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APP下载
取消

您的爱心支持,是我们完成

为国为民伟大事业的基础!功不唐捐!

未上传收款码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全部
小的时候,对于姥姥,一个27岁便守寡,独自在艰苦卓绝的上个世纪四五十年代抚养了三个子女长大成人的农村小的时候,对于姥姥,一个27岁便守寡,独自在艰苦卓绝的上个世纪四五十年代抚养了三个子女长大成人的农村老太太,不吃肉食、不近荤腥的生活习惯,曾经产生过深深的疑问。那个时候,自己是热爱肉食的,甚至经常憧憬着“红烧肉”。只是自己成长的20世纪六七十年代,生活环境依然艰苦,没有那么多美味的肉食可以让我大快朵颐,因为能够填饱肚子就已经算不错了。终于盼来了好日子,实施改革开放的政策以后,曾经为普通中国老百姓所向往的所谓的“大鱼大肉”的生活,所谓的“吃香的(吃肉)、喝辣的(喝酒)”的日子,逐渐开始与中国的普通百姓“亲密接触”了。而在这时,对于尚属于青春年少的我而言,肉食不仅不再让我喜欢让我憧憬,反而甚至让我有意无意地“逃避”了。我自己真正告别肉食生活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起因是两件小事。其一是听说了“牛会哭”的故事。一天我与一位朋友聊天,他说他们的单位旁边是个养牛场,养牛场的旁边是个屠宰场。他说道,每当牛被从养牛场牵往屠宰场的时候,牛是知道自己的命运结局的,但是牛并不反抗,依然是温顺地被人牵着走向它自己的生命终点,但是牛会感到很悲伤和痛苦,所以它的眼睛里常常会充满了泪水,甚至会流出来。可是人并不理睬牛的痛苦,食牛肉,寝牛皮,不亦乐乎。我自从知道了“牛会哭”,便永远告别了牛肉。其二是看了一个“火腿肠”的广告。还记得大约是1990年,我在一张著名大报上看到了一条火腿肠广告。广告的画面是一个小猪的前半部身子,后半部身子便变成了一排被切成片状的火腿肠。大概有一个星期,我一闭眼便是那个令人毛骨悚然的广告画面。我想猪的命运也是如此的凄惨,它不仅生来便是让人来吃的,而且人还专门发明了一个“嚎叫”的词来形容它被杀时的叫声。自此,我便对所有曾经爱吃的与“猪”有关的食物也统统不喜欢了。事实上,我坚持的素食主义的道路也并不是很顺畅的,或者说也有过反复和曲折。事实上,我坚持的素食主义的道路也并不是很顺畅的,或者说也有过反复和曲折。首先是家人的不理解。母亲由于自小受苦,所以很自然把食肉作为美好的生活享受。她在世时,看我不食肉很是不放心,总怕我学习、工作劳累而营养不够。所以,每当我回家里看她时,她便会做许多她认为的“好吃的”来犒劳我。自然,所谓的“好吃的”,必是“鸡鸭鱼肉”。我不能总让母亲失望、伤感,所以有时候还要象征性地吃几口,并说“好吃”,让她高兴。好在自己结婚以后,妻子也不是对肉食感兴趣的人,这样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持我“素食者”的立场。最让我好在自己结婚以后,妻子也不是对肉食感兴趣的人,这样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持我“素食者”的立场。最让我动摇“素食主义”的时候,常常会发生在各种应酬的场合——这也是每一个现代人所无法逃避的。灯红酒绿,歌舞升平之时,自然荤腥也无法避免,尽管许多时候自己总是尽量找些蔬菜来食,却无法防备别人对你的“主动进攻”,谁让我们中国人在餐桌上还有为别人布菜的传统来的。尽管有诸多妨碍自己坚持素食的因素,而且自己确实也有过许多不慎“失足”、“落水”的时候,好在我的立场还算基本坚定,信念也还算基本牢固,所以素食主义成为我个人生活的信念与人生的信条,至今也已经有十余年的历史了。1993年母亲因病早逝,我便发誓与酒告别,从此戒酒(一些被动的场合仍然不能免俗);2002年为了考验自己的意志力,索性将烟也戒掉了。这对于我这样一个以写作和文字为生的人而言,实乃一件痛苦的选择,然而我做到了,我为自己能够战胜自己的人性弱点感到高兴。我知道,圣雄甘地有一句名言:“素食从来是以道德作基础的”。就我自身而言,尽管自己欣赏和坚持素食主义,既不是出于宗教的原因,也不是出于“强身健体”的一己私念考虑,但却仍然与自己的道德理念有关。素食一旦变成为素食主义,就会发生一场“形而下”至“形而上”的裂变。我自己是深深地感受到了发生在自己心灵上的那场裂变的。事实上,素食主义最本质的东西就是尊重、敬畏每一条生命。作为世间万物灵长的我们人类,的确有智慧也有能力驾驭一切低于我们的动物,乃至于发生食其肉、吸其血、侵其皮的事。但是,人类是有道德感和自省意识的,来自我们心底的道德感和自省意识告诉我们,如此做并不是一件好事情,而是一件残忍的行为。人类的童年时代,本来是相食的,后来随着人类道德感和自省意识的完善,便不再相食了。如今,不相食似早已经成为动物界的普遍法则。这是不是说明了,动物界也有着它们的“道德感”和“自省意识”呢?“虎毒不食子”——是不是也是虎“自觉”的一种“自律”行为呢?当然,“子非鱼,安知鱼之乐”,我们也只是做这样的猜想。可是,人是明明确确地知道不相食的道理的。我们不食自己,为什么又一定要食比自己弱小的动物呢?动物之于人的关系,虽然不是同类的关系,至少是“朋友”的关系,这是科学所证明了的,人并不能脱离动物界而独立存在。而且科学更证明,人食动物,并没有真正的健康好处,相反是有坏处的。说到底,食肉唯一的好处可能就是满足了人的那点口腹之欲;这便仿佛吸烟,也只是满足了人的那点感官的刺激而已!所以,坚持素食主义,对于人类提升道德素质与文明水平是有明显的益处的。特别是今天的人类已经进入到了21世纪的文明社会,素食主义也正在从一种少数人的、贵族式的、宗教性的生活态度和理念演变成了一种大众的、平民化的、世俗性的社会思潮与理想。因此,今天的素食主义又可称之为“新素食主义”。世界上每年不是都有越来越多的人们加入到素食者的行列吗?我为自己能够与那样一些道德高尚、灵魂净化的人们为伍而感到欣喜。热爱动物、热爱生命、热爱自然,也就是热爱自己。来源:公众号-素食
发布者:Blue
2021年04月09日
李辛,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心身医学硕士;师从国家级名老中医宋祚民先生;著有《儿童健康讲记:一个中医眼中的儿童健康、心理与教育》立品图书 2015等。从心智方面,情绪管理,以及个体差异的角度来看素食有哪些好处。我们又应该如何更好的选择更适合我们的饮食方式呢?关于素食,李辛在《儿童健康讲记》一书中有客观、全面、深入的见解。听众:您认为饮食必须清淡一点吗,是不是素食会比肉食要好一些呢?李辛:要因人而定。单纯从身体和精神上来说,食物偏素一点会使我们的身心更流通和稳定一些。按照中国的传统,包括印度的传统,都认为食物如果比较清淡,比较简单,那它产生的杂质就会少一点,对身体和精神的阻碍就会少一点。烧木头和烧柏油出现的烟和气味是不一样的,食物的选择还是很重要的。整体的健康还涉及到比如个人的情绪、生活方式、运动量等等,如果只是单纯从饮食所影响到的精神或者能量的角度来说,素一点为好。这是一个循环,素食能够使人心性平和,而心性平和的人比较不需要肉食。而从众生平等的角度来讲,不吃其他生命会使得我们更容易安心。但在现实情况中,选取食物还是根据我们现阶段的状态自然渐变,如果我们内心并不平和,还有许多东西要去抓取,还有很多控制自己和别人的欲望,那么,这么一个高耗能的身心模式,去选择素食,那只是一个意识上的选择,这样的选择可能会给身心带来一些损害。是否吃素是一个自然的过程,最好和你的内心状态相合。我不赞成强迫把自己变成一个素食者。这么做的话,即使你素食了,也没有太大意义。因为,你在生活的某个点施加一个强迫的压力,那么,这个压力会不可避免地蔓延到生命的其他层面。而且,你可能身在其中却毫无觉察。听众:我有强迫过一段时间,但是不可避免的,因为别人请你吃饭,你说我不要吃这个,不要吃那个,最后还是得接受自己不喜欢的东西。李辛:人的紧张和抗拒,会把素食带来的益处给抵消掉。我们受的现代教育都只是寻找单因素,好像把肝调好你的失眠就好了,或者把这个搞定,那个事情就解决了,其实不是这样。记得我们存在于一个立体的、互相关联的世界,所有的原因和结果同时存在并互相影响。在解决所有的问题时,需要先处在一个相对合适的、安心的状态,压力才会比较小。最好让自己先安心,然后让周围的人也比较安心,这样的好处是,我们会减少在各处施加压力所反弹回来的混乱,然后,我们生命中那个真正有压力、需要好好面对的部分才会显现出来,而我们也有精力和空间去尝试化解。对于过度喜欢荤食的人来说,我们可能需要推荐给他一本书——美国的坎贝尔教授写的《救命饮食》,它里面有很多现代科学的实验,证明素食对于人体健康的好处。任何建议都可以帮助已经失偏的我们,调回到一个不执不偏的中点。没有什么东西是一定好,或者一定不好,全看我们当下的状态,看我们偏到什么地方。所有把我们引回原点的那个方向的人事物,都是好的。听众:要看自己身心的需求?听众:不能去追求某一个方法。所有人都去朝着一个方法,好像不太对劲。听众:其实我是吃素的,我觉得大家都还蛮尊重我的。他们会很好奇地问,“你为什么吃素?”我说是因为健康的原因。现在有很多人,尤其跟我们年纪差不多的人,都认为这是可以接受的,这也算是一个趋势吧,因为他们自己也觉得吃肉太多了。我也不主张所有人都强迫性地去吃素。李辛:我们需要先理清我们所有问题的主次,然后再去找最切题的方法,包括信仰和学习经典,这些都是营养,但是如果我们没有消化的机制,会成为一个负担。我们的约束和负担已经太多了。我们的约束和负担已经太多了。如果你在消化不良的状态中学中医,那就会变成:这个也不能吃,那个也不能吃。学佛以后,得吃素。学了国学,每天还得念诵。我们需要换一个角度,所有好东西是能够为我们所用,而不是来困住我们的,那不是更好吗?人是自由的。文 | 李辛;文章摘录自《儿童健康讲记》
发布者:Blue
2021年04月09日
民间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好民间文化,对于守护中华民族精神命脉,增强历史认同、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具有重要意义。01.民间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首先,民间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成、传播的根基与土壤。民间文化是人民大众的文化,生活的文化。它生于民间、兴于民间、藏于民间,最接地气,最好地保留了中华文化的根脉,留下了中华文化的特殊印记。从神话传说到民间习俗,从民间礼仪到传统节日,从民间手工艺到民间艺术表演,千百年来,民间文化慰藉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心灵,规范并活跃着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传播、弘扬着民间智慧,培育着、滋养着精英文化,并共同铸造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它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成的根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与发展的丰厚土壤。其次,民间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创新的动力与支撑。中华文化不是固守不变的,而是在不断推陈出新中发展起来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离不开民间文化、民间智慧。民间文学、民间艺术给作家文学、精英艺术提供了丰厚滋养;民间习俗、节庆活动则是我们日用而不觉的第一课堂。没有民间文学的滋养,没有民间文学提供的丰富素材和人物原型,没有民间的日常生活,作家的创作就会成为无源之水。与精英文化最大的不同,民间文化是生活的文化,或者说,民间文化就是生活的一部分,与生活息息相关。如民间歌谣,就是广大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中产生的口头文学形式,是他们在长期劳动中积累的知识、经验、情感的表达,可以鼓舞情绪、减轻疲劳、丰富生活。民间曲艺、民间雕刻也是老百姓生产、生活的自然表达,所用的材料,也都是随地取材。前几天在大连,我看到有位民间艺人用大连的海蛤——紫石房蛤,磨制了前8后2共10个孔,当场演奏了乐曲《友谊地久天长》。我问他这是什么乐器,他说没有名字,是他独创的,既没有对权益进行保护,也没当回事儿,已经搞了二十多年了,还在不断地完善。这样的事例数不胜数。千千万万的民间艺人,几十年甚至一辈子,一个心思干一件事,把一项艺术做得炉火纯青,成为“绝活”。“绝活”靠的是喜好,靠的是智慧,靠的是持之以恒。正因为此,创新与发展才永不停歇。第三,民间文化与精英文化相互转化,相互吸收,共同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与成熟。民间文化与精英文化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民间文化精致到一定程度,就会成为精英文化;精英文化在民间传播日久,就会成为老百姓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它们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共同促进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与成熟。以孝文化为例,孔子在吸收前人思想精华和民间智慧的基础上,丰富了有关孝的理论,是为《孝经》。汉代以后,上自帝王将相,下到乡间“秀才”,对《孝经》倍加推崇。魏晋南北朝以后,《孝经》被广为注解、讲授。皇帝、皇太子听经、讲经、注经,成了宫廷的重要活动。影响所及,远至朝鲜、日本、西欧各国。产生于宋代的《三字经》说:“《孝经》通,《四书》熟,如《六经》,始可读。”即要求读书先从《孝经》开始,足见人们对它的重视。但在民间,由于普通百姓大多数不识字,对于《孝经》没有几个人能够理解其中的理论要义,由《孝经》衍化出来的民间孝故事特别是《二十四孝》,在民间广为流传,几乎达到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程度。由于更贴近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这些“通俗版《孝经》”在民间的社会价值特别是教化作用非常大,极大地促成了民间丰厚的道德积淀,民间道德积淀自然要通过民间故事、民间歌谣、民间戏曲表现出来,形成了民间浓厚的孝文化,进而影响了精英阶层。总之,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无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形成还是传播、发展、创新,都离不开民间文化。02.民间文化在传承中华民族核心思想理念、传统美德、人文精神方面具有独到作用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积累了丰富的思想理念,构建了良好的道德体系,形成了博大的人文精神。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要大力弘扬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思想理念,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以人为本、向上向善的人文精神。在这方面,民间文化具有独到的“日用而不觉”“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大美不言在民间。民间文化相对于精英文化,具有生活性、民间性的特点,使其在将中华民族核心思想理念、传统美德、人文精神内化于心外践于行方面具有独到作用。生活性意味着民间文化是实践的,接地气的,可以对民众发挥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作用。一块块牌匾,一方方窗花,一首首民歌,一个个节日……都在净化着人们的心灵,启迪着后人的智慧。民间性意味着民间文化是大众的文化、生活的文化、人民的文化、通俗的文化,具有广泛的、持久的影响力和生命力。以民间节日为例。民间节日深深融入中华儿女的日常生活和精神世界中,全维度体现着人民大众的审美和精神诉求,具有鲜明的生活性、民间性特点。民间节日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蕴含着浓浓的家国情怀和感恩意识,即尊祖敬宗、孝亲睦邻、爱乡爱国。对于培养人们的国家意识、传统美德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中华民族自古就有浓厚的报恩意识,忘恩负义最为人们所不齿。这种意识深深融进节日生活中。“春光正好清明时,柳絮青冢寄哀思”。每年的清明节,都是我们集中表达孝心、爱心的日子,也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用明德引领社会风尚的好机会。扫墓祭祖、祭祀先贤和英烈,表达的正是我们浓厚的感恩意识。03.要重视、发展民间文化,充分发挥民间文化在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文化自信方面的重要作用几千年来,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不断地从神话传说、民谣小戏、剪纸年画里,从乡风民俗、村规家训、俚语故事中获得精神滋养,砥砺家国情怀,明白安身立命的道理和做人做事的准则。由于更贴近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民间文化比精英文化在民间的社会价值特别是教化作用更大一些,这一点在传统的农业社会表现尤其明显。许多世代相传的古老神话和传说,不但给人们讲述了一定的历史知识,还培养了他们的国家意识、民族感情、团结精神;许多描写下层劳动人民反抗斗争的故事、歌谣和小戏,都长时期地、广泛地教育着人民,培养着他们高尚的情操和品格。直到今天,口口相传的民间故事与歌谣,对学龄前儿童的道德观、审美观、价值观的形成,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有必要充分发掘民间文化内涵,创造性阐释民间文化中符合时代的内容,充分利用民间文学、民间艺术、传统节日,增强中华民族的历史认同、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最终形成文化自信、文化自强、精神自立。这对于全面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素养、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来源:中国孔子基金会微信公众号;作者:侯仰军,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原载:《中国艺术报》】
发布者:Blue
2021年04月09日
《群书治要》是唐太宗在贞观初年下令编纂的一部典籍,汇集了唐朝以前经、史、子之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精髓,是创建“贞观之治”的思想理论基础。中国传统治国理政思想的精华《群书治要》是魏征等社稷之臣从唐前浩如烟海的典籍之中精选的六十六部典籍中撷取最精粹的治国理政智慧,汇集而成,其内容涵盖“五经”(诗、书、礼、易、春秋),“前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和《晋书》,以及诸子百家,如墨、道、法、农、兵家等。所以,称它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毫不夸张。尤为可贵的是,《群书治要》摘录的少数原著在五代之后便已失传,唯有《群书治要》保留了其精华内容,如《尸子》《昌言》等,这使《群书治要》具有更加重要的价值。唐太宗为何要编纂《群书治要》唐太宗从十几岁就开始带兵打仗,当上皇帝时也才二十几岁,对于治理国家,积累显然不够。因此他迫切希望学习古圣先贤治国理政的智慧。《贞观政要·论政体》记载,贞观初年,唐太宗对萧瑀说:“朕从年轻时就喜欢张弓射箭,自以为懂得识别弓箭的好坏。近来得到十几把良弓,于是拿给弓箭师傅看,结果他却说,这些弓都不是上好的良弓。我询问原因,弓箭师傅说,木头的中心不正,就使木头的纹理歪斜,这样的弓虽强劲有力,但射出的箭不直,所以不是上好的良弓。从中,我领悟出很多道理:我是用弓箭平定天下的,一生所用弓箭已经够多了,但尚且不懂识别弓箭的要领。而我得到天下的时间很短,对于治国的道理,肯定不比我对弓箭的知识掌握得多。我对弓箭的了解尚有偏失,更何谈掌握治国的要领呢?”从此,唐太宗定期召见五品以上的京官和中书省的官员,向其请教古圣先贤治国的智慧,并仔细询问宫廷外面之事,以对百姓疾苦和政教得失有详细了解。贞观二年,唐太宗问黄门侍郎王珪:“近代帝王和大臣治国多半不如古代,不知是何原因?”王珪说:“古代帝王治国,大都崇尚清静无为,以百姓为中心;然而近代的君王,却以损害百姓的利益来满足自己的私欲,所任用的大臣也不再是饱学经史的儒雅之士。汉代的宰相,没有谁不精通一种经书的,朝廷如有解决不了的疑问,都会引经据典,参照经书进行决断,于是人人懂得礼教,国家太平安定。但是近代却重视武功,轻视儒术,或用刑律治国,从而导致儒术受到破坏,古代纯朴的民风也就荡然无存。”唐太宗听了,深有同感。从此,官员中凡是精通儒学,懂得治国之道者,都得以提拔并委以重任。唐太宗善于听取谏言,特别重视用儒家伦理教化方式来治理国家。这点非常难得。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一般领导者都会因看到严刑峻法迅速的成效,而忽视道德教育。唐太宗却深信圣人的教诲,这也是他能够创建“贞观之治”的重要原因。唐太宗希望不仅与群臣探讨治国经验,而且能随时翻阅古圣先贤治国的教训。于是他命令谏官魏征及虞世南、褚亮、萧德言等,整理从五帝到晋朝几千年间治国理政的史料,将其中修齐治平的精要,汇编成书。贞观五年,《群书治要》编纂完成。魏征在序文中称赞其历史价值:“用之当今,足以鉴览前古;传之来叶,可以贻厥孙谋。”可见,《群书治要》是一部鉴往知来的治世宝典。唐太宗认为这部书广博而切要,日日手不释卷地阅读。他希望运用古圣先贤的智慧把大唐治理安定,而且为天下做出一个“善治”的示范。唐太宗的治国成效受《群书治要》的影响,唐太宗以能用贤纳谏、尊儒重道、勤政爱民而著称。他以文治天下,厉行节约,使百姓休养生息,很快便出现了国泰民安的局面,开创了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贞观政要·论政体》记载,贞观七年,唐太宗和魏征漫谈自古以来治理国家的得失时说:“如今大乱之后恐怕不能迅速实现大治。”魏征说:“并非如此,大凡人在危难困苦时就忧惧死亡,忧惧死亡就盼望天下太平,盼望天下太平就容易教化。因此,大乱之后更易教化,正像饥饿的人对饮食更易满足。”唐太宗说:“贤明之人治理好国家尚且需要百年之久,才能消灭残虐,废除杀戮。大乱之后要想大治,怎么可能在短期内做到呢?”《论语》中说“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所以,唐太宗认为,要恢复太平,即使是贤明的人来治理,也需上百年。魏征却说:“这话是对一般人来说的,并不能用在贤明之人身上。如果贤明之人推行教化,上下同心,就会像响之应声那样迅速。事情不求迅速,也会很快推行下去。一年就能见成效。”唐太宗认为魏征说得有理。但封德彝等却说:“夏商周三代以后,百姓逐渐浮薄奸诈。所以,秦朝专用严刑峻法来治国,汉朝以仁义杂用刑法治国,都是想教化好百姓,但却没有成功。怎么说是可以教化,却不去教化呢?如果相信了魏征的话,恐怕要败乱国家。”魏征说:“五帝三王治理国家,并没有把百姓换掉,但他们仍能够把百姓教化好,可见施行帝道就成其为帝,施行王道就成其为王。关键在于,当时的治理者是否施行了教化而已。读古书记载可知,黄帝与蚩尤作战七十多次,天下大乱,而胜利以后,天下很快太平;九黎作乱,颛顼出兵征讨,平定以后,仍不失其为治世;夏桀昏乱淫虐,商汤将他赶走,但在汤统治之时,就实现了太平;商纣荒淫无道,周武王便起兵讨伐,但到了武王的儿子成王时,也实现了天下太平。如果说百姓日渐浮薄奸诈,再也不会淳朴,那么到现在这百姓都应该变得和鬼魅无异,还能实行教化吗?”封德彝等人无法辩驳,但坚持认为魏征的建议不可推行。魏征引经据典,终于说服了唐太宗。唐太宗坚持推行教化,毫不懈怠。结果几年之间,天下康复安定,突厥也被打败而臣服。唐太宗对群臣说:“贞观初年人们颇有异议,认为当今不能搞王道,施行道德教育、圣贤教诲,只有魏征劝朕推行。朕听了他的话,不过几年就达到中原安定、边远外族臣服的结果。突厥从来就是中原的强敌,如今突厥首领却佩刀值宿来做禁卫,部落也跟着穿戴大唐的衣冠。朕能取得这样的成就,都是魏征的功劳。”可以说,贞观盛世的创建,与唐太宗运用《群书治要》的理念,以身作则,重视道德教化,并制定了一套合情、合理、合法的政治体制密不可分。不仅如此,《群书治要》被日本人从唐朝带到日本后,被日本历代天皇及皇子、大臣奉为圭臬,成为学习中华文化的重要经典。【来源:《学习时报》;作者:刘余莉】
发布者:Blue
2021年04月09日
身为父母,在有意无意中总把自家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进行比较。由于“这山看到那山高”心理作祟,总觉得孩子是别人家的乖。于是“别人家的孩子”一词悄然发生了语义增值,既是对人家孩子的充分肯定,也被赋予了优秀孩子的潜在含义。

 

  在当下,“别人家的孩子”一词常见于各类媒体,传播广泛;那么古代有没有“别人家的孩子”呢?有,不过表述与现在不同而已。   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孔子对颜回也多有称赞。《论语》“雍也”篇中记载有孔子对颜回直言不讳的赞词:“贤哉,回也!”在《周易》“系辞下”中,也记载有一句孔子称赞颜回的话:“颜氏之子,其殆庶几乎?”意思是颜回修养真的差不多了,颜家后继有人呀。这句话,可谓是“别人家的孩子”的最早表达形式。孔子为什么要称赞颜回呢?《论语》解释说,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可见颜回因为安贫乐道,为孔子所激赏。《周易》中的说法是,颜回“有不善未尝不知,知之未尝复行也。”也就是说,颜回心怀仁德,善恶了然,对于何为不善异常警惕,因而就不会犯过错了。  孙权,字仲谋,是三国时期的重要人物,比曹操晚一辈。建安十八年初,曹操与孙权在濡须会战月余,没有占到什么便宜。裴松之在《三国志》注中说,曹操见孙权亲自刺探军情且军伍整肃,曾感叹:“生子当如孙仲谋!”这句话,也是曹操把孙权看成“别人家孩子”的证明。这段史实,后来被辛弃疾写进了《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一词中:“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这首词对孙权给予高度评价,认为他是曹操和刘备的对手;而所引曹操的话语,从侧面肯定了孙权的优秀。

  说到孙权,有必要提一下他哥哥孙策。孙策平定江东,成了割据一方的枭雄。孙策在袁术眼里,也是不折不扣的“别人家的孩子”。陈寿在《三国志》中记载,袁术经常感叹:“使术有子如孙郎,死复何恨!”这句话也被罗贯中一字不改地写进了《三国演义》中。这里所谓的“孙郎”,指的就是孙策,可见不仅袁术认为孙策优秀,就连史学家陈寿和小说家罗贯中,也认为孙策很优秀。  柳宗元字子厚,小时候也是“别人家的孩子”。韩愈在《柳子厚墓志铭》中说,“子厚少精敏,无不通达。逮其父时,虽少年,已自成人,能取进士第,崭然见头角。众谓柳氏有子矣。”柳宗元少年博学能文,21岁进士及第,26岁参加博学宏词科考试中榜。在“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科举角逐场上,柳宗元可谓春风得意,难怪成了“别人家的孩子”,被无限看好。当然,众所周知,柳宗元诗文俱佳,造诣极深,成就非凡,被后世推崇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   据李濬《松窗杂录》记载,唐中宗曾召见宰相苏瓌、李峤的儿子,问他们近来读过什么书,让他们说来听听。苏瓌的儿子苏颋说:“木从绳则正,后从谏则圣。”李峤的儿子则道:“斫朝涉之胫,剖贤人之心。”苏瓌的儿子应对很切景,又充满了正能量;李峤的儿子以商纣王的典故应对,话语虽工,却洋溢着负能量。因此唐中宗评价说:“苏瓌有子,李峤无儿。”尽管司马光曾指斥这则故事虚妄不实,但是无损这则故事流播广泛,也无损苏颋完美诠释了“别人家的孩子”的涵义。需要指出的是,苏颋小时了了,大亦可嘉。苏颋后来很有地位,被封为许国公;文章也写得好,与燕国公张说齐名,被时人称为“燕许大手笔”。  其实,十个指头有长短,人世间的孩子,有芝兰玉树,也有朽木粪墙。芝兰玉树广受赞誉,朽木粪墙则备受鄙夷。上面“李峤无儿”之说,就是鄙夷之一端。至于刘表的儿子被曹操蔑称为“若豚犬耳”,则更为不堪了。

  “别人家的孩子”,让人羡慕有加,但是把自己的孩子培养好,实乃当务之急。自己的孩子培养好了,那么在他人看来,自然也就成了“别人家的孩子”。有道是“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当中国社会所有的孩子都很优秀,那么国家强盛不是指日可待吗?  【来源:《光明日报》;作者:朱美禄,贵州财经大学教授】  

发布者:Blue
2021年04月08日

人文传媒网讯(乔元兀)4月7日,吉林省抚松县人民法院组织干警观看了英模教育题材的电影---《平安中国之守护者》,以此大力弘扬英模精神。  

该影片通过真实人物为原型,以公、检、法、司、安五大政法机关作为背景,各自讲述了“牦牛盗案”、“凶杀悬案”、“房屋腾退案”、“未成年人社区矫正”与“国安人的一生”五个真实故事。影片紧紧抓住“平安中国之守护者”这一主线,用不同侧面展现了新时期政法队伍忠诚履职、司法为民、严打犯罪、维护公平正义的神圣责任与担当。  

“我将以观看影片为契机,进一步坚定思想信念,把队伍教育整顿的实质内涵有机地转化到司法实践中,聚焦整治顽瘴痼疾……”、“向英模学习,以英模为榜样,争做优秀英模,筑牢政治忠诚,不忘初心、敢于担当,永远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法律……”、“通过观看影片力求自我净化、自我革新,努力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争当平安中国的忠实守护者,为共同打造一支党和人民信得过、靠得住、能放心的新时代政法铁军而奉献自己的力量!”观影后干警们有感而发,纷纷表示。伟大的时代呼唤伟大的精神,崇高的事业需要榜样的引领。在部署安排查纠整改工作环节的关键时期,抚松法院组织干警观看影片《平安中国之守护者》,在英模的鞭策鼓舞下,进一步树立英模意识,弘扬英模精神,筑牢政治忠诚,不断坚定理想信念。并通过队伍教育整顿,努力提高广大干警积极为百姓办事实、办好事的真本领,行使好手中的审判执行权,努力破解“执行难”、化解矛盾纠纷及涉法涉诉信访案件等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在努力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感、安全感、获得感及满意度的同时,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昂扬的斗志向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献礼。责任编辑:肇耕

发布者:清风在线
原创
2021年04月08日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爱子,教之以义方。”“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父母的格局决定了孩子的人生格局,做为父母如何让自己在教育孩子上一生无憾?是我们每个父母都想做到的。学习了传统文化后,如何在生活当中让更多的人都相信传统文化,学习传统文化?因为现在的人信心不足,也可以说几乎丧失了。该怎么办?如何让人们对传统化升起信心呢?让人们对传统化升起信心,只有一条:我做到我改变,就会影响身边的人跟着学习,真的是谁学谁受益呀!一些老师通过学习传统文化,以前身体不好的,现在身体好了;以前生活很痛苦的,现在不痛苦了;以前与人打交道,总让人起烦恼;现在与人交往,总让人很开心;以前和孩子天天吵架的,现在一家人亲不够;以前不会说话的,现在谈吐非常文雅;以前处处想占人便宜,现在处处想帮助别人;以前愁眉苦脸的,现在一脸阳光......我想,不管谁跟我们接触,看到你、我这样的改变,都会让人对传统文化生起信心。                                              如何能够养成好的性格?因为有好性格才有好命运,养成好性格的前提是有好习惯,好习惯的养成从哪里做起呢?按照《弟子规》去做,不折不扣地去力行。要有做到的人做为榜样,指导我们去做,我们会更有信心。因为《弟子规》是行为规范,做到了人内在的恭敬心就有了。对父母恭敬就是孝;对兄弟姐妹恭敬就是悌;对身边的人恭敬就是爱。“凡是人,皆须爱”。对物恭敬,就是对物的爱。《弟子规》句句教我们学会敬人敬事敬物,就在为我们的人生幸福,事业成就奠定人格方面的基础。让孩子好好学习,长大有好工作,找到好的工作就有好的生活。这是不是立志呢?因为对一个孩子来说志向很重要,那如何帮助孩子立志呢?志向对一个人来说,非常重要。古人云:“人无志,非人也”。诸葛亮主张“志当存高远”。真正的志向是为了利益天下苍生,利益国家,利益世界,这体现了大我大格局。仅仅是为了自己将来找个好工作,让自己的人生过得好,这是小我小格局。宋朝宰相范仲淹,从小读书就十分刻苦,一心想要济世救人。他读书的时候,白天晚上很用功。五年中,他没有脱去衣服上床睡觉,有时夜里感到昏昏欲睡,就用凉水浇在脸上。他常常是白天苦读,什么也不吃,直到日头偏西才吃一点东西。就这样,范仲淹领悟了六经的主旨,立下了造福天下的志向。他一直提醒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有一次,他遇到一个算命先生,问道:“我以后能不能当宰相?”算命先生说:“小小年纪,口气是不是有点太大了?”范仲淹有点不好意思地说:“那你看我可不可以当医生?”算命先生很好奇,怎么两个志愿差这么大?就问范仲淹为什么?范仲淹回答说:“唯有良医和良相可以救人。”算命先生说:“你有这颗存心,真良相也。”后人把这一段对话叫做“不为良相,便为良医”。回想范仲淹的人生轨迹,无论是在朝廷或者是地方,无论顺境或逆境,他时刻怀着“济世救人”的初心,成就了其比政治地位更高的精神丰碑。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在沈阳读书期间,有一次在学校上课,老师问同学们:“你们为什么读书?”有的说:“为当大官而读书。”有的说:“为赚钱而读书。”也有的说:“为父母而读书。”当问到周恩来的时候,他坚定地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老师非常震惊,他没想到,一个十几岁的孩子,竟有这样大的志向。周总理从小励志为中华之崛起努力读书,他为了这个目标,发奋图强,为人民为祖国奉献了毕生的精力。希望我们的孩子都能以圣人、伟人为榜样,从小立大志,胸怀天下,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父母的格局决定了孩子的人生格局,做为父母如何让自己在孩子教育上一生无憾?欢迎走进“康老师语音课堂”,我们共同托起孩子的美好明天!作者:佚名
发布者:Summer
原创
2021年04月08日
(作者:李成贵  郭茗华)长白县人民法院在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中,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按照活动方案安排,切实解决贫困学生实际困难,经教育部门介绍,对长白县第一实验小学3名贫困学生进行帮扶。4月2日,该院综合办公室主任贾云刚、郭茗华、刘晨三人来到长白县第一实验小学。该校领导对这三名困难学生的情况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她表示,现如今像他们这样贫困的学生还有很多,幸好有社会各界的帮助,有些学生才能继续求学,并对法院工作人员的到来表示由衷的感谢。随后,贾云刚分别给三名学生送上500元助学金。贾云刚说“我们受院领导嘱托代表院全体干警的心意来看望你们。虽然在生活上可能有些许的不如意,但是你们不要气馁,要对未来充满信心,要相信知识改变命运,以后的日子如果有需要我们做的,我们一定义不容辞”。据悉,近年来,长白县法院坚持对贫困儿童进行帮扶,给予他们关怀与温暖,呵护他们健康成长,不仅让贫困儿童感受到了来自法院人的关爱,而且也为社会文明和谐发展做出更多贡献。
发布者:清风在线
2021年04月0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