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APP下载
取消

您的爱心支持,是我们完成

为国为民伟大事业的基础!功不唐捐!

未上传收款码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全部
“道”“器”是中国古代哲学史上的一对重要范畴,所谓“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中国传统的“道器”关系,无论是“道在器先”、“道在器中”,还是“天下惟器”,无非表明是重道还是重器。而器与道的关系从古代造物的实践来看,“以器启道”是其重要内涵,从“器”中我们能够体悟出它的美学追求,这其中至少包含了三层意思:在古代器物上,我们能够感受到生生不息的自然之道与天地之美;不同时代、不同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审美状况,甚至不同阶层的人们的愿望、情感与思想等,在古代器物上或多或少的能够找到它的踪迹;古代造物者要“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天地之美寄于生命,在于盎然生意与灿然活力,而生命之美形于创造,在于浩然生气与酣然创意。故其所创之物浸透着活泼泼的生命情调。一、器合自然之道  何谓“自然之道”?若对“自然之道”作全面的理解,必须把握《老子》一书中“自然”概念的准确含义。在老子哲学中,“自然”的概念从来不是简单的关涉自然界,更为重要的是指与“人为”相对的自然而然的意思。老子的思想可以看作中国古代的自然主义,但对《老子》中“自然”的理解,又不能等同于西方现代哲学中的“自然主义”。老子实际上是用“道”的自然无为,同时也就是用自然界的自然无为来解释世界。  庄子也提倡顺应自然,甚至比老子的态度更加激进,他反对任何改变自然的行为。庄子在对待自然与人为的态度上是明晰的,即极力赞赏没有斧凿之痕的“自然”,反对“人为”。可以说,庄子的这种思想不利于古代器物设计的发展。但是他所提倡的返璞归真的思想,对古代器物中“自然”、“清新”、“素朴”趣味的养成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中国古代哲学中的自然之道,其精神实质就是要尊重自然,人类的活动要遵循自然的规律、法则,自然万物的丰富性是人类造物制器的源泉,自然世界中的无限生机与活力是人类造物设计的不竭动力。中国传统社会是农业社会,人与自然的联系非常密切,是亲和的而非对立的关系,这对中国传统造物观念与实践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创造了中国古代独特的造物文化。  古代匠师把主体的生命情感与意愿注入到自然界的材料之中,让自然材料与人的气脉相通,创造出一种自然与人和谐共生的理想器物,这样的器物仿佛就具有了生命。古代造物者就是很好地选择材料、利用材料的特点,使器物在材料、技艺、匠心的共同作用下合乎自然之道、彰显自然之美。二、器载社会之道  什么是礼乐文化?礼乐文化是古人把“礼教”与“乐教”融为一体而形成的教化体系,其要旨就是以礼为教、以乐为教,这是中国古代儒家之教的根本。      中国古代文化是一种礼乐文化,因此中国古人典型的生活方式就是礼乐生活。古代人的生活方式是“礼”的载体,而这个载体是物质与精神、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体,这其中自然包括古代的各种器物。因此,研究古代器物必须关注古人的生活方式,我们只有对古人的生活方式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才能容易认识和理解那些体现古人生活方式的器物。  “器以藏礼”出于《左传》,体现了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基本特色。古代器物无不体现出一种礼的尺度与乐的精神,把秩序与和谐观念全面贯彻于日常生活,并体现在日用器皿之中。如中国古代的玉器就担当了礼器的作用。“器以藏礼”,即用“器”作为象征手段,将礼法通过礼器贯彻于仪式中。礼器就是礼的表现载体,也就是说,礼的含义是通过器物体现出来,如器皿、舟车、宫室、衣冠等。器物也是权力与身份的重要载体,器物的形制、色彩、纹饰等,都可以成为权力与社会地位的一种表征。  古代青铜器是礼乐文化的典型代表。青铜礼器不只是贵族统治者的装饰品和奢侈品,更重要的是国家之礼器与权力之象征。鼎是青铜礼器之首,它是盛牲器,鼎中盛放什么样的牺牲,它的数量多少,决定了礼的级别高低。西周时期就存在着列鼎制度,列鼎是王公贵族在祭祀、宴飨、丧葬等礼仪活动中使用的形制、纹饰相同,而尺寸大小依次递减,或相同的成组的奇数的鼎,即天子用九鼎,诸侯用七鼎,大夫用五鼎,士用三鼎。礼器组合以鼎簋较为常见,簋往往成偶数出现,如天子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大夫五鼎四簋,士三鼎二簋。随着奴隶制的瓦解,用鼎制度虽然发生了变化,如出现了“僭越”现象,但用鼎数量的多少还是判断墓主人身份高低的重要标志。  青铜器的觚,是从陶器发展演变而来。日常使用时,如需温酒而饮,要用爵,不需温热,则用觚。爵和觚,都属于级别很高的礼器,不能随便使用。古人在举行燕礼和祭祀时,才用爵和觚。青铜觚是一种长身、细腰、圆底、敞口的酒器,一般多为圆形,也有方形觚,但较少见,口大而平,装饰有饕餮纹、蕉叶纹、四瓣花纹等。不论圆觚或方觚,其共同点就是器身有棱,“觚”字本意即为棱角。到了春秋末期和战国初期,铜觚的形制已经不如西周时期的规整,棱角不甚明显,直至消失,而仍然名为觚,以致引起孔子的无限感慨。觚是礼器,有无棱角与成为礼器似乎并不矛盾,那么,真正引起孔子感叹的应是觚的用法失礼了。觚只是孔子生发感叹的媒介,他真正感叹的是春秋末期的礼崩乐坏。  古代礼器有玉器、青铜器、漆器,也有瓷器。礼器是古代皇帝、贵族在进行祭祀、丧葬、朝聘、征伐和宴享、婚嫁等礼仪活动时所使用的各种器皿。明清时期出现了不少瓷质礼器,形状多为青铜器中的鼎、炉、花觚、瓶、尊、簋、爵、鬲等。单色釉瓷器上的花纹也多为商周青铜器上的夔龙纹、饕餮纹、云雷纹、回纹、乳钉纹、蕉叶纹等,在装饰风格方面也采用了商代青铜器的装饰手法。而青花、五彩、斗彩等瓷质礼器,在造型设计上不像单色釉瓷器那样严格地模拟古代青铜器,而是有些小的改变;古代青铜器上的纹饰在彩瓷上是不多见的,代之以云鹤纹、团龙纹、凤纹、花鸟纹、缠枝莲纹等。  中国古代造物设计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实际上是在不断地适应礼乐文化的内在要求。这给我们的启示就是,现代设计不但要满足人们物质生活的需要,而且要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需要;既要凸显社会主流的审美价值,也要关注社会非主流的审美价值,真正做到“器能弘道”。三、器显生命之道  与“器以藏礼”不同的是,中国古代器物设计更普遍的观念是彰显利生乐生的生命之道。古代工匠本着务实的精神,从实际生活的需要出发,来设计器物的基本形式和结构,并根据自己的经验制作出器物,以便尽可能地符合人们具体的使用要求,为生活带来方便。从原始先民器物制作的初衷来看,实用是第一性的,即功能效用为根本出发点。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提高,人们不再满足于实用的器物设计,而是逐步地开始按照美的规律去创造,由此也相应地把美的形式与实用功能结合起来,在尽可能的条件下对所设计的器物加以装饰和美化,以便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愉悦,为使用者所喜爱,而这正是设计创造者所追求的最高目的。  中国哲学的内在本质是生命哲学。儒家学说以生命创生、万物化生为根本。在道家看来,生命在宇宙间流行贯注着,它是一切创造之源,而大道弥漫其中。在先秦思想中,“生之哲学”是从自然的形态、生命的形态,上升为精神的形态,古代贤哲认识到生命为宇宙大化流行之本。这种观念影响了中国古代的造物设计,即不仅要表现自然万物的生命意识,同时还要挖掘自然万物的生命之美。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国后,与中国本土的思想发生了碰撞与融合,不仅关心悟道成佛的形而上层面“道”的问题,还关心形而下层面的衣食住行“器”的问题。在自然的大化流行中,中国哲学家体广大、察精微;在造物艺术的世界里,中国古代匠师含弘光大、钩沉致远,将自然万物的生气、天地之美的奥秘,在艺术与器物中表现出来。  概而言之,道与器是中国哲学中的一对重要范畴,体现在中国古代器物美学中就是器以载道,器不仅仅是实用之器、陈设之器,还是观念之器、含道之器,后者就是中国古代器物设计的形上追求。【来源:《中国文学批评》;作者:李龙生】
发布者:Blue
2021年04月09日
   在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发扬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的精神。牛,代表着勤勤恳恳、吃苦耐劳,意味着扎扎实实、坚韧不拔,象征着义无反顾、无怨无悔。“三牛”文化意象底蕴深厚,有中国人民自强不息、砥砺奋进的精神密码“孺子牛”典故出自《左传》哀公六年:齐景公与儿子嬉戏,自己口衔绳子当牛,让儿子牵着走,为此,齐景公还崩落一颗牙齿。这是千古传诵的爱子的故事,“孺子牛”由此成了人们赞誉的美德。除了父亲,有的也把老师比作“孺子牛”,称赞他们辛勤耕耘,甘于奉献,爱护学生就像爱护自己的孩子。但“孺子牛”首先讲父子亲情,比喻人伦之中最基本的父母对子女无私的爱。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人们用“孺子牛”形容不求回报、全心全意、无私付出。鲁迅先生有“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名句,人们借以拓展和升华“孺子牛”精神,赞扬心系百姓、鞠躬尽瘁为民服务的人。孺子牛精神启发人们,应该时刻不忘把百姓冷暖疾苦记挂在心。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在尊重中华民族传统的基础上与时俱进,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是时代赋予的使命。“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不断开拓进取,以宏大的气魄、过人的胆识,争当“创新发展拓荒牛”,不拘泥、不保守,不冒进、不蛮干,攻坚克难,革故鼎新,行稳致远。人们常说希望“天佑”,或谈到“顺天”,说到底都应是指对于自然与社会规律的主动性把握。鲁哀公请教孔子:“君子何贵乎天道?”孔子回答说“贵其不已”。有境界的君子强调“知天命”,推崇和敬畏天道,是为更好地“上律天时,下袭水土”。“人定胜天”不是与“天”对抗,而是人若心定就不惧任何艰难险阻,所以孔子说“灾妖不胜善政”。《易传》说“自天佑之,吉无不利”,遵从天道,不断进取,自强不息,就修得了优质的生命!诗人臧克家诗作《老黄牛》中写道:“块块荒田水和泥,深耕细作走东西。老牛蛮解韶光贵,不待扬鞭自奋蹄。”老人的作品之所以脍炙人口,就在于他借助了不辞辛苦、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老黄牛形象,赞美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豪情壮志。如果说拓荒牛体现的是“勇”的精神,那么老黄牛最主要的是体现了“勤”的精神。据《左传》,宣公十二年,春秋时期就已经有“民生在勤,勤则不匮”的箴言,意思是百姓的生计在于勤劳,勤劳就不会匮乏。国计民生在于勤劳,勤劳则国富民强,不可战胜。中华民族一直崇尚勤奋敬业。《尚书》有“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夙夜罔或不勤,不矜细行,终累大德”等名言,《六韬》有“敬胜怠则吉,怠胜敬则灭”的“至道之言”。这些都是激励人们勤奋向上的经典名言。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征途漫漫,惟有奋斗。老黄牛精神是勤奋耕耘、永不言败精神,有“撸起袖子加油干”的踏踏实实,更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韧不拔。【来源:《民政协报》;作者:杨朝明,国际儒学联合会副理事长、中国孔子研究院院长】
发布者:Blue
2021年04月09日
把“时”、“中”、“和”三种思想很好地融合起来,吃透了,把握住了,我想儒家考虑问题的方法和处理问题的原则就都有了,做一个真正的儒者也就不难了。奉天法古儒家非常强调以天为则,以史为鉴,这就是要奉天法古。以天为则就是要效仿自然,顺从自然。对于自然,对于天地万物,我们必须按照其自身的规律去理解它,而不应该根据自己的主观愿望去随意地改变它。这不仅仅是道家的思想,也是儒家的思想。在《论语》里面曾经提到,尧为什么伟大啊?“唯尧则天”!赞扬尧舜能够无为而治。我们已经一再说过,无为而治不是一种消极的态度,相反,它蕴含着积极的意义。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大禹治水。大禹没有采取“堵”的方式治水,而是顺应水性去化解水灾。儒家对他的做法给予了高度的赞扬。那么以史为鉴呢,唐太宗有一句话是“以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刚才讲到中国历代的统治者,当政局稍微稳定以后,一定会修订礼乐,另外还一定会修前朝的历史。为什么?是为了总结前朝兴亡成败的经验教训,这就是以史为鉴。这是中国的一大特色,所以中国历史在世界上来讲也是最发达的。内圣外王“内圣”就是自己的修养要高,那么怎样提高修养呢?就是以君子为榜样来要求自己。但是,仅仅提高内在的道德、修养是不够的,还必须强调“外王”。“外王”就是所谓的“事功”,即不仅要有内心高明的修养,还要把它运用到现实的生活中去,并做出成绩来。在中国形容一个人品德好,就是立德、立言、立功。首先是培养自己的品德;然后还要“立言”,就是说你的话能够让大家从中受到启发,受到教育;但只有立德、立言还不行,还要立功,就是要做出成绩来。知行合一内圣外王是指内外两个方面——既要有自己的修养又要有外在实际的业绩,就是强调要能够经世致用。怎么用呢?《中庸》就讲,要“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博学之,审问之”就是要多搜集资料,直接去考察一下;然后“慎思之”——慎重地思考;还要“明辨之”,即辨析清楚;最后“笃行之”,就是要落实到行动上去。“笃”就是实在的意思,要很坚定,实事求是地去做。儒家荀子有一句话叫“学止于行而至矣”。行,就是做学问的最高点了。朱熹也讲过一句话,“学之之博,未若知之之要;知之之要,未若行之之实”。就是说你学问再广博,如果不能把握知识的要领,那做这学问也是没用的。但是你能够把握它的精神要点,又不如你去实实在在地做。“知”必须要落实到“行”,落实到“行”才是最重要的。重在体悟中国的儒家强调学习是为己之学,就是要通过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修养,所以并没有把学习看成是纯粹的知识积累,而是把它看做提升自己智慧的工具。因此儒家就非常强调在学习中的体悟。“体悟”一词中的“体”本身也包括前面所讲的实践,即身体力行。在体悟中,儒家更强调悟,悟就是通过学习知识去把握事物内在的精神,并灵活地运用它。而且在体悟中,儒家还非常强调对不同个体的针对性,而不是一种普遍的适用性。哪怕是有很多普遍使用的东西,也要针对不同的个体进行个别的处理。我想这就是儒家非常重要的学习和思维的方法。执两用中再一点就是儒家非常强调中庸,这个“庸”是平常的意思,它还有“用”的意思。所以中庸实际上也可以反过来讲,就是孔子讲的“执其两端,用其中”的“用中”的意思。强调过犹不及,要把握适当的度,把握中道。中庸不是调和的意思,而是恰如其分的意思。比如你吃得太饱了不行,会撑得难受;同样你吃不饱饿着也是不行的。对子女的教育也是,你放手不管不行,管得太严也不行。既不能太严也不能太慈,要做得恰如其分。掌握这个东西并不容易,所以在《论语》里面,孔子感叹道,现在很少有人能具备中庸这种品德了,常常都爱走极端。和而不同另外,儒家的思想里面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就是“和而不同”,实际上就是多元并存和相互包容的意思。这个世界只有多元并存才能够互相吸取,互相推动,才有共同的发展。如果都是单一的话,没有不同的意见,没有不同的思想,那么可以说就没有一个前进的动力。所以,我觉得“和而不同”也是儒家非常有价值的思想。守常明变最后我想还提出一个儒家守常明变的思想,或者叫知常明变,即认识到事物都有它的原则,或者是根本的规律,但是这种规律应该在特殊的情况下灵活地处理。这在儒家那儿就称之为“经”和“权”的关系,“经”的意思就是有原则或者规律,“权”,就是权变、灵活。比如儒家讲男女授受不亲。孟子讲这个是“经”,男女授受不亲这是根本原则。但是如果你的嫂子掉到井里面去了,你伸不伸手去抓她?孟子说应该伸手,这就是“权”。你不能光是守着井让她掉下去淹死了,这个时候你就要权变。知常还要明变,即知道“经”还要用“权”。所以儒家非常强调顺时而变,要与时偕行。“时”这个观念,在儒家思想里面跟“中”一样非常重要。在《周易》里面就把“时”、“中”这两个字放在一起讲,又把“中”、“和”这两个字放在一起讲,所以“和”、“中”、“时”三个观念就形成了一个非常完整的处理问题的原则。和而不同的意义,就是多元并存。那么多元并存就不能对一个过,对另一个不及,而是要掌握好一个分寸,这就是“中”。但这个分寸也不是你想怎么样就能怎么样的,要看时机。这个时机就包括环境和条件,其实也就是一种机遇。有了机遇,一件事情才能真正地实现;如果没有这个机遇,那你的愿望也不一定就能够实现。对于这一点中国古代有一句谚语做了概括,叫“识时务者为俊杰”。这句话本来是个正面的话,俊杰是非常能够识时务的,所谓识时务就是能够把握时机。可惜后来多数用到贬义上面去了,变成投机取巧的意思了。所以把“时”、“中”、“和”这三个思想很好地融合起来,吃透了,把握住了,我想儒家考虑问题的方法和处理问题的原则就都有了,做一个真正的儒者也就不难了。【来源:学衡微信公众号;作者:楼宇烈,国际儒学联合会荣誉顾问、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发布者:Blue
2021年04月09日
(作者:刘晨  马骁)为贯彻落实全省政法系统“十百千万”为民实践活动部署会议的精神,长白朝鲜族自治县人民法院结合深入开展“无讼村屯 无讼社区”活动,于4月8日联合县公安局、县司法局、长白镇政府、长白边境管理大队召开“万警大走访”为民实践座谈会,并在会后联合开展走访活动。上午9时许,“万警大走访”为民实践座谈会正式启动,首先由长白县法院丰慧荣副院长介绍县法院2020年至今开展“无讼村屯 无讼社区”工作情况,各参会部门领导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介绍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万警大走访”为民实践活动开展情况。最后,各家单位就如何结合“万警大走访”为民实践活动,开展好“十百千万”活动进行大讨论。翁建军院长强调,此次活动就是要组织政法干警深入社区、村屯走访调查,了解社情民意,征求意见建议,解决实际困难,消除矛盾隐患,做到“四必访”、“四必清”,要把此次走访作为听民声、察民情、办实事、解难事的契机,从根源深处化解矛盾纠纷,推动法院干警走进群众、问需于民,法院要把此项活动作为一项长期活动来做,避免活动走过场、搞形式主义。座谈会结束后,与会人员立即落实会议精神,分成四个活动队联合开展走访活动,挨家挨户了解社情民意,征求意见建议。同时为了便于群众解决纠纷,工作人员将最新印制的“百姓说事、法官说法、民警说案”联络卡发放到辖区社区居民手里,确保“十百千万”活动向纵深推进。参加本次活动的各单位代表共计49人。此次座谈会,进一步打通了各单位之间的沟通渠道,为政法队伍“十百千万”实践活动向纵深推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走访过程中法院工作人员,致力于为居民解决实际困难,消除矛盾隐患,从根源深处化解心结,有针对性地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将不能一次性解决的问题及人民群众对新时期政法工作的新期待,认真填写在走访调研工作表中,为后续工作做好准备。接下来,该院将结合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工作,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服务群众工作,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努力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发布者:清风在线
2021年04月09日
现代医学把各种癌症以及慢性病,例如:肝癌、肺癌、肿瘤、肾炎、糖尿病、痛风等等,统称为基因表达异常,但用更高的智慧来看,这些疾病的根源,其实是我们错误地使用身体的必然结果。1,很多疾病其实是为了保护你很多人得病而亡,其实不是死于疾病,而是死于无知。从现象上治病,会把人摧毁的。比方说,有些人爱吃油腻的食物,时间长了,血管里面就会堆积很多的垃圾,这些垃圾脂肪就会影响到人体血液的正常流动。为了保持血液的正常供给,人体就本能地升高血压来促进血液流动。这就好像是给水加大压力,让水跑得更快一样,这样就产生了高血压。但现代医学治疗高血压,思路完全错了,它是从现象上去治疗,往往忽略了致病的根源。对于高血压患者,西医给出的处方就是降压药。可患者一旦吃上了降压药,后果却是不得不终身服药。虽然降压药将血压降下来了,但同时也把人体正常的生理调节功能破坏掉了!与此同时,得病的根源——血管里面的垃圾脂肪却仍然没有排掉。西方医学也承认降压药用久了,会导致一个人的肾脏和心脏衰竭。我们来看看为什么?血管里充满垃圾,导致血流不畅,身体本有的智慧(与大脑思维无关),就发出一条指令,命令提高血压,让血跑得快一点,以维持人体血液的正常循环。而降压药的作用是把血压降了下来,血又流慢了,流慢以后血管里的垃圾冲不走,就会在肾脏里面形成尿毒症,最终形成肾脏的衰竭。这与河流流速慢就会导致泥砂沉淀的道理是一样的。服了降压药后血又流慢了,还会导致一个很坏的副作用。我们身体的各个器官与组织,都是依靠血液循环提供的养分才能正常运转,供血不足的话,这些器官就会损伤、坏死。这时身体的智慧被逼无奈,只得又发出一条指令,命令心脏跳得快一点,心脏跳得快了,泵出心房的血液就会多一些,以保证正常水平的血液供给。可这样时间久了,心脏也就衰竭了。这与打气的道理是一样的,气管子漏气,你就不得不加快打气的频率,才能将气打进轮胎,结果呢?很快胳膊肌肉就充血并酸痛起来。 这就是从现象上去治病的谬误之处啊!其实高血压只是一个结果,不去找它的原因——错误的饮食习惯,吃了太多的油腻食物把血管给堵住了。其实,只要改变饮食习惯,让肠胃清洁,血液干净,把血里面多余的脂肪排出去,血液就能够正常流动,血压就会自动降下来。现在看来,吃降压药是一个很笨的方法。举一个例子:一辆汽车发生了故障,发动机在响、底盘在响、踏离合器响,各方面都显得不正常,看似毛病很多很严重,其实有可能只是某颗螺丝钉松了而已。 没有找到这个原因,一会拆了发动机,一会去修离合器,汽车拆了一大半,修了一大堆,结果越修毛病越多,越修也越修不好。现代医学很多的治疗方案,不正是与这个例子类似吗?也是越治毛病越多,越治身体越差!疾病是在提醒我们活人有问题根据医学统计,大约有数百种疾病都可以导致头痛,如果只知道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其结果是:头暂时不痛了,但真正的疾病被忽略了,更糟糕的结果会等在那里!反过来说,很多疾病,其实它的病因只有一个,但它显出来的现象有很多个,如果只从现象上去治疗,是永远也治疗不好的。还有一些疾病是长期心理压力过大导致的。人压力大的时候,肾上腺就会分泌肾上腺素,这种肾上腺素会把人体的各种器官都调动起来,就好像国家要打仗了,发出备战令,全国都动员起来一样。相同地,人体的各个器官也会进行总动员,肠胃会加快食物原料的消化和吸收,肝脏会抓紧排毒,心脏会加快跳动……这些都是人在紧张的情况下,身体智慧所产生的自然反应。在原始社会时期,这种反应能够让人逃生,能够保护自己。但是现在,为了生活,我们把压力往肚子里咽,一直顽强地抵抗着各种压力。压力的持续积压,就会让我们的心、肝、脾、肺、肾一直处在超负荷运转状态,机器用久了都会发热,人的五脏发热以后,就会变成我们所说的胃炎、肝炎、脾虚、肺热……拿胃来说,胃如果过度工作,就会产生胃溃疡。胃一旦有了溃疡,胃酸就会减少分泌。胃酸分泌减少以后,就会导致肠胃消化不良,或者胀气。这个时候,连带肠子也开始发生问题,就会得肠炎。肝脏也被波及了,就会得肝炎,于是种种的毛病都产生了。通过以上的描述,我们知道,很多疾病表面上看,是来折磨我们的,其实,它们都是人体智慧本能的自我保护,是给我们发出的一个信号,提醒我们去改变生活习惯与调节心理健康。如果我们忽略了这些信号,采用药物的方法去压制疾病,那么可能结果是灾难性的,我们会患上更加严重的疾病,乃至一命呜呼!  2,忘躯殉物 危若冰谷当你眼中只有商业金钱时,你的生命就有危险了。有些人平时小病都没发现,以为健康,结果一次生病,居然是肿瘤癌症,一检查便是个大病。为何如此大的疾病,居然悄无声息地降临到你的身上,你都没发现呢? 为何要到上手术台前时,才想到一辈子从未呵护过自己内脏? 很多病人,有些还是公司老总、社会的精英,他们把商场看成战场,这对养生是极不利的。不是民族大义,为何要忘躯殉物呢? 他们就像打了鸡血一样,奋不顾身,热情昂扬地投入到一个又一个的重大工程项目之中去。奋不顾身,应酬熬夜,在所不惜。 但几年下来后,猛然惊醒,怎么肝硬化了,怎么肠道长肿瘤了,怎么把事业干成后,身体却垮了。 所以耳边时常传来有很多商业精英,年半百,身体垮了,或者得恶性肿瘤,或者猝死在健身房里。  当你眼中只有商业金钱时,你的生命就有危险了;当你只看到外面股市涨落、楼盘起伏时,你的脏腑就累坏了。 所以张仲景在《伤寒论》序上说,忘躯殉物,危若冰谷。平时一个小病都不生,并不代表你身体健康,那是因为你心神外越,根本连痛的气血都没有了。 你看中风偏瘫的病人,捏他肌肉,他都不知痛。不知痛,那是真苦啊! 当有一天,他突然知道疼痛了,他会非常高兴。所以说,疾病是一种回归,你不应该排斥小病小痛。小病小痛是让你身体还有感觉,还能够对疾病做出反应。如果连这点反应都没有的话,你的身体就像战场里的炮灰一样。人说,人之有德慧术知者,恒存乎灾疾!疾病痛苦能让你的神回归到身体里面来修复,你是还把神调出来,麻木自己灵魂,还是赶紧回归? 就像下棋一样,别人都将军你了,你是赶紧撤兵来回防,还是什么都不顾,只知道往前冲呢? 哪种才是真正智慧的生活,哪种才是真正呵护自己身体的举动呢? 3, 如何才能够让自己身体尽快康复过来?痛苦的一生:早年肆意挥霍身体,到中年就落下疾病满身。积极的心态像阳光,照到哪里哪里亮;消极的心态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样。为何很多人一辈子都喊运气不好,叫倒霉,抱怨社会不公,感叹自己遭遇苦痛?这病苦的一生,是如何形成的呢?原来人生某些大原则,完全没有把握好,抓的都是细枝末节。年轻时,看到别人喝冰冻啤酒、抽烟、饮可乐、吃冰激凌,觉得很潇洒,就跟他们一起养成这习惯。结果凉冷的东西,进入身体,少弱的体魄,如同春天树苗经受倒春寒霜雪一般。女的就开始有严重痛经,男的老容易感冒鼻炎,也找不出根治之法。而打完球后,冰啤酒往口里灌,冷饮一样不拒绝,能不埋下祸根? 上了大学后,学业还没有学成,就学别人养成一些不良嗜好,这样就开始摧残自己身体,折腾一辈子的健康资本。结果最应该形成社会适应能力的黄金年龄阶段,你却让它沉溺在感情、抑郁纠纷之中。一旦踏出社会,什么也学不好、找不到工作时,就开始抱怨教育不好、抱怨社会不公,轻活不想干,重活又干不了。事业没成,组建家庭后,没能够成为家里的栋梁支柱,反而成为社会妻儿父母的包袱。早年肆意挥霍的身体,到中年就落下疾病满身。社会有不好的一面,为何很多人把持不住,没有受到良好一面影响,反而被不良的习气缠身呢?古人说:学好如登,染恶如崩。当你从少年时期,没有确定远大理想志向时,你的生活就很容易遭受拜金主义的侵蚀,你的心性就容易被外界的五彩缤纷的世界干扰而变得散乱。 不能收心一处,谈何调神?目标不远大,谈何过好这一生? 为何有人早年说,要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最后成为人天敬仰的模范。当你目标在山顶时,大步踏荆棘开路,周围的葛藤蔓草怎么能够绊住你脚步呢?当你志在天下时,小恩小怨,你怎么会挂在心头呢?当你神志笃定时,还有什么病痛能够长久纠缠你的身体?当你不明白为何而活着时,如同行尸走肉,身不由己,那就是必然的。因为你由的是外界的物欲,由的是自己的欲望。4, 身不由己,由的是谁?有位小伙子,他母亲带他过来看病。小小年纪,颈椎就不舒服,项背僵硬。边看病,他还边开着手机。叫了他两声,他才回过神来。问他怎么不舒服?他居然唯唯诺诺,反应居然像老头子一样。这是为何呢?是身体病傻了吗?没有!是神不守舍,心不在焉!你跟他谈话,他的心就在手机游戏上。 给他针灸,一针后,让他想想颈肩背,看看还僵不僵硬。他猛然醒悟过来,哎,怎么不僵了,脖子扭过去,也舒服了。旁边的家人,正惊讶,还没吃药,一针就见效。 所有的病到高层次上都要去调神,神如果不归到身体里来,那还有谁来呵护你身体呢?,但现在很多小伙子年轻人,却神志散乱,神不回归。他母亲说,这娃子从早上起来,就开始手机不离,上厕所还带着手机,一蹲就蹲半个小时。等公交车也在玩手机,这该如何是好?病就出现在这里!现在是颈肩背痛,将来是五脏六腑痛!现在你肆意挥霍身体,给外面五彩缤纷世界,吸引住,自己立不住脚跟。那将来有谁能帮助你好好地活下去呢?你的身体如果连自己都主宰不了,难道交给手机就能主宰得了吗?你如果身不由己,那由的是谁呢?你如果自己都难以自拔,都不敢正视小小病痛,那将来人生更多挫折苦难,又有谁去担当承载呢?来源:公众号——素食
发布者:Blue
2021年04月09日

人文传媒网讯(乔元兀)4月9日,吉林省抚松县人民法院召开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学习教育环节总结暨查纠整改环节部署会,进一步推进教育整顿工作深入开展。

会议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工作推进会精神,总结本院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学习教育”环节工作情况,安排部署“查纠整改”环节工作。县法院党组书记、院长罗兴国同志发表讲话,县法院常务副院长宋永辉同志主持会议。

会议指出,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全面开展以来,全院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工作安排部署,坚持高站位谋划、高标准推进,做到了责任落实到位、思想发动到位习教育到位、为民服务到位,使全院队伍教育整顿开局良好,初见成效。

会议强调,“查纠整改”是教育整顿的核心环节,是检验党性的关键时刻,要全面查纠整改问题,以自我革命的精神,坚决整治“顽瘴痼疾”,彻底清除“害群之马”,确保政法队伍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要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则,重点做到“自查从宽、被查从严”这一宽严相济的政治效果、纪法效果和社会效果相统一。要以“五化”方式推进整改落实,坚持“当下治”与“长久治”相结合,进一步健全完善党委政法“协管”“协查”等机制,做到精准整治、系统整治。要牢固树立宗旨意识,认真抓好“十百千万”为民实践活动,改善窗口为民服务作风及干群关系,积极为群众办好事、解难题,把走群众路线的浓厚氛围延伸到优化官民关系上来,切实让人民群众真切地感受到法院队伍的新变化、新形象。

会议要求,全院上下要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重要指示精神上来,切实增强抓好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要压紧压实党组主体责任、执纪监督责任、督导指导责任和舆论宣传责任,努力将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转化为推进“查纠整改”环节走深走实的强大动力,以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的实际成效,助推法院工作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海朝

发布者:清风在线
原创
2021年04月09日
(作者:李成贵 刘晨)2021年4月9日,长白朝鲜族自治县人民法院组织全体感警观看全省政法系统英模事迹报告会。排爆手朱建民,法官谭贵林、二道分局东盛路派出所、检察官郭恩慧、司法所所长陈君、驰援武汉监狱女民警、每一个事迹都感人肺腑、发人深思、催人奋进,为正在开展的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工作提供了生动鲜活的教材。事迹报告生动诠释了英模们听党话、跟党走,在平凡岗位恪尽职守,用实际行动践行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观看报告会后,法院干警纷纷表示:这不仅是一场报告会,更是一次深刻的党性教育和思想洗礼。在今后的工作中要以英模为榜样,向英模看齐,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使命,将队伍教育整顿的实质内涵融入到工作中,自我净化,自我革新,不断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当好平安中国的忠实守护者,为提高人民群众安全感、幸福感不懈努力,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昂扬的斗志、清廉纯洁的作风和一流的审判业绩,为建党百年献礼。
发布者:清风在线
2021年04月09日

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的政治地位自平王东迁之后一落千丈,诸国争霸,在这个“礼乐崩坏”的年代,代表各自阶级的思想家层出不穷,各家各派都提出了各自的理论学说和政治主张,其中影响最大的有儒、道、墨、法四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的政治地位自平王东迁之后一落千丈,诸国争霸,在这个“礼乐崩坏”的年代,代表各自阶级的思想家层出不穷,各家各派都提出了各自的理论学说和政治主张,其中影响最大的有儒、道、墨、法四家,学术重心由王官之学向诸子之学过渡,形成了“道术将为天下裂”的百家争鸣局面。他们所倡导的忧患意识,既形成了中华民族的一种道德意识、责任意识,也形成了一种“鉴古知今”的历史意识。

儒家的“忧患意识”儒家特别注重“忧患意识”,孔子讲:“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展现了儒者肩负道德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的自觉。镇守仪地的边防官说:“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更是将孔子看作一个能够改变“礼崩乐坏”局面的领导者。儒家学说是意在济世救民、修身治国的仁学,是旨在解决忧患问题的哲学方法。 以孔子、孟子为代表,《论语》记载,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孔子甚至悲愤地说:“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春秋战国时期的“国”,已经由统一整体概念化为零零碎碎的诸侯之“邦”,出于对“礼崩乐坏”社会局面的忧虑,孔子认为应当推行“德治”、“礼治”。“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国家的兴盛需要内在的道德教化引导,以及外在的礼仪规范的调节。同时,作为君主,也要做好自我管理,唯有己身正,推行的政令才可以让人们信服。同时,孔子忧民生之贫。弟子冉求辅佐季氏,季氏平日里搜刮民脂民膏,孔子因此生气地说:“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意思是冉求辅佐一个剥削民众的执政者,他不再是我的学生,你们可以大张旗鼓地去攻击他,可见孔子忧民不聊生,痛恨这些搜刮民众财产的执政者。孔子忧民德更甚于忧民生,他说:“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比起水火,民众更需要的是仁德,因此,将仁推广至社会群体,在孔子看来更为重要。相较于孔子,孟子更为直接地指出“忧患意识”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作用,“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在孟子看来,“忧患意识”并非是一种“杞人忧天”,当它作为国家外部压力之时,在适当的条件下可以转化为一种推动国家发展的动力。孟子之忧虑不仅体现在“忧国”上,更体现在“忧民”上。与孔子从道德上规范民众行为相比,孟子认为保障民众的物质生活是施行道德教化的前提,他曾痛斥梁惠王,只顾自己口腹之欲,不顾百姓之生死安危,无异于统治者率领禽兽侵害百姓,体现了“民贵君轻”的思想。孟子认为,“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得乎丘民而为天子”。乱世之中,一旦战起,百姓就要经受妻离子散、颠沛流离的苦难,所能依托的,也只有统御他们的君主,倘若能够安抚百姓,使人民衣食住行皆有所依,那么民心将成为改变春秋战国乱世格局、竞争制胜的关键所在。于此,孟子将民心推至相当高的地位,“得民心者得天下”,认为政治得失的标准在于是否得民心、顺民意,一旦君主昏庸、腐败,民众也有革命的权利。“兼济天下”的信念促使儒者的“忧患意识”超越了对于自身命运的担忧。这种忧国忧民的情怀逐渐成为一种文化传承,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基因之中。唐代诗人杜甫的“三吏三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北宋名臣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皆表现了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担忧以及对社会底层民众的关怀。道家的“忧患意识”与奋发有为的儒家不同,道家因为自身“崇尚自然”而被误解,他们逍遥出世、自然而为的态度被看作缺乏责任担当的表现。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认为:“知我者希,则我者贵。”这里,老子清楚地认识到,世人对自身及思想的难以理解。他以深邃的哲学视野看到了民众生活的艰难贫困以及统治者的贪欲妄为。和孔子推崇“礼制”不同,老子认为“礼”才是国家忧患的根源,“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之所以“礼”被看作“乱之首”,一方面是由于“礼”作为统治阶级的统治工具,划分等差阶级,违背了自然,同时也成为剥削、压迫民众的一种手段;另一方面,作为繁文缛节的“礼”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资源的浪费,“法令滋彰,盗贼多有”。统治者愈是用礼法去控制民众,愈是适得其反,民众反而会用智慧来钻礼法的漏洞,导致盗贼越来越多。原本用来规制人行为的礼,成为老子眼中的枷锁,而老子最终想要批判的对象,并非是“礼”,而是统治者。统治者制定“礼”,并利用“礼”作为统治民众的工具,“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寥寥数语,体现了老子对于统治者的批判,并对民众遭受欺凌而感到的担忧。老子的忧患具体体现在“民不畏死”这一命题上,他讲:“民不畏威,则大威至。”老子一再警示统治者,如果一味地剥削民众,最终不畏死、不畏威的人民将成为推翻其统治的力量,国必危矣。故而,老子讲:“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又言:“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面对国家忧患,老子主张无为而治,要求统治者应当去除内心的私欲,只有统治者做到了“不贵难得之货”,才不会有祸乱的发生。需要注意的是,老子解决国家、民众之忧患的思想并未得到统治者们的重视。因此,道家的另一位思想家庄子认为,社会的困境不是人的主观能够解决的问题,面对国家的昏暗、社会的纷乱,无力改变的庄子只能从精神世界上来寻求躲避忧患。认为“平易恬淡,则忧患不能入”,但正是这种“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的态度,使得世人忽视了这只是道家面对忧患而选择的另一种解决方法——“以隐避忧”。魏晋时期,“越名教而任自然”便是受到了庄子思想的启发,但是,这种面对忧患,选择避让的做法,难免显得过于消极。墨家的“忧患意识” 墨家具有深刻的“忧患意识”,这种“忧患意识”主要体现在解决国家、社会、民生等一系列难题的方案之中。墨家之忧天下,在诸子之学中显得尤为积极、强烈。孟子言:“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墨子所处之世,国与国之间攻伐争胜,墨子率领弟子,奔走各国,阻止战争,体现了墨家努力担负时代赋予的责任,以强烈的使命感来匡时救弊。墨子认为,“凡天下祸篡怨恨,其所以起者,以不相爱生也”。也就是说人与人之间、家与家之间、国与国之间的攻伐、争斗皆是源于不能彼此相爱,因为不能“爱”对方,才导致了天下之祸患丛生。因此,墨子提出了“兼相爱,交相利”的原则来调和人与人、家与家、国与国之间的矛盾,体现了墨子的社会理想:“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敖贱,诈不欺愚。”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为天下百姓营造一个安定平和的生存环境。作为平民阶级的代表,墨家具有浓厚的忧民情感。在墨子的著作中,他主张“强本”“节用”。“强本”是指重视生产,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满足民众的衣食住行,从而让饥者得食,寒者得衣,劳者得息。“节用”,顾名思义,是指节约资源,杜绝浪费行为,这主要针对的是统治者,在墨子看来,统治者的奢侈浪费已经威胁到了民众的生活。在物质生活上,“食必粱肉,衣必文绣”,同时,在精神生活上,“撞巨钟,击鸣鼓,弹琴瑟,吹竽笙而扬干戚”,统治者为了能够满足这些物质与精神上的需求,“必厚聚敛于百姓,暴夺民衣食之财”,并引起其他官员的效仿,最终导致国家贫困,民怨沸腾。解决这一忧患问题,除了在消费方面要求统治者要“节用”“节葬”“非乐”,做到“必先万民之身,后为其身”,还要求从统治者的施政纲领上加以保障,这便是墨子所主张的“尚贤”。墨子主张为平民的权益奔走呼告,认为“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这种“尚贤”思想恰恰与先秦以来的世卿世禄正反相对,具有鲜明的革新色彩。法家的“忧患意识”法家与儒、道、墨三家一样,面对社会的变革,自觉肩负起救国救民的重任。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继承了荀子“性恶论”的思想与商鞅的历史观——“古之民朴以厚,今之民巧以伪”,认为造成乱世局面的根本原因在于当今之世的人性皆有“欲利之心”。韩非子看到历史在不断发展,时代在不断进步,因此他反对“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主张从社会实际出发,谋划解决方案。在法家看来,有一个强力的国家结束乱世的局面才是解决忧患问题的最佳方案,而国家的强力,则需要富国强兵作为基础。“故治国者欲民之农也。国不农,则与诸侯争权不能自恃也,则众力不足也”,“耕战二者,力本”。以耕战为本,才能在诸国争胜的局面中占据优势地位,因此,法家制定了一系列鼓励耕战的政策,商鞅提出“作壹而得官爵”,即民众能获取官爵的唯一方式便是耕战,韩非子继承商鞅的耕战论,并提出了进一步的措施,除去不利于耕战的“五蠹之民”,在政策的保障下,国家才能迅速强盛。 春秋战国时期的忧患意识之所以如此强烈,除了当时所面对的社会现实外,还与“士”阶层的发展、壮大有联系,随着“士”阶层的扩大,“士”的社会地位、话语权也随之提高。由于“士”拥有较高的文化水平,所以他们对于时代、社会的观察、思考较之其他阶层更为深刻,面对错综复杂的社会现实,以儒、道、墨、法四家为主要代表的“士”阶层,都纷纷从各自阶级利益出发,从不同的视角来思索、考察、探究、解决、回答现实问题。诸子百家的争鸣、学术思想的碰撞,其目的皆是为拯救天下苍生开出的一剂良方、交出的一份答卷,诸子百家的危机感和责任感,共同铸就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忧患意识”,为璀璨中华文化的历史,增添了一缕光芒、一份厚重。【来源:《学习时报》;作者:王杰】

发布者:Blue
2021年04月0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