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APP下载
取消

您的爱心支持,是我们完成

为国为民伟大事业的基础!功不唐捐!

未上传收款码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不要做“全能”的家长,否则会养出“全不能”的孩子

2020年10月27日
机灵小不懂
关注


眼前的小人,已经从蹒跚学步的奶娃娃变成了登高跳远的小朋友,而这变化,只用了四年的时间。某天,老母亲又要抱他的时候,小朋友歪着脑瓜提出了直逼灵魂的问题:“妈妈,为什么你总要抱我呢?”老母亲尴尬的说:“因为想你了啊。”小朋友若有所思的想了了会儿,暖心又真诚的说:“妈妈想我,就像我总想你一样?但是我要去做我要做的事,不能总被你抱着啊。”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心底,泛起浅浅的失落,又漾起满满的骄傲。他再不是那个躲在妈妈怀里看世界的小奶娃,而是主动探索,思考和收获的独立的小生命。我需要学会引导他,而不是事事为他代劳。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够有一个好的成绩,好的未来。

2017年,某教育机构采访了68名各省高考状元。发现他们的家庭教育方式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学霸们的背后并没有一群举着鞭子的虎妈狼爸。几乎所有的状元爸妈们都提到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清华学霸说,是爸妈的尊重与放手让我学会了遇事不逃,主动思考。


从那些成功的孩子亲身经历来看,小学时候家长做好家庭教育,培养孩子学习习惯,远胜过升上初中、高中大学时候,参与恐怖的“升学军备竞赛”,本末倒置,追逐无止尽的课外辅导班。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讲一个故事:两名10岁的小男孩放学后玩耍,因为口角打架。其中一位父亲,因为觉得对方孩子认错态度不好,动手打了跟儿子打架的孩子。被打孩子的父亲很气愤,立刻“杀过去”要说法。两家爆发了激烈冲突,医疗费就花了上万元。


无独有偶。在深圳,两个孩子一起在商场门口玩。孩子之间打打闹闹,一个孩子打了另一个孩子。结果其中一位妈妈居然出手替自家孩子出气。从孩子之间的推推搡搡,变成了两个妈妈之间的争吵与谩骂。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有人形象的把中国家长形容为“直升机”家长。24小时盘旋在孩子头顶,从吃喝拉撒睡,到衣食住行学,从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到姥姥姥爷,全家齐上阵。不止是学习方面的海陆空“军备竞赛”。孩子自己可以力所能及的事情,父母全部代劳。孩子打闹,父母上阵。孩子出门,父母跟班。风吹草动风声鹤唳,家长们时刻生活在紧张与焦虑中。“我最恐惧的事情,就是孩子长得太慢,而我和老公(老婆)老得太快”——这是无数父母的心声。

如果过度关注孩子一举一动,过度参与孩子的世界。即使为了养育好孩子竭尽一切、日夜操劳。但是这种焦虑感以及随之带来的疲劳感,会压垮孩子,也会提前压垮家长自己。


放弃做全能型的父母吧,把自己当成普普通通的人,而不是神,不刷存在感,不轻易给孩子打差评,不受自恋支配,把更多的能量还给自己,把体验和成长的主动权还给孩子,你会明白,他们的世界需要的父母的陪伴和引导,而不是你们的控制和安排。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教育孩子是家庭的任务,配偶要达成共识,避免互相拆台。

一些科学的教育理念,应该分享给配偶,一起学习。

家长与孩子是一体的,在人生的长路上,我们都需要不断自我学习与提升。


特别声明:

本文为人文传媒网平台“人文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与“人文号”立场无关,“人文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如有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人文传媒网。

联系邮箱:www_rwcmw@163.com

评论

    0/500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未上传收款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举报此人

举报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