炼等动作的分解说明。每年,会有近百位脊髓损伤者在这里进行生活自理康复训练。生活可以自理,下一步就是就业。帮残疾人找工作,唐占鑫已干了9年。肢残人员不适合远程通勤、不适合过度劳累,想找到合适的工作并不容易。“大家都想自食其力,但就业渠道确实很有限。”唐占鑫四处找人对接,帮一些残疾人联系到线上客服、手工等工作。9年来,她已帮助700多位残疾人就业增收,其中大部分是来自农村的女性。最让唐占鑫自豪的是,她帮一些残疾女性找到了编制冬残奥会颁奖花束的工作。2022年冬残奥会,电视机前,唐占鑫看到冬残奥会颁奖花束“荣耀之花”被各国运动员高高举起,十分激动。此前,150多位残疾人共缝制了630多万针,花费2万多个小时,才把近500束颁奖花束编完。为了完成这项工作,大家争分夺秒,有时坐累了就趴在床上继续编制。手工编织让残疾人找到了自身价值。在希望之家,一朵朵待编织的花朵,由工作人员拆分成花瓣、花蕊、叶子等不同的部分,分寄给不同的残疾人去做,做好后再邮寄到一起缝合。作为北京冬残奥会颁奖花束的制作者之一,喻季雅十分喜爱“缝花”这份工作。“主要是能够和社会产生互动,还能有一份收入,自我价值也会有很大的体现。”冬奥结束后,唐占鑫所在的机构还被中国残联确定为全国首批“美丽工坊”,而她则希望有更多手工编织的“单”,让更多残疾女性能多一份收入。北京的脊髓损伤者希望之家让残疾人有了训练康复、自助互助的“家”,捡拾起生活的信心,唐占鑫希望把这一模式推广到全国。她培养了一批残疾人无障碍督导员,孵化了50多家助残组织。“前几年,我一直在培养残疾人生活自理、职业实践、社会服务的能力;未来,我希望能有更多健全人主动加入到助残事业中,不只是在残疾人日那天才去了解这个群体。”来源:北京日报责任编辑:罗颖 高炜总平台审核编辑:徐睿明
发布者:Summer
2024年12月30日
作者:庞之荥  聂振弢(河南南阳)                “一门大师三兄妹”是指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冯友兰,地质学家冯景兰;文学家冯沅君。 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祁仪镇人。他们亲兄妹三人都是一级教授,在各自研究领域所取得的成就和作出的贡献令人称赞,这在中国教育界是极其罕见的。        冯友兰,字芝生,1895年12月4日出生。1902年,冯友兰7岁上学,先读《论语》《孟子》 《大学》《中庸》,之后又读《诗》《书》《易》《礼》《春秋左传》,一本书必须从头诵读到尾,才算读完,这叫“包本”, 如今看来这是他成为大师的基础。1905年,随父亲冯公台异到武昌。冯友兰12岁那年,冯公暴病而亡,留下孤儿寡母一家子。母亲吴清芝亲奉台异公灵柩,携冯友兰三兄妹,舟车劳顿一月有余回到唐河老家。1907年,母亲设私塾教儿女读书。1910年,冯友兰考入唐河县立高等小学。1911年,考入开封中州公学(今河南大学)中学班。1912年夏,转入武昌中华学校。冬,再以优异成绩考入上海第二中学的高中预科班。1915年9月,冯友兰考入北京大学中国哲学系。1918年6月,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19年,赴美留学,师从约翰·杜威。 1924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当时西方的哲学家认为中国没有哲学,《老子》只有五千字, 《论语》《孟子》都是“断烂朝报”,称不上哲学。冯友兰在《中国为什么没有科学》一文中指出,中国之所以没有近代科学,并非是中国人愚笨, “非不能也,是不为也”。于是,1930年到1934 年,冯友兰完成了第一部《中国哲学史》上下两册, 称为大哲学史。西方大为震惊,认为中国不但有哲学,而且博大精深。这时候社会上就流传着一句话: 中国人了解西方文化,靠的是严复;西方人了解中国文化,靠的是冯友兰。冯友兰是中国现代学贯中西的哲学家与哲学史家,他直接吸收了西方现代哲学的逻辑分析方法来重建儒家的本体论哲学,是中国哲学史上一位继往开来、具有国际声誉的一代哲学大师,他让中国哲学的神彩放射出灿烂的光芒。后来应西方人的要求,他用英文写了一本《中国哲学小史》。他的弟子涂又光翻译成中文,名为《中国哲学简史》。解放后,冯友兰先生用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于是重新写了一部直到新中国建立的《中国哲学史新编》(共七册)。冯友兰几乎历经了近一个世纪的世事变迁。1990年5月,他自拟了一副95岁的预寿联,联曰:三史释古今,六书纪贞元。“三史”是指《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简史》《中国哲学史新编》; “六书”是指抗战期间写成的《新理学》《新事论》《新世训》《新原人》《新原道》《新知言》。 “三史”、 “六书”概括了他一生的学术贡献,其哲学著作为中国哲学史的学科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被誉为“现代新儒家”。1987年12月3日,聂振弢与南阳教育学院两位老师一同去看望冯老友兰先生。冯老很高兴地会见了家乡的三位老师。当时聂先生创办了《作文指导报》和《南阳教育学院学报》,希望冯老为之题字。冯老亲切地说:“我眼晴看不见了,可以摸着写。”这时, 冯老门婿蔡仲德先生拿来放着一张白纸的小板板儿。冯老用手摸了摸四边,题了“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修辞立其诚”。这两句古语后来印到《学报》上,对南阳众师生这是多么珍贵的教诲啊。        1990年11月26日,这位中国一代大哲安然地离开了这个世界。聂先生当时在北师大做访问学者,听到这个消息极为悲痛,遂代表南阳学术界、教育界及家乡师生送去一副联语:高山仰止, 巍巍一石勒天地;景行行之,郁郁三松存古今。        冯景兰,字淮西(怀西),1898年3月9日出生。冯景兰把一生大部分时间用在祖国矿床地质学研究上。他终身躬行实践,勤于著述, 硕果累累,成就辉煌。冯景兰幼年时代在家乡读私塾,后考入唐河县城小学,1913年15岁时进入省会开封河南省立第二中学,1916年18岁时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18年20岁时考取公费留学美国。他先在美国西部科罗拉多矿业学院采矿专业完成大学本科学业,1921年23岁时考入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主攻矿床学、岩石学和地文学。1923年完成毕业论文“Systematic Prospecting”(论系统找矿)并获硕士学位。毕业后他立即回国。1927年他调任挂靠在广州中山大学地质系的两广地质调查所任技正(旧时中国技术人员的官职)。同年底,他到粤北地区开展地质调查。该区广布第三纪红色砂砾岩,其厚度变化不大,且被风化蚀形成悬崖峭壁,最典型的要数仁化县之丹霞山,他将其命名为“丹霞地貌”。 抗战后期,他应聘为云南西南联合大学工学院院长及采矿系系主任,对当地的高等教育给予积极扶持和帮助。年抗战胜利,1946年5月西南联大完成历史使命自行结束,原三校师生“复员”返回京津,冯景兰仍在消华大学任教。冯景兰从留美回国后至1976年逝世,半个多世纪里他的足迹遍及祖国大江南北,对祖国地质事业的贡献可圈可点,成就卓著。        冯沅君,字德馥,1990年9月4日出生。中国现代文学史家、戏曲史家、作家。1917年秋,在冯母极力支持下,冯沅君随长兄冯友兰到北京,考入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1922年,冯沅君考入北京大学国学研究所。1924年春,在上海《创造季刊》《创造周报》上,以淦女士的笔名接连发表了小说《隔绝》《隔绝之后》《旅行》《慈母》。 1925年起,冯沅君先后到南京金陵大学、上海暨南大学、复旦大学等校中文系任教。1932年,考取巴黎大学文学博士班,专事古典词曲研究,并获得博士学位。1933年,出版论文集《沅君卅前选集》。1935 年回国,先后在河北女子师范学院、武汉大学、东北大学等校中文系担任中国古典文学教授。1947 年以后,担任山东大学中文系教授。1955年,任山东大学副校长。冯沅君是“五四”后涌现出的杰出女作家,以“淦女士”等笔名而广为人知。她也是一位卓有成就的学者,写出了中国第一部《中国诗史》。山东大学这样评价冯沅君先生:从事大学教学工作半个世纪,她倾力讲授中国文学史课,编写了多部有影响的教材,培养了数不清的学生,桃李满天下,其中不乏学者教授。冯先生在中国教育事业上功勋卓著,名重学林,永远令人景仰。可见,传统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有着非比寻常的影响。
发布者:陶公壹生圆
2024年12月30日
  “糖丸爷爷”顾方舟。中国医学科学院供图  “我的孩子小东算一个!”1960年的一天,病毒学家顾方舟做了一个足以赌上他一生幸福的决定——让自己未满周岁的儿子小东,作为脊髓灰质炎疫苗Ⅰ期临床试验的首个儿童实验者。紧接着,实验室几位研究人员也默默加入进来!但他们比谁都清楚,脊髓灰质炎疫苗是减毒活疫苗,万一安全性不好,会导致受试者肢体麻痹,留下终身残疾。白天,顾方舟盯着小东蹒跚学步的身影,每一个喷嚏、每一个踉跄,都让他胆战心惊;晚上,守在小床前,看着孩子安然入梦,才算熬过一日……30天,顾方舟和同事们度日如年。“孩子还好吗?”是他们每天最急切的问候。终于挺过去了!孩子生命体征正常,Ⅰ期临床试验顺利通过!用自己的孩子试药,顾方舟从未在任何文稿中提及。他总是说,钱学森、钱三强他们研制“两弹一星”吃了太多苦,自己这点付出算不得什么。如今,斯人已逝。“他的任务完成了,安心离去了。他一生最注重的就是国家给的任务,他就是带着一种使命来的。”与顾方舟相濡以沫一辈子,妻子李以莞在送别丈夫后感慨。那些发黄的手稿,见证了顾方舟为消灭脊髓灰质炎付出的全部心血。密密麻麻的技术方案、技术参数、临床数据,把人们的思绪拉回到1955年——江苏南通暴发大规模脊髓灰质炎疫情,且患者大多为儿童。随后,疫情蔓延到山东青岛、上海、广西南宁等地……脊髓灰质炎,俗称小儿麻痹症,一旦感染,可能会引起轻重不一的瘫痪甚至无法自主呼吸,且不能治愈。当年,卫生部将脊髓灰质炎列入法定传染病。一时之间,全国上下谈之色变。那时,顾方舟刚从苏联留学回来,在卫生部直属的流行病学研究所工作。有家长背着瘫痪的孩子来找顾方舟:“大夫,您把我孩子治好吧,他以后还要生活学习,还要参加国家建设呢!”顾方舟只有无奈,“还没有治愈的办法”。家长黯淡的眼神和不能替代的哀伤,让顾方舟痛心。形势紧迫,顾方舟临危受命,于1957年开始了脊髓灰质炎的研究工作,“这是组织上给我的一项使命”。研发活疫苗还是死疫苗,是顾方舟首先要做的决定。当时,国际上存在两种疫苗技术路线。美国等少数国家,已经研制出脊髓灰质炎活疫苗和死疫苗。死疫苗是灭活疫苗,安全但低效且价贵;活疫苗是减毒疫苗,便宜高效但有争议,还需做安全性研究。在《关于脊髓病研究的个人总结》手稿里,顾方舟这样写道:“接种死疫苗是我国财力、物力和人力所不能承受的,而且它并不能阻断脊灰病毒的传播。中国走活疫苗的技术路线现实可行,能够实现广泛接种和群体免疫。”“先生在脊髓灰质炎疫苗研发上的首要科技贡献,是确定了疫苗研发的技术路线。”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王辰院士曾感慨,“如果仅从个人得失的角度来说,死疫苗显然是首要选择。而真正为国家、民族计,先生才作出如是抉择。”1959年12月,脊髓灰质炎活疫苗研究协作组成立,顾方舟任组长。不久后,他们成功研制出脊髓灰质炎液体活疫苗。在大量的动物试验通过后,进入更为关键的临床试验阶段。没有任何犹豫,顾方舟和同事们喝下疫苗溶液。一周过去,生命体征平稳。随即,让自己的孩子服用,没有出现任何异常。在《回顾与展望——消灭脊髓灰质炎的长征》手稿中,顾方舟写道:“Ⅲ期临床将受测人群扩大到450万人,以观察流行病学的效果。监测显示,北京、天津、上海、青岛等受测城市发病率发生明显变化。Ⅲ期临床试验圆满成功,可以放心地给全国儿童服用了。”为了迅速大批量生产疫苗,顾方舟带领团队,不远千里奔赴云南昆明西郊,从一个山洞起家,建立起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作为我国脊灰疫苗生产基地。1960年12月,首批500万人份疫苗生产成功,投放的11个城市,流行高峰纷纷削减。那时候,国内尚无冷链运输。怎样制出运输方便、孩子爱吃的疫苗?“如果做成糖丸呢?”顾方舟突发奇想。经过一年多的研究测试,1962年糖丸研制成功。只需服用一粒,即可实现免疫效果。这种剂型的改进,是中国消灭脊灰之路的独特创举。1964年糖丸在全国推广,脊髓灰质炎年平均发病率逐年下降。自1994年9月发现最后一例患者后,我国至今未发现由本土病毒引起的病例。顾方舟,成了几代孩子心中的“糖丸爷爷”。2000年,中国消灭脊髓灰质炎证实报告签字仪式在卫生部举行,顾方舟作为代表签字。世界卫生组织宣布中国为无脊灰状态。那一年,顾方舟已74岁高龄。“‘人生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这是对先生一生最好的写照。”2019年1月2日凌晨,北京协和医院的病房里,顾方舟的心电图化成一条直线,生命永远定格了。几天后的追思会上,王辰表达自己的敬意,“在中国消灭脊髓灰质炎的伟大进程中,先生以一名科学家的睿智、一名中国士子的担当,为我国预防和消除脊髓灰质炎提供了最重要的科技手段和科技产品,成功护佑了亿万孩子的生命健康!”“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正是顾方舟先生的远虑,解除了当年的我们和之后中国儿童患脊灰风险的近忧,我们每一个人都应当深深地感念、感恩他!”忆及先生,王辰总是心绪难平。(记者金振娅 通讯员高翠峰)责任编辑:张燕云
发布者:Summer
2024年12月28日
  6月高考前夕,陈立群如约站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台江县民族中学的操场上,为高三学子加油送考。看着涌上前来和他握手的孩子们,一阵暖意涌上陈立群的心头:看到希望在绽放的感觉,真好。陈立群和台江民中的故事为人熟知。2016年,浙江杭州学军中学原校长陈立群,退休后拒绝百万年薪,走进贵州大山深处,担任台江县民族中学校长,分文不取支教。在任短短4年,台江民中高考本科上线率翻了两番,从“全州垫底”冲到“全州第一”。这个被誉为中国版“放牛班的春天”的故事,每年都会被陈立群续写新的篇章。记者在杭州见到陈立群时,他刚从贵州送考归来,把新一轮往返凯里的高铁票放在收藏夹里。他今年已经67岁,身子骨不比从前硬朗,走的路却更多更远了。“这两年大多数时间都是在路上。”陈立群说。两年前,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工作启动,160个重点帮扶县,有155所“组团式”帮扶普通高中。陈立群作为专家顾问委员会的副主任委员,已经走访调研了其中的142所,帮助来支教的校长一起,为当地的教育发展把脉问诊。陈立群曾为支教校长的工作手册写过“五十个问题和答案”,里面详细记录了支教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但他仍旧不放心,“广西的百色、云南的怒江、青海的玉树、四川的甘孜……都走过了,我还要继续走,把教育相对落后的地方都走遍。”一路走来,尽管经历了多次严重的高原反应,也曾发高烧病倒在重点帮扶县,但谈到接下来的工作,陈立群依然意志坚定。陈立群还记得,2021年大年初七,在贵州黔东南的大歹苗寨,他对濒临辍学的23个小学六年级女生挨个开展家访。“有一个女孩家里的三张奖状是倒着挂的,这意味着她的家长并不识字。”陈立群难掩内心翻滚的情绪,“劝说这23个女生继续读书,我来负责。”半年内,他先后3次到大歹苗寨进行家访。2022年下半年,他又到初中学校去看望这些孩子。  类似的困境,很多地方都会遇到。走得越多,陈立群就越觉得自己做得还不够。“我希望种下‘教’与‘学’的理念,薪火相传。”陈立群希望把理念传递给更多人。通过在家乡临安、贵州等地设立的工作室,培育出的一批批优秀教师和校长成为了他教育理念的践行者。陈立群希望以此更好地帮助新一代大山里的孩子。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时代楷模”……陈立群身上的称号有很多,但他最喜欢的仍旧是校长的身份。“如果有需要我去的学校,我还是愿意再去当一次校长。”陈立群说,“在这个世界上,有些人天生需要我们去帮助。”就在今年的父亲节,他收到了很多孩子的问候,那一声声“陈爸爸”,就是他继续前行的动力。(浙江日报记者刘俏言,图片由受访者提供)来源:浙江日报责任编辑:李玲玲 方力总平台审核编辑:刘思远
发布者:Summer
2024年12月28日
记辽宁省凌源市实验小学原校长郭秀艳作者:了一        她,依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努力破解当下教育难题,深入挖掘传统文化当代价值, 积极开辟传统文化教育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新路径。她就是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家校社共育指导工作委员会副理事长、辽宁省凌源市实验小学原校长郭秀艳。                                                                         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先行者       在当下唯分数至上的教育环境中,郭秀艳却“不务正业”,一心要将传统文化引进校园,与现代化教育相结合。2002年起,她力排众议,在一片质疑声中将优秀传统文化引入校园,把《三字经》《弟子规》《大学》《论语》和《语文课程标准》中的古诗词规定为学生必背内容,组织学生诵读,开启了传统文化进校园的育人之路。这一干就是20几年,虽几经风雨挫折,但初心不改且愈发坚定。她曾受到过无数质疑,“你为什么让孩子学四书五经,你这不是复古吗?”“学习传统文化又不能提高成绩,你这纯粹在浪费孩子的学习时间和精力”面对不解、非议和压力,她曾经想要退缩和放弃,但当她看到在传统文化理念润泽下的教师、孩子们产生了巨大变化, 她的内心升腾起了无穷力量和坚定信心,驱使她顶住重重压力毅然前行。                                                                          国学课程的研究者        郭秀艳校长先后主持完成了“九五”至“十三五”期间20余项国家、省、市级科研课题研究。 其中,学校把传统文化教育科研课题作为核心课题、滚动课题,达到课题研究价值的最大化,带动了学校其他课题的有序、高效开展,也为研究开发重构课程奠定了坚实基础。她带领团队从“家国情怀、社会关爱和人格修养”三个层面入手,精选最适于学生身心发展的内容,构建“积累、 养德、健体、尚美”四大领域课程群,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校本课程,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达到了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历经二十几年的潜心研究,郭秀艳获得8项国家科研成果奖、4项辽宁省科研成果奖、8项朝阳市科研成果奖。2018年和2019年,《“本根教育”理念下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开发与实施》科研成果,两次在辽宁省教育厅获奖并被推荐参加珠海第四届中国教育创新公益博览会。        郭秀艳撰写的《以人性化管理引领教师主动发展》《用优秀传统文化打造一所有根的学校》 《如何在小学有效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四化”养成教育》等多篇论文分别在《人民教育》《素质教育》《基础教育》《中小学校长》《教育家》《中国德育》《辽宁教育》等刊物发表。        在郭秀艳的带领下,其团队成员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成绩斐然。                                                                         学生心灵的抚育者       童蒙养正,少年养志。凌源市实验小学坚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常规教育相结合,让学生从小“读圣贤书,立君子品,做有德人”。 学校根据不同年级安排不同的课程内容,引领学生诵读经典,低年级学习《弟子规》《三字经》 《百家姓》《千字文》《笠翁对韵》,高年级学习《大学》《论语》《孝经》等经典篇章,以文育人,以文化人。        为把学习《弟子规》落到实处,多年来,郭秀艳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开展“日行一善”特色教育活动,以自己的善心、善言、善行来成就最好的我,让他人因我而幸福!        利用节假日、传统节日、历史纪念日,开展感恩、励志、文明礼仪、责任、心理健康等多种主题教育活动,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根植学生心田,帮助孩子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使明礼、 励志、感恩、敬长辈、爱祖国的情感内化为道德观念,强化为道德品质,外化为道德行为。        在“本根教育”思想的润泽下,孩子们会主动拾起操场上的一片纸屑,公交车上会主动给老人让座,风雪中捡到万元巨款想方设法归还失主······几年来,学校涌现出全国孝亲敬老之星、辽宁省道德小模范、感动中国小人物候选人刘洺硕,全国优秀少先队员邢凯然,全国童谣大赛一等奖、全国新时代好少年候选人崔涵硕,全国演讲比赛一等奖、全国宋庆龄奖学金获得者刘玥彤, 辽宁省华育百佳少年高铭梓等一大批优秀学生,成为“成就最好的我,让他人因我而幸福”的最好诠释。                                                                          教育同行的领跑者       多年来,作为辽宁省中小学校长培训专家的郭秀艳,接待省内外专家学者、各级领导和教考察、调研百余次,承办会议70余次,先后赴北京、广西、内蒙、广东、沈阳、大连、辽阳、 锦、锦州及朝阳各县市区举行讲座、交流60余次。学校与广西、湖南、山东、江苏、贵州以及阳、辽阳、铁岭等省内外多所学校建立了“本根教育”项目协作联盟。        有耕耘,就有收获。凌源市实验小学被列为国家红领巾国学传承教育系列活动示范基地、国学经典教育联盟校,荣获辽宁省文明校园等70多项荣誉。         2019年,第35个教师节来临之际,凌源市实验小学被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郭秀艳作为辽宁省唯一获奖代表,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上台领奖,孙春兰副总理为她授牌,习近平主席亲切接见了她和与会代表。
发布者:陶公壹生圆
2024年12月28日
经济日报2024-11-06秋日的云南大理,洱海碧波万顷,苍山青葱翠绿,不少游客在湖光山色中享受惬意时光。在距离洱海不远的洱源县凤羽镇上寺村,一名妇女骑着三轮车穿梭于村间小路上,挨家挨户收集畜禽粪便。她叫李春喜,是大理洱海生物肥业有限公司废弃物收集部凤羽收集站的一名畜禽粪便收集员。8年来,她坚守在平凡的岗位上,为保护这片美丽的湖泊贡献力量。洱海周边分布着很多村镇,随着养殖业的发展,村民们在清理畜禽粪便时,要么堆肥还田消纳,要么倒入河道沟渠,对村庄环境和洱海水源都产生了一定影响。近年来,为做好洱海保护治理工作,大理推行洱海流域有机废弃物全收集资源化利用,削减入湖污染负荷。2016年,大理洱海生物肥业有限公司凤羽镇畜禽粪便收集站成立,急需招聘一批本地收集员。李春喜的丈夫在外务工,两个孩子在外上学,家里开销大,听说家门口有这样一份工作,她便兴冲冲地报了名。“我觉得这份工作还是可以的,正好补贴点家用嘛。”李春喜说。通过培训后,李春喜成为站里唯一一名女性收集员,她负责收集上寺村的畜禽每天产生的粪便。身穿蓝色工作服、头顶遮阳帽、一把铁铲、两个粪桶,这就是李春喜的日常装备。每天早上6点,李春喜就骑着三轮车出门了。自从做了这份工作,无论刮风下雨,李春喜每天都要去村民家清理畜禽粪便,装满三轮车后运往收集站,一天来回数趟。一桶畜禽粪便有三四十斤重,李春喜身形娇小,每天肩挑手提200多桶,对体力是极大的消耗。“刚开始时,我闻什么都是臭的,最初几天连饭也吃不下。”李春喜说。不少同事因为辛苦纷纷选择了离开,这让李春喜心里也打起退堂鼓。但想到家庭的担子,她又有了坚持的勇气。8年的时间,李春喜运输畜禽粪便的三轮车换了好几辆,她也渐渐适应了这份工作。不过,中途发生了一件事,让她差点放弃。李春喜回忆,有一次她去村民家做客,专门换上一身干净的衣服。可在饭桌前刚坐下,同桌的其他人嫌弃她身上的味道太重了,站起来就走了。她感到尴尬又委屈,一阵心酸涌上心头。当夜,李春喜辗转反侧,还偷偷流了眼泪。“干什么不能生活。别干了,跟我出来打工吧。”丈夫沈沛然在电话中劝李春喜。“干了这么多年已经习惯了……”经过思想斗争,李春喜说服自己继续做下去。第二天一早,她还是和往常一样穿上工作服,带上工具走村串户忙碌起来。看到任劳任怨的李春喜每天往返于养殖户和收集站之间,看着村里的环境越来越干净整洁,村民们也渐渐对她有了更多尊敬和信任。有的村民不在家时,会把钥匙放心地交给她;有的村民在她工作时还会搭把手。李春喜的丈夫和儿子一开始并不同意她做这份工作,如今她的坚持也得到家人的理解。“以前,觉得这个活儿又脏又累,很心疼她。但看她一路坚持下来也很感动,现在儿子和我一有空也会帮她去拉牛粪。”沈沛然说。家人的支持和爱让李春喜有了更大的动力,村里环境卫生发生的变化,也让她有满满的成就感。李春喜感慨:“看到村子变洁净了,水渠没有粪便了,洱海水更清澈了,生活环境更美了,我更懂得了这份工作的价值。”8年来,李春喜往返于上寺村与收集站11880多次,行程35040余公里,用实际行动守护着洱海的绿水青山。今年,李春喜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同时获评2024年“最美职工”,她还去北京领了奖。载誉归来,李春喜很快继续投入工作,她心里的信念更坚定了——“要继续干下去,认真干下去”。 (经济日报记者曹松)责任编辑:刘思远
发布者:Summer
2024年12月27日
新华社新华社北京9月13日电 研制战略导弹、研发运载火箭、送中国人上太空并筹建“天宫”……这是组织交给他干的三件事,也是他用一辈子干的三件事。每一件事都可谓惊天动地,足以让一个人穷其一生。溘然长逝3个月后,2024年9月13日,他被授予“共和国勋章”,以表彰其为国防现代化建设和载人航天事业作出的杰出贡献。                     王永志(右)在现场检查工作。新华社发(资料照片)他,就是王永志,原总装备部“921工程”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参与或主持我国多型号导弹研制、火箭研发、送中国人进入太空并筹建空间站。独特方案解决导弹发射难题儿时家贫,直到家乡解放、分上田地,王永志的家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1949年11月,17岁的他加入中国共产党。从那时起,他“听党话、跟党走,党让干啥就干啥”,开始把个人理想和祖国需要紧紧相连。上中学时,他品学兼优,立志要当一名农学家。然而,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飞机频扰辽东,改变了这个东北少年的人生梦想。他立志投身国防,1952年考上清华大学航空系飞机设计专业。王永志考入清华大学时留影。新华社发(资料照片)1955年,王永志被派往莫斯科航空学院航空系学习。两年后,他又服从国家需要,改学火箭和导弹设计专业。王永志在苏联留学期间。新华社发(资料照片)学成归国,王永志成为国防部五院一分院的一员,投身到了我国第一代导弹研制中,最先接触的是东风二号。东风二号是我国自行设计的第一枚中近程导弹。1964年6月,导弹发射在即,却遭遇技术难题——西北戈壁的高温天气导致推进剂膨胀,导弹无法达到预定射程。现场专家绞尽脑汁,都在考虑用什么方法再给导弹多添加点推进剂。这时,王永志站了出来,提出一个解决方案,“从导弹体内泄出600公斤燃料,这枚导弹可达预定射程。”本来射程就不够,还要往外泄燃料?所有人都认为这个想法是天方夜谭。问题解决不了,导弹就无法发射。情急之下,年轻气盛的王永志鼓起勇气敲响了发射场技术最高决策人钱学森的房门。仔细听完王永志的想法后,钱学森把导弹总设计师叫来:“这个年轻人的意见对,就按他的办!”1964年6月29日,东风二号呼啸着点火起飞,果然命中预定目标,飞行试验验证了王永志建议的正确性。这年,仅32岁的王永志开始在导弹研制领域崭露头角。1978年,我国开展第二代战略导弹的研制工作。钱学森说,第二代战略导弹应由第二代人挂帅,建议由王永志担任总设计师。自此,他有了更多施展才华的平台,成为这个领域的领军人物。立军令状按期研制捆绑式运载火箭1986年,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大力神火箭、德尔塔火箭等相继发射失利,国际发射市场出现了运载能力短缺。王永志敏锐观察到稍纵即逝的机遇,和同事黄作义等马上提出研制长二捆火箭,和院领导班子下定决心,承揽国际发射业务,打开国际商业发射市场的大门。1988年11月,中国长城工业公司与美国休斯公司签署了澳星发射服务合同。这是中国与国外签订的第一份商业发射合同。然而,合同内容复杂而苛刻。美方要求,中方需在1990年6月30日前完成一次成功发射试验,否则罚款100万美元。当时,王永志直面的考验,不仅仅是用于发射的长征二号捆绑式运载火箭仅存在于图纸之上,还有必须在18个月内完成的时间限制。                            王永志在长征二号捆绑式运载火箭发射前留影。新华社发(资料照片)决策的关键时刻,王永志代表火箭技术研究院立下军令状:保证在规定的时间内将火箭竖立在发射台上。一些外国同行都认为他“疯”了,在他们看来,“没有三四年甚至十年的时间是不可能完成的”。在王永志带领下,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全体干部职工开始了一场艰苦卓绝的攻坚战——18个月,24小时不停工,全箭24套44万多张设计图样、120多个工艺攻关项目、5000多套特殊工装、几十个部段和十几万个零件、300多项大型地面试验、20项技术难题,都被顽强攻克了。1990年6月29日,我国第一枚捆绑式运载火箭——长征二号E终于提前一天矗立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西昌发射场,并于1990年7月16日首飞成功。中国航天人创造了18个月研制一枚新型火箭的国际航天新纪录。从立下军令状到火箭成功发射,王永志的体重整整减了11斤。提出载人航天“三步走”设想载人航天,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大国来说,这也是一个必须“有所作为”的领域。1992年9月21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立项。按照“飞船—空间实验室—空间站”的“三步走”战略规划,中国人开始了飞向太空的新航程。这个极具中国特色、彰显中国智慧的战略设计,就出自王永志。这一年,他正好60岁,被任命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王永志(右二)深入载人航天工程研制一线。新华社发(资料照片)面对飞天路上的一系列挑战,花甲老人王永志和同事们坚持高起点发展,自主创新,奋力攻关,在较短的时间内蹚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载人航天工程发展道路——神舟飞船从研制开始就瞄准了国际第三代载人飞船水平,直接采用三人三舱的设计方案;为打造托举神舟飞天的神箭,运载火箭设计制造人员开展了近千项技术攻关,让长征二号F火箭成为最安全可靠的火箭;建设载人航天发射场,采用中国特色的总体技术方案——垂直总装、垂直测试、垂直整体运输、远距离测试发射……“作为总设计师,王永志做了大量开创性工作,在总体技术方案制定、提出对各系统技术要求、关键技术攻关、重大问题处理等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同行这样评价。                       王永志(左)与神舟五号航天员杨利伟在出征前合影。新华社发(资料照片)2003年10月15日,我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载人飞船一飞冲天,中华民族千年飞天梦圆。2013年至2017年的4年间,建成我国首个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实验室,工程“第二步”圆满收官。2021年4月至2022年底,短短20个月内,中国载人航天密集实施11次发射,如期建成空间站。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载人航天功勋科学家”荣誉称号、最美奋斗者、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这些年来,王永志收获了无数荣誉。每一次,他都会谦虚地说,荣誉属于整个中国航天人。退休后,王永志并没有离开载人航天事业,仍在为空间站建设、载人登月等出谋划策。他的妻子王丹阳介绍说:“今年上半年,他的身体已经不能自由行动,眼睛也已近失明,可他仍不停地念叨着天上的事、登月的事。”2024年6月11日,王永志溘然长逝。他留给家人的,只有上百本工作笔记本和十几份口述历史。他的秘书王朋感慨道:“这是一笔弥足珍贵的科技财富。”斯人已去,风范永存。我们相信,天上那颗编号为46669的小行星——“王永志星”,定会在浩瀚宇宙中一直散发着永恒的光芒。(新华社记者李国利)责任编辑:刘思远
发布者:中企经济文化
2024年12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