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APP下载
取消

您的爱心支持,是我们完成

为国为民伟大事业的基础!功不唐捐!

未上传收款码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全部

大寒节气:文化与养生

原创 彭鑫医师 中医彭鑫博士工作室

 2025年01月20日

 

 

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中医彭鑫博士,今天我们继续讲解二十四节气之——大寒。

 

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最后一个节气,也是冬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在每年的公历1月19日至21日,太阳到达黄经300度的时候为大寒。《淮南子·天文训》里面讲:“小寒加十五日,斗指丑则大寒”。大寒的含义在《太平御览·时序部》引《三礼义宗》里边讲:“大寒为中者,上形与小寒,故谓之大。自十一月,一阳爻初起,至此始彻,阴气出地方尽,寒气并在上,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也”。

 

我们知道古人对于自然界的认知叫做天人合一,也叫天人相应。大寒节气正好是天地之间寒气最重的时候,寒气也叫做阴气,按照传统的五运六气、四气循环、《周易》的六爻排序来讲,从十一月阳爻初起,从这个时候阳爻初起,到了大寒节气,寒气彻彻底底到达了尽头,为什么?因为这个时候,寒气由地底下往上走,那么寒气往上走,地球表面,也就地表的这个时候寒气也非常强,两个寒气合在一起,地表的温度就非常低,所以叫做“寒气之逆极,故谓之大寒”。在这个时间范围之内,就是在大寒的这十五日是我国大部分地区一年当中最为寒冷的时期,这个时候会出现降温、大风、降雪、积雪这种情况,各地呈现出一派天寒地冻的景象,这就是大寒节气的气候特征。所以大寒的大指的就是极点的意思,寒就是寒冷的意思。大寒合在一起,就是寒冷到极点的意思。

 

我们都知道四时、五脏、阴阳它是相通的,古人把它叫做天人相应。因为阴阳是互相转化,互根互用的。过了大寒,也就是过了最为寒冷的时间之后,天地之间阳气又开始升发,开始升腾,所以大寒节气就是一年当中的一个关键的交汇点的时间。这个时间就是寒气到达了极点,阳气逐渐开始往上升发,是一个交汇的时期。因为二十四节气当中大寒是最后一个节气,所以过了大寒之后,那就立春了,迎来新一年的节气轮转。

 

在大寒节气的这十五天,我国大部分地区是大风降温,甚至有雨雪的天气,正好符合四九,大寒于四九,在大部分时间它是重合的,当然我们看到每一年都不一样,有的年份大寒是跟三九重合,有的年份大寒是跟四九重合,差不多是四九前后。四九这个时候正好是寒彻冰骨的时候,寒气能彻到骨髓里边去,非常冷。要是走在路上的时候,就会感到脚非常凉,为什么?因为大寒的时候,地冻的最为坚硬。

 

小寒的时候是天寒最深,大寒的时候是地冻最坚,这是古人的谚语。还有一句话,在山西南部叫晋南,有个谚语叫做“三九四九,冻破石头”,就是三九、四九天的时候,石头都会冻裂,因为寒冷到极致的时候,石头会因为热胀冷缩,它的物理学发生变化就会裂。我们看到大地有的地方也会冻裂,这就是零下三四十度,这种超低温的情况下就会出现的这种自然现象,用来形容什么?用来形容大寒时节非常的冷。

 

   大寒农谚    我们再看看农谚,农谚通常都反映着自然界物候的变化。农谚的第一句叫做“腊月大雪半尺厚,麦子还嫌被不够”,这讲的是什么?讲的就是在大寒时节,经常的会有大雪降落,降雪对于冬小麦非常有利,它不仅可以让麦苗保持地温,我们都知道雪一下的话,地表的温度就锁住了,不往外走了,能保持地温,同时避免麦苗被冻伤,所以大雪就好像给麦苗盖上一层厚厚的被子一样,这就是一句农谚。 农谚通常都来源于劳动人民对于自然物候的变化,对于庄稼的影响,大家注意,庄稼实际上就反映着天地之间阴阳二气变化的作用,所以农谚大多数时候都反映着天地之间阴阳二气的变化。天地之间阴阳二气变化对我们人体有影响吗?太有影响,因为我们从宏观的来看,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寄生在地球上的一个小生物,如果你在太空中远处看这个蓝色星球,就会有这种意识,我们每个人都像非常小的生物寄居在地球上一样,地球的寒热温凉,阴阳变化一定会对我们这些生物有巨大的影响,所以这就是古人所总结的大寒节气的一句谚语。 还有一句农谚叫做“大寒日怕南风起,当天最忌下雨时”,意思就是大寒这个时候要是刮起温暖的南风,就表示气候有异常,来年的农作物就会欠收。如果这个日子要暖的下起雨来了,那就十分异常,来年的农作物肯定会出现减收,甚至有一些灾害会出现。这就是一句农谚,所以大寒的日子最好是冷,最好是降雪。 还有一句农谚叫做“大寒见三白,农人衣食足”,三白指的是什么意思?指的就是下几场大雪的意思,三白就是指的下三场大雪,大家注意,这个三古人是虚指,不是说的就是三次,不是两次,也不是四次,也不是五次,就是三次这么准确,它不是这意思,它指的是多次的意思。这个三白就是指的多下几场雪,严寒就会就消灭掉很多害虫,保护好庄稼,同时积雪在来年还会化作水分,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丰收。所以大寒见了三白,农民就会丰衣足食,他就指的这个意思。    大寒农事    大寒这个时间,农事主要是什么?北方的老百姓忙于积肥,为开春的农耕做准备,南方地区则以加强小麦及其他作物的田间管理为主,主要是管理田间,这时候有句话我要跟大家特殊的讲一讲,这句话来源于《吕氏春秋》,我们知道《吕氏春秋》是谁组织编写的?是吕不韦,吕不韦这个人物虽然历史上有争议,但是他留下的这部著作真的是非常重要,总结的也非常好,属于汇编秦代以前诸子百家的思维,把他们的思想、见解,各种各样的文化进行了汇编,总结的非常好。  《吕氏春秋》里边讲:“大寒既至,霜雪即降”,他总结的非常精炼,讲的就是大寒节气一旦到了,霜雪就开始降。这说明什么?这说明这个节气,气候二者之间是相吻合的。有的时候节气和气候不吻合,那就是说刚才讲的大寒节气到了之后,有的地方刮起南风了,有的地方暖和的都下雨了,这就是异常的情况。我们都知道风调雨顺,风调雨顺讲的是什么?就是节气。二十四节气跟风雨晦明、阴阳寒暑、风雪霜这些自然界的现象是吻合的,这个时候就叫做风调雨顺。风调雨顺老百姓就会五谷丰登,所以这就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工作。因为在中国古代,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人口还是农业人口,农业人口他们主要的生产来源于田地,就是我们俗称的靠天吃饭。靠天吃饭的话,这个农作物收成的好和坏,会直接影响到老百姓的生活质量,所以说老天爷,也就是二十四节气当中的气候要是相符合就会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所以中国古人就非常重视风调雨顺,非常重视二十四节气当中的节气与气候的吻合,这就意味着一年当中收成好,收成好就代表着多打粮食,就代表着我们今年会丰收,会有更多的储备,会换取更多的财富储存在家里,生活质量随之提升了,所以就是对老百姓的影响很大。 中国古代还有一句话叫做“民以食为天”,老百姓以食作为最重要的一件事。食物主要来源于哪里?就来源于大地。大家想想,我们的食物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不是大风刮来的,是从哪儿来的?是从地里长出来的。包括五谷杂粮、五果、五菜等等,这些不都是地里边长出来的?所以土地与气候它二者之间的相互结合就会促进农作物的生长,就会直接影响着我我国古代人民的生活质量,所以二十四节气为什么重要,因为里边有很多农谚对于农作物的生长总结的有智慧的话,这些东西对我们中国古人的衣食住行,对于他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对于老百姓的生活质量是非常有联系的,直接联系的,我们现在话讲叫做幸福指数,所以二十四节气当中的风雨晦明直接影响着农民伯伯们的幸福指数,所以非常重要。所以每次讲二十四节气,我都会跟大家分享一下节气的农事、农谚这些事情,便于大家去了解。    大寒民俗    我们再往下看,在这个节气当中还有什么?还有民俗。民俗有吃糯米饭,还有祭灶,还有赶年集、买年货、写春联,还有就是冰戏,就是溜冰、滑冰这种习俗,我重点跟大家分享一下,一会儿我会跟大家讲吃糯米饭,这个是把它归属于养生里边去。那先跟大家分享一下大寒节气的一些运动,这些习俗民俗当中的运动。 一、滑冰 第一个就是滑冰,大家不要认为滑冰只是现代人才会,穿上冰刀鞋在冰上滑,你不要觉的是现在人才会,古人就有了。古人把滑冰运动叫做冰戏。在宋代的时候就有了,历朝历代都有冰戏。清代有一本书叫做《帝京岁时记胜》,帝京指的就是北京,北京这个地区的,每一岁,就是每一年二十四节气当中记载了一些特别有意思的事,叫做记胜,它里面讲的叫做“冰上滑擦者,所著之履皆有铁齿,流行冰上,如星驰电掣,争先夺标取胜,名曰溜冰”。这就有点像现在的速滑比赛了,他说这个“所著之履皆有铁齿”,就是穿的鞋都有铁的锯齿,有了这个东西之后,可以在冰上滑,就像星驰电掣一样,非常快,而且争先恐后地去夺标,就是有点像现在的速滑比赛了,这就是在冰上嬉戏的一种习俗。 这个时间段正好就是大寒节气,滑冰是一项非常好运动,他可以把力量、耐力、速度,还有灵活性四个方面综合在一起,经常滑冰可以增强人体的平衡感、协调能力、柔韧性,还可以增强人的心肺功能,提高有氧的运动能力,提高代谢,增强体质,提高免疫,这项运动对身体也非常好。 二、凿冰 第二个习俗就是凿冰,大家注意,大寒节气对于古代来讲是很重要的一个时间段,为什么?因为这个时间段它得凿冰。我们知道古代有没有冰箱?没有,在古代的时候,夏天是制作不出冰来的。冰从什么时候就开始储存?是从冬天,前一年的冬天把冰先储存下,第二年的夏天炎热的时候所用。因为大寒节气冰面比较厚,这个时候人们就开始凿冰,凿下来之后把它藏起来,储藏冰,留到夏天酷暑的时候用。《夏小正》这本书里面记载,在三伏天的时候,朝廷就会把藏好的冰作为礼物赏赐给士大夫,大家注意,古代可没有冰箱,所以到了夏天炎热的时候,特别难受的三伏天的时候,朝廷赏赐士大夫,赏赐这些官员,用什么赏赐?赐给他冰,给他冰之后就代表着一种赏赐,说明那个时候冰就是作为一种非常好的,高端的礼物,对于获得者是一种鼓励。根据《周礼》记载,周朝的王室为了保证夏天有冰块使用,他就专门成立一个机构,叫做“冰政”,这个机构的负责人称之为凌人,凌就是冰凌的凌。之后的历朝历代也会专门设立相应的部门,还有官吏来管理凿冰藏冰的事物。古代藏冰的方法也非常简单,一般都是在大寒节气,人们就开始凿冰储藏,因为这个时候冰块最为坚硬,冻的最结实,不容易融化,所以这个时候就是把冰要给凿好。 三、祭灶王爷 我们再往后看,还有一个节气非常重要,那就是临近传统的春节,这个时候就有祭灶、赶年集、买年货、写春联等等这些活动,腊月二十三为祭灶节,这个是一个传说,传说灶王爷是玉皇大帝派到老百姓家中的一个灶神,每年岁末都要回天宫去报告这一家的情况,叫做上报民情,所以神龛的对联是这么写的,叫做“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这讲的是灶王爷在腊月二十三这一天,他要到玉皇大帝那里去汇报工作。所以说人们要在腊月二十三这一天,在灶王爷的像前案桌上放上糖果,我们知道有糖果,还有什么?必须是甜的。南方地区它还会供汤圆,北方供麦芽糖,这就是什么?这就是供品,供给灶王爷的。腊月二十三这天正好是小年,这一天灶王爷就离开人间,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一家人这一年来所做的善恶之事,那么为什么要给灶王爷供糖瓜、汤圆、麦芽糖呢?就是希望灶王爷吃了这些又甜又粘的东西之后,粘住他的嘴巴,让他多说好话,所谓的“吃甜甜说好话,好话传上天,坏话丢一边”,这都是老百姓的总结,这种习俗之语,这也是一个民俗,到了大年三十之后,灶王爷又要回来与诸神到人间过年,所以说还要有接灶、接神、接灶神的这种仪式,这就是我国古代的这种民俗。    大寒三候    我们再来看一看大寒节气的三候,大寒节气有三候,叫做:初侯鸡乳,二侯征鸟厉疾,三候水泽腹坚。什么意思?就是初候,大寒之始,鸡乳,乳指的是哺育也,讲的是这个时期的母鸡开始下蛋,准备养育小鸡雏了,这是第一个五天,二候,就第二个五天,这个时候征鸟厉疾,这个征鸟厉疾讲的就是猛禽,禽指的是鹰隼,猛禽开始捕猎,它是凌空的极飞,准备捕猎。三侯叫做水泽腹坚,水泽指的是什么?指的就是河泽、河流、池塘这些有水的地方,这些地方已经冰冻的非常结实,已经冻到腹部的地方,就是动到了比如河泽当中最深处、最中间的位置了,这就是腹部,古人说腹犹内也,就是讲大寒节气天很冷,平时的寒冷冻不到河川的中部,就是河的腹部,到了大寒的时候,因为太冷了,太寒了,把池塘也好,湖面也好,或者河流也好,已经冻到最中心的位置,这就是形容大寒节气非常冷。    大寒节气养生    我们再看一看大寒节气养生的一些注意事项。我们都知道大寒节气天寒地冻,同时空气还干燥,降水还非常少。在我们国家,大部分出现的天气状态是又干燥又寒冷,特别是北方地区,风刀霜剑,天寒地冬,万里雪飘,千里冰封,它是一片冰雪的世界。  所以我们学《黄帝内经》就知道,在这个最寒冷的时间,我们要去寒就温,也要保证身体的温暖,所以我们着装方面一定要保暖。但是南北有差异,很多人都认为北方很冷,在大寒节气,我们到了北方地区,拿一杯水往天上一泼,水掉下来的时候就变成冰凌了,非常美。到了南方,它没有到达零下二三十度,不像北方那么冷,可能就是零下五六度或者零度左右。但注意,在南方地区往往是室内室外一样冷,就是室内也是这么冷,室外也是这么的冷,因为南方没有集中供暖,所以房子里非常冷,而且还阴雨,天气湿气重,还会有雾,空气比较潮湿,湿度很大。所以在南方要去寒就温,就要避免受到寒湿的侵袭。我们要穿好好的,多穿衣服来御寒。 同时也要保证衣物要干燥,千万不要潮湿,也要关注室内的这种湿度情况,要让这个湿降下来,要通风,这都是一些很重要的注意事项。大寒节气,我们要进行适当的运动、体育锻炼来增强体能。但是还是那句话,因为到了冬天之后,我们的运动有几个注意事项。    运动注意事项     第一个就是说出去活动的时候要做好热身。第二个,时间段很重要,要等到早上太阳出来之后,大地一片阳光,外面没有那么阴冷了,我们再出去到室外。千万不要天还蒙蒙亮,五六点钟外头还很冷,路街面上都没有人,那时候不要出去运动,那时候如果是运动的话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等等一些呼吸道的急症,这对身体不好,一定要等到天光大亮之后再进行户外运动。第三点就是我们的运动方式不要太过剧烈,因为剧烈之后身体内部开始加热,身体表面有很冷,身体内部热的话,我们身体的这些负反馈机就会激发我们可能要出汗,但是这汗一出到表面,冷风一吹,我们就很容易感冒,所以说这个时候的运动要适度,千万不要激烈,也不要出大汗,这就是几个注意事项。    饮食注意事项    在这个时候,我们的饮食上要注意,饮食上注意吃什么呢?以上注意的几点。 第一个就是大寒这个节气我们要进补,当然说冬三月都是进补的时间,从秋天就开始进补了。大寒节气因为寒气非常重,所以我们要为了平衡这种寒气,我们要可以吃一些增发阳气的这种食物,比如说生姜、桂皮、花椒这一类的可以补充阳气的,还有像葱、姜、辣椒、花椒还有苏叶等等,这都是可以增发我们阳气的、升散阳气的食物,吃了这些食物之后,我们刚才讲了这个大寒节气是冬季最后一个节气,也是全年最后一个节气。大寒之后就是立春,所以说春天之气要生发。生姜、大蒜、大葱、辣椒、花椒、桂皮还有苏叶,这些都是补充阳气的食物,同时可以升散,它正好是帮助这个节气进行过渡,一方面温补阳气,另外一方面生发阳气,为来年的春天做准备。 第二个注意是饮食的注意事项,就是进补的量要逐渐减少。为什么呢?因为大寒是冬天最后一个节气了,大寒过后,阳气就开始生发,就是立春。所以这个时候的进补量要逐渐减少,以顺应天时的变化。 第三点是为了预防呼吸道疾病的产生,我们可以多吃一些温散风寒的食物。因为大寒这个节气,寒气很容易伤人,所以我们出门,比如说今天有一天的户外的工作,这时候我们可以临出门之前喝红糖姜水,红糖一大勺,放上五片生姜,一起煮水,煮好了之后喝下去可以防寒、抗寒,预防身体被寒气所伤,提高我们身体的免疫力,可以温散风寒,这就是我跟大家讲的饮食上的三个注意事项。    吃糯米饭的注意事项     同时我们刚才前面还讲了,大寒节气还有一个习俗叫做吃糯米饭。糯米饭可以补养身体,这也是一种养生的这种吃法。糯米饭可以起到什么作用呢?可以起到养胃、滋补、御寒的作用。糯米饭的制作最典型的就是八宝饭,其中的主要的成分就有糯米,同时还要加上红小豆、核桃仁、黄米、小米、松子,这些给它用水煮熟了之后,再加上桃仁、杏仁、瓜子、花生以及白糖、红糖等等放在一起给它进行加工,做好了之后,它是甘甜可口,软糯香甜,同时还可以健脾养胃、滋补身体,吃糯米饭要趁着温热的时候吃。 我在这里提醒一下大家,因为糯米比较黏,黄米也比较黏。还有就是到了这个大年的时候吃年糕,这些食物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黏,注意这黏性食物不能多吃,这是第一点。尤其是脾胃弱的人,吃多了之后,脾胃之气化不动,就容易导致食积,你像小朋友吃年糕,一吃多了之后就积食,一积食肚子疼、腹泻,上吐下泻,肚子也疼,上面也吐,底下也拉稀,这就是积食了。这时候用捏脊的方法可以对治,尽量不要积食,就是说我们不要吃那么多粘腻的这种食物。一是不要多食,还有是老年人、脾胃虚弱的人这些食物也要少吃,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一定要温暖的时候吃这些食物,不能吃凉的。像一个凉的糯米团子、糯米饭,你直接吃下去之后,你胃那得用多大的阳气给它化掉,动用的阳气就太多了,太消耗了。所以说我们吃饭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要吃温暖的饭,但也不要太烫,这个温度吃到嘴里既不烫,也不凉,温暖的很舒服的这种温度就可以。所以这个时候大家一定要注意好这两点,一个是不能多吃,第二是不要凉吃,这些像年糕、糯米饭这样的粘性的食物。在这里跟大家提醒一下。以上这些就是我们在大寒节气的一些养生的注意事项。 好了,今天的二十四节气养生之大寒,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的收听,我们下个节气再见。 v:* {behavior:url(#default#VML);} o:* {behavior:url(#default#VML);} w:* {behavior:url(#default#VML);} .shape {behavior:url(#default#VML);} Normal 0 false 7.8 磅 0 2 false false false EN-US ZH-CN X-NONE /* Style Definitions */ table.MsoNormalTable {mso-style-name:普通表格; mso-tstyle-rowband-size:0; mso-tstyle-colband-size:0; mso-style-noshow:yes; mso-style-priority:99; mso-style-qformat:yes; mso-style-parent:""; mso-padding-alt:0cm 5.4pt 0cm 5.4pt; mso-para-margin-top:0cm; mso-para-margin-right:0cm; mso-para-margin-bottom:10.0pt; mso-para-margin-left:0cm; line-height:11.0pt; mso-pagination:widow-orphan; font-size:10.5pt; mso-bidi-font-size:11.0pt; font-family:"Calibri","sans-serif"; mso-ascii-font-family:Calibri; mso-ascii-theme-font:minor-latin; mso-fareast-font-family:宋体; mso-fareast-theme-font:minor-fareast; mso-hansi-font-family:Calibri; mso-hansi-theme-font:minor-latin; mso-font-kerning:1.0pt;}  

发布者: 汀兰
01月24日

【中医育儿】宝宝为什么会厌食?如何处理

原创 彭鑫医师 中医彭鑫博士工作室

 2025年01月23日

 

本文作者:彭鑫

文章摘自:《中医古法 婴幼养生》

 

  正常的厌食可能是喂饭比较困难一些,但是孩子的食量是可以的,即使喂很长时间,可能也能把饭如一两米饭都给喂进去。厌食症纯属不爱吃饭,见到饭就不想吃,拒绝,这一类的就是厌食症,以1到6岁的孩子多见。

 

  厌食原因

 

  1.喂养不当。

  喂养不当包括:一,饮食太滋腻,吃多了大鱼大肉这些滋腻制品;二,味道太重,中医把味道太重叫做厚味,味道比较厚。过辣,烧烤这些食物都是厚味。味道特重也容易导致脾胃不足。

 

  2.营养不均衡。

  很多孩子喜欢吃零食,小孩的零食大多数都是垃圾食品,很多经过化学加工的食品,让孩子来吃,虽然味道很好,但是时间长了对脾胃影响很大。孩子吃了零食后,正餐就不好好吃,营养就不充足。

 

  3.吃糖。

  糖影响脾胃运化,吃完糖后,正餐不想吃了。

 

  4.不恰当的滋补。

  用中医的很多滋补汤剂来为孩子进补身体,可能会导致脾胃不健运,进而导致厌食,最后会导致身体发育不好。

 

  5.其他疾病所导致的脾胃不和。

  有些大一点的7、8岁的小孩,因为情志伤到饮食。也容易导致厌食。

 

  6.受到惊吓,或者是打骂。

  如果孩子受到了惊吓或者打骂,容易引起情绪上的压抑。植物神经就受抑制了,胃肠道的蠕动就会变慢,胃里的消化液就会减少,酶类就会减少,他的食欲就会降低。直接导致肝郁积滞,肝郁了之后会影响脾胃运化功能下降,这会导致厌食。

 

  乳食所伤型

 

  吃撑了、吃多了,或者是吃进补的食物太多了,吃过多滋腻的东西,这就是乳食所伤。它的表现就是食欲不振,饮食乏味。一看到饭就皱眉头。另外就是偶尔多食,但是极少出现这种情况,遇到特别喜欢吃的就一下吃很多。

 

  或者是家长强迫他吃饭,有的孩子不吃,家长就威逼利诱,强迫孩子吃,强迫吃完饭后,胃里会特别胀,那种特别脘腹胀满的感觉,或者是嗳气,甚至是有干呕的情况出现。要是再加重的话,可能会出现呕吐,厌食的孩子形体基本正常。精神也是正常的,舌苔比较薄一些,不是那么厚腻。

 

食疗方:三仙大麦茶

  焦三仙(焦山楂、焦麦芽和焦神曲)各5克,大麦茶15克,水三碗,煮开之后,再煮10分钟。当水喝就行。大麦茶就有消食的作用。在《本草纲目》里记载,大麦的味道是甘的,性平,有消积进食、平胃止渴、消暑除热、益气调中、宽胸大气,补虚劣、壮血脉、益颜色、实五脏、化谷食之功。这个大麦作用非常好。

 

  只要是开胃了,胃脾一开,他运化好了,吃饭就香了,食欲就好了。

 

  脾胃气虚型

 

  这种孩子先天的脾胃会比较弱,运化不足。不想吃饭,食而不化,表现就是肚子特别胀,大便是比较少的。面色少华,脸色是没有光泽的,看着不滋润,另外一个形体是瘦弱的,容易感冒,乏力,稍微一活动精力就不够。舌苔是薄白的,有的孩子舌头伸出来,舌头比较胖,旁边有一些牙齿的痕。舌胖,有齿痕,这都是脾虚。

 

  中成药

  乳食所伤,用小儿香橘丸。脾胃气虚型的我们可以用小儿健脾丸,或者是启脾丸。

 

  预防

 

  1.家长不要太溺爱孩子,要克制孩子吃零食,三餐要有规律,到了吃饭的点,就一定要让他坐好,告诉他现在要吃饭。

 

  2.饮食不要太油腻,不要大鱼大肉。

 

  3.生冷的东西不要吃,冷东西也容易伤胃。

 

  4.饮食要多样化,不要偏食和挑食。

 

  5.管教孩子的时候要循循善诱,不要打骂、不要粗暴,因为打骂粗暴的话,让孩子心里会有压力,也容易引起厌食。

 

  调护

 

  1.中医有一个术语,就是小儿的胃“以喜为补”,就是他喜欢吃什么就是给他做什么饭,慢慢就补养好了,我们可以根据孩子的口味所需,给他一些特别香可口的食物,厌食症慢慢就好了。

 

  2.还有就是给他多吃芝麻饼。芝麻饼吃起来非常香甜可口。做的时候里面可以放盐,也可以放少许的糖,吃起来还很脆,有点像锅巴那种感觉。孩子爱吃。这个饼可以当零食来吃,孩子越吃这种饼,食欲就越好,越喜欢吃正餐,相互之间不影响。

 

  3.多做一些运动,因为现在小孩普遍缺乏运动。运动后有愉快的心情,少给孩子学习的压力。

  v:* {behavior:url(#default#VML);} o:* {behavior:url(#default#VML);} w:* {behavior:url(#default#VML);} .shape {behavior:url(#default#VML);} Normal 0 false 7.8 磅 0 2 false false false EN-US ZH-CN X-NONE /* Style Definitions */ table.MsoNormalTable {mso-style-name:普通表格; mso-tstyle-rowband-size:0; mso-tstyle-colband-size:0; mso-style-noshow:yes; mso-style-priority:99; mso-style-qformat:yes; mso-style-parent:""; mso-padding-alt:0cm 5.4pt 0cm 5.4pt; mso-para-margin-top:0cm; mso-para-margin-right:0cm; mso-para-margin-bottom:10.0pt; mso-para-margin-left:0cm; line-height:11.0pt; mso-pagination:widow-orphan; font-size:10.5pt; mso-bidi-font-size:11.0pt; font-family:"Calibri","sans-serif"; mso-ascii-font-family:Calibri; mso-ascii-theme-font:minor-latin; mso-fareast-font-family:宋体; mso-fareast-theme-font:minor-fareast; mso-hansi-font-family:Calibri; mso-hansi-theme-font:minor-latin; mso-font-kerning:1.0pt;}

发布者: 汀兰
01月24日

【中医育儿】幼儿消化不良的原因及食疗方法

原创 彭鑫医师 中医彭鑫博士工作室

 2025年01月24日

本文作者:彭鑫

文章摘自:《中医古法 婴幼养生》

 

  从西医的眼光看来,中医所谓的积滞就是消化系统的功能紊乱,简称叫做消化不良。

 

  积滞和厌食确实两个紧密相连的问题。但是不能说积滞就是厌食。积滞的症状更多一些,除了厌食以外还有三个非常典型的特点。

 

  1.脘腹胀满,吃完饭后肚子特别堵、特别胀,有一些孩子厌食不见得肚子发胀。嗳腐吞酸,孩子经常往上嗝气,有的时候是干呕。

 

  2.嗳腐吞酸,嗝出来的气是酸腐味的,有的时候还喜欢吐酸水。

 

  3.大便酸臭,甚至还拉出一些食物原型,没怎么消化都拉出来了。

 

  积滞的原因

 

  吃一些难以消化的食物,难以消化的食物从西医的眼光看来就是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从中医的眼光看来就是那些肺肝胃脾,像大鱼大肉、烧烤。另外就是海产品,尤其是深海的一些鱼、虾等等,因为深海都是比较寒冷,压力也很大,所以生物本身抗寒能力很高,它就有热性,这种孩子吃了以后也容易导致内热。

 

  乳食内积

 

  因为饮食的内伤所导致的,就是乳食内积这种情况,这种情况的表现就是不思饮食,嗳腐吞酸、呕吐物比较多,脘腹胀满,肚子发胀,而且这都是实症的表现,在此需要注意一下实症跟中医的虚症是有区别的,实症的表现都比较剧烈,虚症的表现都是隐隐的、慢慢的。

 

  乳食积滞是实症,同时大便会酸臭,腹痛可能拒按,就是有一些孩子你抱他,他推你,他不让你碰他的腹,这叫腹痛拒按,小孩没法表达,要是大一点的孩子就会说别碰我肚子,我这块难受。

 

  食疗方:焦三仙茶。

  焦三仙5克,用水两碗,把焦三仙放到锅里煮,煮开后再小火慢煮15分钟。每次喝半碗,如孩子还因食积而发热,在焦三仙茶的基础上加入芦根20克,芦根就是芦苇的根,现在去药店就可以买得到,有清热养胃生津的功效。

 

  脾虚型

 

  脾虚加积型是面色萎黄,乳食内积型没有面色萎黄这种表现,脾虚加积型就有脾虚一系列的表现,面色黄,形体特别消瘦,神疲乏力,容易疲劳,不爱吃饭,稍微一吃点东西就饱了,就胀了,腹满喜按,肚子胀但喜欢按肚子,乳食内积型不喜欢按肚子,脾虚型因为脾胃虚弱,他喜欢按。大便是稀的,可能在稀的同时还有酸腥的味道。而且大便里边还夹有不消化的食物残渣,婴儿还会出现一些乳块。

 

  食疗方:

  山药茯苓陈皮三仙茶。

  山药20克、茯苓10克、陈皮5克、焦三仙各5克、水两碗,用大火煮开后拧到小火,慢慢地煮15分钟,每次喝半碗就可以了。

 

  中成药 乳食内积型可以用化积口服液,小儿消食片,还有健胃消食片都可以的。

 

  积滞比较重的,用枳实导滞丸,枳实导滞丸调整瘀而化热效果非常好。脾虚加积型的这种情况可以用小儿香橘丸和启脾丸。

 

  热敷方法:

 

  积滞型:可以用神曲30克、炒麦芽30克、生山楂30克、槟榔10克、生大黄10克、芒硝20克,六味药。把这些药放锅里炒热,炒热之后放到布袋里封好热熨腹部。这类药方特别适合乳食积滞型,积滞的实症有腹胀的形成,每次热熨30分钟,一日两次到三次,效果非常好。

 

  脾虚夹积型:用党参、白术、茯苓、甘草、藿香、砂仁、木香、焦三仙各10克,炒热后用布包起来,热敷腹部30分钟。

 

  摩腹

 

  摩腹就是绕着肚脐顺时针揉100下。摩完腹之后揉中脘穴,中脘是在肚脐以上四寸这个位置,揉完中脘穴就可以再分腹阴阳,即沿着胸乳剑突下(心窝),这两侧是肋缘,沿着肋骨的内缘往下来推,一直推到肚脐两侧,这叫分腹阴阳,其实这些动作都是帮助脾胃运化的,无论是摩腹还是揉中脘,还是往下推,总之是让腹部的气血运化好。

 

  还有揉足三里穴,足三里就是在犊鼻下三寸胫骨旁开一横指的位置,双侧足三里同时揉也可以。

 

  摩腹能激发人体产生一种内部协调平衡的能力。

 

  捏脊

      

  这种方法非常适合积滞。尤其是肠胃系统的病,无论是腹泻、腹痛、呕吐,还是厌食、积滞,这些我们都可以用捏脊来进行治疗。因为背是阳,背代表人体的这种动能,腹是阴,腹代表人体的静守能力,肚子永远不会累,肚子没有累的感觉,我们一说累都是腰酸背痛。

 

  预防和调护

 

  1.饮食要吃淡、容易消化的食物。给孩子加辅食要循序渐进。

 

  2.积滞之后,孩子的调护要减少蛋白和脂肪食物的摄入量,以粗粮为主,以易消化的食物为主。

 

  3.如出现其他症状要及时给予对症治疗。 v:* {behavior:url(#default#VML);} o:* {behavior:url(#default#VML);} w:* {behavior:url(#default#VML);} .shape {behavior:url(#default#VML);} Normal 0 false 7.8 磅 0 2 false false false EN-US ZH-CN X-NONE /* Style Definitions */ table.MsoNormalTable {mso-style-name:普通表格; mso-tstyle-rowband-size:0; mso-tstyle-colband-size:0; mso-style-noshow:yes; mso-style-priority:99; mso-style-qformat:yes; mso-style-parent:""; mso-padding-alt:0cm 5.4pt 0cm 5.4pt; mso-para-margin-top:0cm; mso-para-margin-right:0cm; mso-para-margin-bottom:10.0pt; mso-para-margin-left:0cm; line-height:11.0pt; mso-pagination:widow-orphan; font-size:10.5pt; mso-bidi-font-size:11.0pt; font-family:"Calibri","sans-serif"; mso-ascii-font-family:Calibri; mso-ascii-theme-font:minor-latin; mso-fareast-font-family:宋体; mso-fareast-theme-font:minor-fareast; mso-hansi-font-family:Calibri; mso-hansi-theme-font:minor-latin; mso-font-kerning:1.0pt;} 免责声明:本文为健康知识分享。文中所涉及的药物、药方、针灸以及其他各种治疗和养生方法,请在专业医师指导下应用,切勿自行应用。如因不当使用所产生的问题,概不负责。

发布者: 汀兰
01月24日

素食的奇妙世界:多款健康菜品推荐,美味与营养并存

时空科普

 2025年01月24日 安徽

素食,这个古老而又现代的饮食选择,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从东方到西方,素食文化源远流长。在古代中国,亻弗教盛行,许多僧人奉行素食,以表对生命的尊重和对修行的执着,素食也因此与文化、信仰紧密相连。而在西方,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就倡导素食,认为这是一种更纯净、更接近自然的生活方式。如今,素食早已不再局限于综教或哲学的范畴,它成为了一种时尚的健康生活选择。下面就为大家推荐一些健康又美味的素食菜谱。

鲜香四溢的炒菜类

·    焦溜豆腐:豆腐可是素食界的“百搭小能手”。准备豆腐300克、新鲜西兰花半个、胡萝卜半根等食材。先将北豆腐切块焯水,胡萝卜和西兰花也焯一下水。把豆腐裹上玉米淀粉,煎至四面金黄。再调配一碗调味汁,爆香姜片,翻炒豆腐与时蔬,加入调味汁,水淀粉收汁就大功告成啦。这道菜口感外焦里嫩,汤汁浓郁,西兰花和胡萝卜的搭配更是让营养翻倍。

·    海苔杏鲍菇:咸鲜的海苔与杏鲍菇的鲜香相得益彰。把杏鲍菇洗净切丝,不粘锅无油先将杏鲍菇丝中火翻炒出水后开大火煸干。海苔剪成小块备用。热锅凉油,放入姜爆香,加入杏鲍菇和海苔块,翻炒均匀,适量加盐等调味即可。吃起来口感清新,杏鲍菇的鲜嫩加上海苔的咸香,仿亻弗能让人感受到大海与森林的交融。

营养丰富的炖菜类

·    三菇烩豆腐:口蘑、香菇、金针菇这“三菇”与豆腐的组合堪称经典。将100克口蘑、100克香菇、100克金针菇洗净,豆腐切成片。锅中油烧至七成热,放入豆腐中火煎至两面金黄。倒出多余的油,放入三种蘑菇翻炒至变软,加入酱油、素蚝油和少量水,中火焖10分钟。蘑菇的鲜美完全融入到豆腐中,每一口都充满了浓郁的香味。

·    金瓜盅:把小金瓜从上端三分之一处切开,取出瓜瓤和种子,上锅蒸熟。再将板栗、黄豆、白果、腰果、无花果、玉米粒、胡萝卜、绿豆及红枣放入高压锅煮十分钟,加入油、盐、酱油、五香粉、黑辣椒粉等调料回锅爆炒。最后将内料装入金瓜盅,微火蒸五分钟。金瓜的香甜与各种食材的丰富口感相互交织,就像一个装满宝藏的小盅。

清爽可口的汤菜类

·    春菜番茄金针素汤:准备春菜200克、番茄1个、黄花菜20克、金针菇50克、姜4片。先将黄花菜浸泡洗净,金针菇切去根部洗净,番茄切块,姜切片,春菜洗净切段。锅中加水5碗,加入姜片烧开,放入其它材料,转中火煮20分钟,加盐、油调味。在寒冷的日子里,喝上一碗这样的热汤,感觉全身都暖暖的,仿亻弗把春天喝进了肚子里。

·    玉米笋白菜汤:玉米笋清甜可口,白菜营养丰富。将适量玉米笋和白菜洗净,玉米笋切段,白菜切块。锅中加入适量清水,放入玉米笋和白菜,煮至白菜变软,加少许盐调味即可。这道汤味道清淡,却有着食材本身的鲜美,就像一首简单而动听的田园小曲。

香糯可口的主食类

·    小南瓜饼:南瓜可是做主食的好材料。把南瓜切薄片上锅蒸熟,捣成蓉,加入糯米粉和糖,揉成面团。揪成球,搓成圆圆扁扁的形状,用牙签印上南瓜的棱纹,铺油纸隔水蒸10分钟。一个个小巧可爱的小南瓜饼就做好啦,吃起来软糯香甜,满满的都是幸福的味道。

·    翡翠百财饺:菠菜与豆腐的组合做馅料,再用白菜叶或者饺子皮来包裹。菠菜的翠绿、豆腐的洁白,加上丰富的蔬菜馅料,包出来的饺子色彩绚丽。一家人一起动手包,既有趣又温馨,吃起来更是满满的家的味道。

素食常见问题及解答

·    问:素食会不会导致营养不均衡? 答:只要合理搭配食材,素食可以提供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多吃豆类、谷物获取蛋白质,多吃蔬菜水果获取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    问:素食者如何补充蛋白质? 答:可以通过食用豆类、坚果、谷物、菌类等食物来补充蛋白质,比如豆腐、杏仁、燕麦、香菇等。

·    问:长期吃素食会影响体力吗? 答:不一定,很多运动员也是素食者。只要摄入足够的热量和营养,合理搭配饮食,不会影响体力。

·    问:素食的烹饪时间是不是都很长? 答:不是的,像清炒时蔬、凉拌黄瓜等素食菜品,烹饪时间都很短,简单又快捷。

·    问:孩子可以吃素食吗? 答:孩子可以吃素食,但需要更注意营养搭配,确保摄入足够的蛋白质、钙、铁等营养物质,必要时可以咨询营养师。

·    问:素食者需要额外补充维生素B12吗? 答:维生素B12主要存在于动物忄生食品中,素食者可能需要通过补充剂或食用一些强化食品来获取足够的维生素B12。

·    问:做素食需要很多特殊的调料吗? 答:不需要,常见的盐、酱油、醋、油等调料就可以做出很多美味的素食,当然也可以根据个人口味准备一些素蚝油、豆瓣酱等。

·    问:素食可以很美味吗? 答:当然,从酸甜咕噜果到麻辣豆腐,素食的口味丰富多样,完全可以满足不同人的味蕾需求。

·    问:老人适合吃素食吗? 答:如果老人消化功能较好,适当吃素食有助于控制体重、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但要注意食物的软烂程度,便于消化。

·    问:如何让素食看起来更有食欲? 答:可以注意食材的颜色搭配,比如红的番茄、绿的青菜、黄的玉米等搭配在一起,会让菜品看起来更诱人。

·    问:夏天有哪些适合的素食? 答:凉拌黄瓜、凉拌粉丝、凉拌豇豆等凉拌菜,还有绿豆海带冬瓜汤等清爽的汤品都很适合夏天。

·    问:冬天有哪些适合的素食? 答:可以吃白菜炖豆腐、萝卜腐竹煲等炖菜,热乎乎的,很适合冬天暖身。

三言两语

所有的遗憾,都是一种成长的铺垫; 乾坤未定,你我皆是黑马; 友情似四季繁花,一路相伴,永不孤寡; v:* {behavior:url(#default#VML);} o:* {behavior:url(#default#VML);} w:* {behavior:url(#default#VML);} .shape {behavior:url(#default#VML);} Normal 0 false 7.8 磅 0 2 false false false EN-US ZH-CN X-NONE /* Style Definitions */ table.MsoNormalTable {mso-style-name:普通表格; mso-tstyle-rowband-size:0; mso-tstyle-colband-size:0; mso-style-noshow:yes; mso-style-priority:99; mso-style-qformat:yes; mso-style-parent:""; mso-padding-alt:0cm 5.4pt 0cm 5.4pt; mso-para-margin-top:0cm; mso-para-margin-right:0cm; mso-para-margin-bottom:10.0pt; mso-para-margin-left:0cm; line-height:11.0pt; mso-pagination:widow-orphan; font-size:11.0pt; font-family:"Calibri","sans-serif"; mso-ascii-font-family:Calibri; mso-ascii-theme-font:minor-latin; mso-hansi-font-family:Calibri; mso-hansi-theme-font:minor-latin;}  

发布者: 汀兰
01月24日
      当今社会,从家庭到学校,没有了道德教育,普遍不懂因果,便无敬畏之心,外加西方自由思潮的侵入泛滥,使人们失去了信仰,既不再相信共产主义理想,也不再遵守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些传承五千多年的道德,而把追求个人享受作为人生奋斗的目标。对于个体的人来说,这种人生价值观的普遍错位,极易导致是非不分、善恶颠倒、思想混乱, 从而丧失自我约束能力,做起坏事来也就无所畏惧、天不怕地不怕了。 为了满足自私自利的欲望,不惜昧着良心,损人利己,做出种种伤天害理的事情来。正因为人心坏了,所以社会乱了。     《书经》上说:“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常常行善的人, 上天(大自然)就赐给他种种福报。常常作恶的人,上天就降给他种种灾殃。又说,“惠迪吉,从逆凶,惟影响。”顺着正道而行就吉祥,违背正道而行就凶险。      《太上感应篇》说,“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人的祸福,本来就没有一定的门路,全都是自己招来的。你动一个善念、 善言、善行,招来的是福报。你动一个恶念、恶言、恶行,招来的是恶报。 善恶的报应,永远都不分离啊!报应跟随着你,你没地方可逃,要想不受恶报,就不能做坏事。     这种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因果教育,是自古以来中国人普遍接受的。古人相信因果报应,知道作恶会有恶报,所以大多数人,不敢昧着良心去作恶。例如制作食品的人,一定会保证食品的卫生与安全,让人吃得安心,不至于损害健康,对于自己家里人吃的东西,品质稍微差一点不要紧。对于卖给客人吃的东西,一定要保证品质良好,这不但是为了商业的信誉,更是为了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不敢昧因果!      可惜最近一百多年来,中国传统的因果教育被抛弃了。一些唯利是图的人,自己家里人吃的东西,品质一定要好,卖给客人的东西,就不管那么多了,只要能赚钱,什么坏东西都敢拿来卖,根本不把别人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眼里,真的是谋财害命!这就造下了很重的恶!大家都损人利己,互相陷害,这个社会就变得非常危险!      我们将古圣先贤所给我们揭示的这种大自然的因果定律称之为感召,用科学来解释,就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现代科学已经证明,人的所有念头和言行都会发出一种能量,这种能量最终都会通过感应反作用回自己身上。其结果就是作了坏事,早晚会得到不好的回报,做了好事,也必将会得到好的回报,这就叫“善恶之报,如影随形”。这就是宇宙人生本有的真相,谁敢冒犯,谁就会受到惩罚。无论你相信不相信,它都是客观存在。      细心观察,不难发现,因果感应随处可见。不孝父母的人,人生一定会不顺,甚至晚年遭受苦难,儿女后代也多不孝;有邪淫行为的人, 身体状况越来越差,他的儿女往往也逃不脱婚姻不幸的命运;那些腐败的贪官,最后结局不是进法院,就是进医院,没有几人能够得善终的。这正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下不善的种子,必然得到恶的果实。      如今,我们国家开始重视中华传统文化了,民间和一些学校也在尝试开展伦理道德教育,这是大好事!但仅仅停留 在一般性的道德教育这一层面上还远远不够。道德只能够约束好人、善人,让有良知的人不好意思作恶,可是对一般人来说,如果没有因果教育的支撑,即使那些平时表现得本分老实的“好人”,一旦遇到高名厚利,往往还会动心, 还会禁不起诱惑而明知故犯。试看那些落马的高官,在身居高位之初, 多数曾经是廉洁奉公的好干部,都曾经为一方百姓做过许多好事,可是,由于他们没有扎下道德的根基,不相信因果,随着权力的加大,内心正义的信念就会动摇,便会大胆地以权谋私,贪脏枉法,堕落成鱼肉人民的“老虎”和“苍蝇”。      可见,当前这种现状,仅仅依靠一般性的思想教育已经很难约束人们的行为,即使加上法制这把利剑,也难以遏制住人们日益膨胀的贪欲。唯有让人人知道,自己的行为善恶,将来都有报应一杀人要偿命, 欠债要还钱,人们才会因此产生敬畏心,才不会再肆意妄为地做损人利己危害他人和社会的坏事。如果那些用不正当的手段谋取别人财物的人,能明白他所得的这些钱财都是凶财,将来会给自己带来灾祸,他还敢强取豪夺吗?如果那些随便去堕胎的女孩子,她晓得堕一次胎就是杀死一条人命,就会对身体造成一次严重伤害,将来总有一天要遭受病苦之报,她还敢去随便邪淫、任意堕胎吗?      了解这个道理的人,就会警惕自我,努力断恶修善。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习因果教育,明了因果法则。从自身做起,深信因果,改恶向善,改邪归正。这样,我们的社会就会越来越安定,世界会越来越和平。
发布者:陶公壹生圆
01月22日
      当今社会,不幸福的家庭越来越多,最具标志性的表现就是离婚率的上升。有调查数据显示,在上海等许多现代化大都市,离婚率已经突破60%。也就是说,不到二个家庭中就有一个解体。伴随出现的是青少年的犯罪率也在同步上升。据有关部门统计,在目前在押的犯罪人员中,青少年所占的比例已经超过了70%。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家庭这个社会基本细胞发生了如此危险的“病变”?      那是因为,我们的家庭失去了传承五千年的道德教育,导致父不父,子不子,父母失去了慈爱,子女没有了孝心。人心没有了道德的约束,在物欲横流的社会潮流冲击下,一遇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我们的家庭很快就会土崩瓦解掉。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社会是由每一个家庭个体组成的。没有每个和乐幸福的家庭,就不可能有安定和谐的社会。毋庸讳言,家庭的和谐与否,对社会健康发展至关重要。家庭的稳定靠什么维系?古圣先贤告诉我们,道德教育是家庭幸福的源泉。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一直非常注重家庭道德的教育,此称家道,也即是现代所指的家庭经营之道。      传统的家庭教育,永远值得现代人学习和参考,因为它是中国实践了几千年证明有效的家教方式,虽然经历改朝换代的变革,但是中国式的教育制度从来没有改变,证明了这个教育实践之伟大。中国过去的家对社会贡献非常伟大,长治久安来源于家庭和谐,就是家庭教育。古时家庭教育是私塾,因为中国过去是大家庭,每个家有祠堂,这是纪念祖先的地方,慎终追远,民德归厚,念念不忘老祖宗的教训。许多家族都传承有自己的家谱,记载着本家族历代祖先的荣耀。每个家族还都有自己的家规,并留下了许多著名的家训,如:颜氏家训、朱子家训、曾氏家训、了凡四训等等。正是有了这种中国独有的家庭管理形式,才把祖上的传统文化一代代地传承下来。所以传统的大家庭是个社会团体。由此可见,虽然现在谈恢复传统的大家庭是很困难的,但是恢复传统家道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当务之急。       追寻先人的家道传统,我们发现,自古以来,一个地区,一个乡村,多以家族聚居,这在如今许多地方仍然保留着的村庄名字可见一斑,如张家庄、李家村、 赵家屯、刘家堡等。那时的家庭多是祖孙四世同堂。所以,在我们中国,古往今来很多社会责任都是由家庭承担的。例如子女教育是家庭负责,父母养老是家庭负责。 一个人活在这个世间是为家,为了光宗耀祖。还有邻里和谐相处、遵守公共道德等等观念,都离不开家庭教育的熏陶,这种传统全世界找不到,只有中国有。只可惜,这种充满礼教的家道早在一百多年前就开始从中华大地上渐渐消失掉了。我们对自己祖先传承的这些优秀传统礼教也出现了认识上的偏差。现在家没有了,古人讲:“家不齐(家要是没有规矩),社会就乱了;子不教(小孩要不好好教他),人心就坏了。”       随着传统大家族的消失,导致家庭也在趋向解体一家庭成员越来越趋向单一,子女成家后便与父母祖辈分开独居,只剩下爸爸、妈妈带领一名子女,组成三口小家庭。这种越来越萎缩的家庭结构,失去了祖辈对下一代的家道传承功能,特别是没有了儿女对父母尽孝道的机会,导致祖辈(爷爷)无法向下一代(爸爸)言传身教,第二代(爸爸)无法向第三代(儿子)展现力行孝道的样子。这种家道的断裂,是导致当今社会道德沦丧的主要内在原因之一。       怎么样才能转变这种状况,使家家离苦得乐?那就应该恢复从前那样的大家庭,过去这叫“合家”,就是祖父祖母、父母、兄弟、儿孙都集合在一个屋檐下,一个锅里吃饭,形成一个家族小社会。当然,时代发展到今天,想完全恢复从前那种大家庭形式已经不太可能,但把父母、公婆接回家来同住,向父母尽孝道,给子女做榜样,这一点还是不难做到的。       同时,我们还可以另辟途径,充分发挥企业这个大家庭的作用,来弥补小家庭的不足。时下我们的企业多是家族私营式,企业家完全可以像家庭过日子那样去经营管理企业,通过在企业内部推行传统文化教育,落实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德,用五伦关系管理员工。如果老板视员工为自己亲兄弟、亲姐妹,员工的老人都是自己的伯伯、叔叔,负责起为他们养老的责任,员工的儿女就是自己的子弟、子侄,老板董事长就是个大家长。企业内部还可以开办养老院,由公司负责养老、育幼、医疗,社会的责任由企业这个大家庭承担起来。      一个企业能有这样的担当,他的员工就会永远忠于这个企业,就不会经常玩“跳槽”,就不会消极怠工。这样的企业一定会得到可持续大发展。       这并非只是空想,听说雄霸世界的许多日本企业就是这样做的。而在我们国家,现在已经有一些企业家也在做这种大胆尝试一一用家道经营企业,而且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比如北京的企业家胡小林为我们做出了很好的榜样,抚顺市传统文化教育学校这个大家庭正实践着这一善法。如果这个办法能够在所有企业推广下去,就能弥补现代家庭教育的不足,良好的社会风气就会得到恢复。
发布者:陶公壹生圆
01月22日
       无论任何人,生存在这个世间,都不可避免地要面对一个问题,就是你真的了解宇宙和人生真相吗?这对我们的一生至关重要,对这个世界至关重要。假如我们不了解事实真相,就会看错、想错、说错、做错,就会影响一生的命运。而中华民族传承五千多年的传统文化正是给我们揭示了宇宙人生真相,古圣先贤用他们超常的智慧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教导我们如何才能获得幸福人生。      而今,现代人无不以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为荣耀,以古老传统生活方式为落后。科技发达与否成为衡量人类社会进步的唯一标准。人类果真进步了吗?今日大众惊觉科技催生一时之繁荣,带来所谓的幸福快乐。然而,代价之大却如同灾难。正如科学家所警告的,人类赖以生存之世界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      当我们重新冷静地翻开厚重的儒、释、道经典时,我们惊讶地发现, 原来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一圣贤教育,能够齐家、治国、平天下,是给人民带来福祉的稀世瑰宝。在华夏五千年历史发展中,上至君王,下至庶民,小至入学蒙书,大至治世典章,无不以圣贤教导为圭臬,保证了我中华民族人文之昌,物华之盛,历经五千年而不衰亡。而今人却不知,凡此一切,皆来自于古圣先贤的教导,无圣贤即无中华文明。所以, 自古以来有多少人感叹:“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如果没有孔子等古代圣贤的出兴于世,恐怕至今我们仍然在黑夜一般的愚昧中爬行。      一言而论,中华传统文化之本体主要包括儒释道三家。儒家为基础,主要教人明了人与人的关系;道家更高一层,教人明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佛家思想达到了最高境界,教人明了人与自性的关系。儒释道三家虽然名称不同,而内涵互通互融,无分彼此高下, 宇宙人生真相尽在其中。 故三家圣人遗教,命脉所系,为我中华后人不可不知,不可不学,不可不习之天然使命。身为华夏后人, 自有血脉可循,有先祖在上,岂敢数典忘祖,崇洋媚外,堕千古罪人也。      故此,我们要重新认识中华传统文化,让人人能够了解传统文化的精神实质和伟大意义所在。当前,最需要做的就是全面重开传统文化国学教育, 就像抚顺市传统文化教育学校那样,为大众提供优越的学习场所,创造宽松的学习环境。       如今,有习主席为我们全国人民做表率,为传统文化正名,这是国之大幸,民之大福。我们没有理由不遵从习主席的教导,我们对传统文化不能再持怀疑、漠视、批判、阻挠的不负责任态度了。想要国泰民安, 天下和顺,振兴中华,唯有全民深入开展学习圣贤教育是也!
发布者:陶公壹生圆
01月22日
      道德的阳光能够融化坚冰,能够破除黑暗,能够驱散迷雾,当然也能够把不可救药的恶人教化成甘于无私奉献的好人。这种“大变活人”的事情,在基地已不足为奇。他们通过开展对中华传统圣贤经典的学习与力行,用老祖宗的仁爱智慧之光温暖了精神荒芜、痛苦扭曲的人们,使众多破碎的家庭重新找到了幸福。这里记录的20多名学员改过迁善的故事,是学校七年来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零星记录,却足以展现他们应用圣贤文化挽救世道人心的显著成果。                                                                                                                                                  ——题记       我在经商中遇到一个不良合作伙伴,被他套去了30万元,对方为躲避我不敢露面。我是一个性情急躁的人,根本不能忍受被欺骗,还损失了这么一大笔钱。于是我怀揣刀子,到处寻找,后来24 小时蹲点,连续守候了十多天,不刷牙不洗脸,一心想要杀了对方。      家人亲友都来劝我,但我根本听不进去。妻子为此寝食难安,忧心忡忡。她说不能眼睁睁地看着我拿刀去结束别人一条命,也搭上自己一条命,结局不是坐牢就是被枪毙,从此父母没有儿子,七岁的女儿没有爸爸,自己也将没有丈夫,而另外一个家庭也将遭此劫难呀!     情急之下,妻子在我姐的介绍下先来抚顺学习了一期《弟子规》。回家后她像变了个人似的,开始认真做家务,再也不睡懒觉了,对孩子也不吼叫了,对老人也柔顺了,家里家外变了个样。      我明显感觉到她的变化,心想这是什么样的学校,短短七天,真能大变活人吗?就这样,我们俩于2015年11月1日又参加了一期《弟子规》班的学习。当第4天听完校长的讲课后,我深受震撼和感动,就禁不住上台讲出了自己正在实施杀人的危险计划,并当众保证,再也不去想报仇的事了。过后校长也专门找我谈话,耐心地给我讲做人的道理。 现在想想,30万元钱与人的性命比起来简直不值一提。再说,有了那30万也未必能保证我的人生幸福。就这样,一个念头的转变救了两个家庭。      我下决心今后要做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现在,学校需要司机,我就认真开好我的车;需要干活,我就不惜自己的一身力气;夏令营需要助教,我就耐心地当了19天小班男生的“爸爸”,帮他们铺床叠被、教他们叠衣服扫地,蹲下自己一米九的大个,给三岁的孩子擦鼻涕、提裤子、喂饭。      我从《弟子规》中懂得了“财物轻,怨何生”的道理,其实就是老祖宗教我们的与人要“让",待人要“和"。刚开始学时我还想,这不是叫人吃亏吗?现在我才明白,这一让,眼前吃了亏,却保住了家庭,避免了牢狱之灾。因为我的忍让,得到传统文化学校的帮助,学校允许我们夫妻留校当长期义工,白吃白住,不用花钱,不用操心,孩子可以免费在这里上学直到成年。我从此过上了衣食无忧的舒心日子,世人为争钱夺利而带来的烦恼忧愁,我现在都没有了,这哪是30万元能够买到的呀! 我这是吃小亏占大便宜啦!                                                                                                            (赵越,来自吉林省四平市,29岁。)
发布者:陶公壹生圆
01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