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APP下载
取消

您的爱心支持,是我们完成

为国为民伟大事业的基础!功不唐捐!

未上传收款码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全部
丰子恺《明日的讲义》描绘了刘薰宇备课的情景。图片由作者提供丰子恺多才多艺,他是漫画家,也是散文家、艺术教育家、翻译家。这样一位文科的大家,与理科的数学又有什么缘分呢?这还要从丰先生的两位数学家挚友说起。抗战时期,丰子恺与数学家苏步青都在西迁遵义的浙江大学教书。在这极其困难的时期,丰家迎来了一桩喜事:二女儿丰林先结婚。丰子恺请苏步青当证婚人。作为数学教授,苏步青酷爱诗词,这与一辈子喜爱诗词的丰子恺极为契合。抗战胜利后,丰子恺回到江南,收到浙江大学的聘书,但他最后没有去应聘。他说:“在沪时答允,到杭‘临阵逃脱’。原因,我闲散惯常,一时不能振作起来按时上课,况且还要开会。”虽然没能与苏步青再度成为同事,但他们的交往仍在继续。1947年的一天,苏步青来到丰家聚会,他们的话题必然离不开那时候的通货膨胀。苏步青一时兴起,吟出诗句勉励大家展望未来:草草杯盘共一欢,莫因柴米话辛酸。春风已绿门前草,且耐余寒放眼看。丰子恺大为赞赏,他把这首诗抄录下来,贴在墙上。1948年3月,郑振铎来访,老友相见格外亲热,丰子恺让家人安排酒菜,两人叙旧共饮。他们面对的就是苏步青写的诗,丰子恺说:“有了这诗,酒味特别的好。”还说苏步青的诗“直直落落,明明白白,天真自然,纯正朴茂,可爱得很。樽前有了苏步青的诗,桌上酱鸭、酱肉、皮蛋和花生米,味同嚼蜡,唾弃不足惜了”。苏步青很喜欢丰子恺的绘画,曾写下一首“乞画诗”,谁知这首诗写好还没寄出,就收到了丰子恺的赠画,画的是《桐油灯下读书图》,后来丰子恺根据苏步青“乞画诗”的内容又画了一幅《西湖游舸图》相赠。苏步青的“乞画诗”是这样的:淡抹浓妆水与山,西湖画舫几时闲?何当乞得高人笔,晴雨清斋坐卧看。数学教育家刘薰宇与丰子恺相识于浙江上虞白马湖畔的春晖中学,当时那里聚集着一群有理想的教育家,有经亨颐、夏丏尊、匡互生、丰子恺、朱自清、朱光潜、方光焘等。他们在景色秀丽的白马湖畔互相鼓励创作。丰子恺的成名作《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就是在那里创作的。1925年《子恺漫画》出版,刘薰宇为之作序,称子恺漫画“具着将人吞没的魔力”。刘薰宇提倡寓教于乐,让学生在故事中弄懂数学,他的《马先生谈算学》《趣味数学》《数学的园地》堪称中小学生数学科普经典。刘薰宇的《趣味数学》是丰子恺作的序,丰子恺说:“数学的书,教我这从小抛荒数学的人作序,也是奇事;而我居然作了,更属异闻!”这里所说的“抛荒数学”,指的是丰子恺在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之前,他的各门成绩都很优秀,填报的三所中学都录取了:甲种商校和第一中学分别考了第一名和第八名,第一师范学校是第三名录取。由此看来丰子恺的数学成绩相当好。但在第一师范学校他遇见了恩师李叔同与夏丏尊,由于听信了当时流行的说法:“学数学与学图画,头脑的用法相反,故长于数学者往往不善图画,长于图画者往往不善数学。”就此也就“抛荒数学”了,当然,在李叔同与夏丏尊的指导下,丰子恺的绘画与写作成绩突飞猛进。结识刘薰宇并读了他的数学书以后,丰子恺为自己当时“放弃青年时代应修的一种功课”觉得很可惜,没有游览过数学的世界,毕竟是一种损失,好在有刘薰宇的文章稍稍补偿这损失。丰子恺鼓励刘薰宇把他在教学中讲述的数学故事写出来发表,每当有作品发表,刘薰宇都会拿来给丰子恺阅读,就这样,丰子恺便“不知不觉地被诱进数学的世界里去”,且渐渐入迷。有一次刘薰宇给丰子恺拿来一篇新发表的数学故事《韩信点兵》,那一天丰子恺正患眼疾,医生关照“灯下不可看书”,但丰子恺瞄了一眼刘薰宇的文章,便一发不可收,一口气读完,第二天眼睛很痛,又去看医生了。看来,丰子恺进第一师范学校后,要是没有遇见李叔同与夏丏尊,而是恰巧遇到一位像苏步青那样热爱诗词的数学家,或者遇到像刘薰宇那样为“没有生命的算学问题注进一点活力”的数学教育家,也许他会走上一条全然不同的道路。(作者系丰子恺外孙)责任编辑:贾倩
发布者:Summer
02月17日
  勤奋也是人生幸福必备的条件,有一句话说:“大富由天,小富由勤。”一个人有很大的富贵,这是上天降福给他。当然,为什么降那么大的福给他?是他自己修来的,福也都是靠修的。小富呢?一个人不用担心基本生活,吃穿都没有问题。小富从哪里来?一个人勤俭,不懒惰,不乱花钱,肯去付出,就有财富了。   我念大学的时候,一些大学生都变成“贵族”了。什么“贵族”呢?就是“啃老族”,专门乱花父母的退休金。还有一种大学刚毕业,出去赚钱,每个月都花光光,还要回家跟父母要钱,叫作“月光女神”。这就是不勤俭,太会花了。还有一种叫“白领一族”,白白领父母的退休金。这样的“贵族”好不好?你们要做这种人吗?人要有志气,要懂得知恩报恩。怎么那么大了,还在伤父母的心、花父母的血汗钱?这就不对了。这一生要想成功,无私、勤俭都是关键。
发布者:中企经济文化
02月16日
智慧当中最重要的是,一定要明白因果是随时存在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古籍里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士兵经过一个市场,刚好看到有一只白龟,正在被卖,很可能会被卖了煮掉,他非常怜悯这只白龟。这只白龟四五寸长,差不多和手掌一样大,他把它买下来放到大海里去了。过了很多年,他刚好到一个地方去打仗,他们的军队被敌人逼到海边,结果六千人全部被淹死。当时,他也跳到海里去了,可是刚跳下去就感觉底下有个东西把他托了起来,这就是他很多年前放生的那只白龟。那只白龟长大了很多。他的善心是因,危亡时刻得救是结果。  所以,有智慧的人都是善心对人,感得的都是人家跟他的善缘,和睦相处。可是如果常常去骂人,骂人是因,结果会是什么?被人家骂回来。人家说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人家一找到机会,有可能就报这个仇。所以,人要想清楚一件事,打人其实就是打自己,骂人就是骂自己,有没有道理?你打那个人了,人家记恨在心里,改天有机会就给你打回来。 而且大家要想一想,我们被人家打、被人家骂,谁最伤心?父母最伤心。身体是父母给我们的,父母比我们还担心我们的身体,我们的身体被人家伤害了,父母是最难过的。可是这样的侮辱、伤害却是自己造成的。人生不要做坏事,不要对人讲不好的话,就不会招致人家的报复。   所以,人生要幸福美满,都是种善因得善果,要明白因果。具备这些好的德行,比如无私、勤俭,人见人爱,你自己的家人都会尊重你。以后成家立业,你的小孩会尊重你,还有你的同仁,甚至以后事业有成,你的下属也会尊重你。种善因才会得到这样的好报。
发布者:中企经济文化
02月16日
  人要明理,你懂道理了,就知道怎么经营自己的人生。一个人只要好学,就会明白很多道理,就会越来越有智慧去判断。比方在学校上课,每一个同学都上同一节课,大家收获都不一样。为什么不一样?什么样的同学收获会比较大?当然是比较专心的人。还有没有?比较尊重老师的人,吸收就比较好。      我有一个学生,我教他的时候他上四年级。长得白白胖胖的,不高,很可爱。我教自然课,第一次考自然科,他没考及格。当时有三个同学不及格,我就把这三个同学留下来了解他们的情况,才发现他们其实不是不会做,而是很多题目中的字都不认识,于是我就念给他们听。结果后来第一次月考,三个都考及格了。月考完有一天,刚好下课,这个同学跑来找我,他突然就单腿跪下来,说:“参见师父。”我赶紧把他扶起来,说:“拜师是很严肃的事情,你要想清楚,不要乱拜。”他还真的想了一下,接着又单腿跪下来说:“参见师父。”从那一天开始,他就很听我的话,上 课很专心,结果第二次月考考了九十几分,进步了三十几分。他上课一专心,进步就这么大。   所以,人家功课会好,都不是偶然的,都是有原因的。你随时都知道原因在哪,结果会怎么样?你就会越来越有智慧,越来越明理。所以,无私,智慧,勤俭,这都是人生成功非常重要的因素!
发布者:中企经济文化
02月16日
  再者,要守规矩。在家里守家里的规矩,不让父母操心。在学校守校规,而且还要帮助老师,做好榜样给同学看,带动同学,走到哪里都是人见人爱的好孩子。如果你走入社会,在任何一个行业也都要守规矩,在工作单位做好的榜样。我认识做农夫的人,做农夫要不要守规矩?要啊,种田的时候不可以喷有毒的东西,每一个职业都有道德、守规矩才好。   我们每天早睡早起,身体好,这都是守规矩。规矩就是你做什么事情都要有节度,有分寸,不可以放纵。比方说吃东西,“食适可,勿过则”,“对饮食,勿拣择”,这都是规矩。假如你偏食了,身体一定不会好。老师有惨痛的经验,我小时候就是偏食,所以瘦巴巴的。后来去当兵,看得出来我当过兵吗?看不出来。我曾经单手伏地挺身可以做好几十下。我念高中的时候,男孩就喜欢比手臂,看谁的力量最大。你们知不知道全班第一名是谁?猜对了,是我。我那时候也要苦练的,但是有时候练是好事,逞强就不好,一逞强会伤到身体,所以还是要有节度。伤了身体,现在快要下雨的时候骨头就酸了。   包括吃东西偏食,长大了体质就不好。我们也听过,曾经有人因偏食十八岁就得中风的例子。大家知不知道中风?就是他的脑部血管被油堵住了,结果就昏倒,然后就半身不能动,就是中风。所以,没有节度对自己的身体伤害很大。包括晚上不睡觉白天才睡觉,身体这么一糟蹋,可能二三十岁毛病就一大堆。很多人说:“我的身体我自己负责,不要你们管,爸爸妈妈不要管。”有没有道理?这个责任心就很不够了。一个人真生病了躺在床上,他怎么负责?他只能负责“哎哟、哎哟”,他要负责,那都是讲大话。真的病得很重了,劳累的是父母、家人,担心的也是父母、家人。   爱护自己的身体,同时也是珍爱我们的家人,不让他们多操心,这样才是懂事的人、会想的人。你们希不希望快快长大?不是只有身体长大,更重要的是自己的心灵长大,要有智慧,尽快成为一个让家人不操心、让家人放心的人。
发布者:中企经济文化
02月16日
魏洪玉 曲阜文化两创研究院

儒商精神即从道德伦理出发,将儒家传统精神运用于经济活动,将道德理性与经济理性相结合,在从事经济活动中道守道德伦理要求的一种经济道德理性。它是中国传统商业文明的提炼性总结与时代表达,在现代化与全球化的基本语境下,“儒商精神”的价值内涵因时而变,我们可以从经济伦理、商业价值观念以及管理原则几个方面去理解。

一、以义取利的经济伦理观

儒家在义利关系上强调义的重要性,当义利之间发生矛盾时,主张以义为主,舍弃利益。而当个人利益与群体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要以群体利益为重,舍弃个人利益,服从群体利益。这种义利观对儒商的精神世界影响深远。

在商业领域中,不可能完全不考虑利益。但对商而言,儒家的义利观造就了一种以义取利的观念。义利关系问题是经济伦理中的核心问题。商业活动的本质是追求利润,儒商由于受到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从道德伦理角度出发,强调经济活动中要秉承仁义之心,不取不义之财,这是儒商精神的核心。荀子说“义与利,人之所两有也。虽尧、舜不能去民之欲利,然而能使其好义不胜其欲利也。虽桀、纣亦不能去民之好义,然而能使其好义不胜其欲利也。故义胜利者为治世,利克义者为乱世。上重义则义克利,上重利则利克义。”(《荀子·大略》)人的天性和本能决定了人愿意追求义和利,即使尧舜那样的圣人也无法摆脱天性和本能的驱使舍弃利益的追逐,即使桀纣这样的昏君也不能使人放弃对义的追求。

二、经世济民的商业价值观

儒商的最高理想就是把商业发展与经世济民相结合,通过商业的发展在满足个人欲望的同时达到经世济民的目的。儒家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个人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将个人发展与其社会生活中的角色地位联系在一起。经世济民的商业理念不仅是儒商本身所应该具有的经营理念,也是整个商业活动发展的价值追求,是商业活动社会价值的体现。经世济民思想的本质是以个人发展促进家族、民族、国家的共同发展,以达到“天下大同”的至高境界,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是儒商精神的重要理念,对儒商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儒商经世济民的道德伦理思想为商业活动的发展提供了内在动力。这种内在动力一方面来自于对儒商经商热情的激发,另一方面来自社会的良性反馈。经世济民的商业活动,为儒商群体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壮大了儒商及其商业活动的社会声誉,促进了商业社会地位的提高,而后者为儒商及商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和经营条件。从短期来看,儒商经世济民的追求与商品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原则常常会发生矛盾,他们耗费大量财力物力解决了国家社会的危难和危机,损害了自身的利益,然而从长远来看,通过放弃短期的效益赢得了儒商的形象和价值,获得了社会的承认和赞誉,有利于长远的发展。就此而言“以义舍利”与“因义成利”是可以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

三、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

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人的最重要的内涵是“爱人”,“爱人”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人本精神。儒商精神继承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并将其贯彻于管理之中,使之成为一条重要的管理原则。

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商人资本家为了追求利润,不惜牺牲员工的利益,通过榨取员工的剩余价值来满足自身对利益的追逐,在这种状态下,劳动者的劳动是异化劳动,而异化劳动中的劳动者无法真正地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相比之下,受儒家文化影响的儒商,则较为自觉地将以人为本作为经营活动的管理原则,将其贯彻于商业发展的各个环节。以人为本在管理中的具体表现是,善待员工,将员工视为企业的一份子:以平等的态度对人,把企业与员工看成是同呼吸共命运的共同体。在儒家思想的熏陶下,儒商重视人的作用,在商业经营中关怀员工,以“仁爱”之心对待员工,尊重并理解员工劳动的意义和他们的利益诉求。

首先,将人才视为企业发展的根本。儒商认为人才是企业经营的原动力,关系企业的生死存亡,企业想要长远发展就必须使物尽其用,人尽其才。任何一个企业的发展都离不开组织、资金、技术,而这些要素也离不开人的运作,没有了人何谈组织,何谈技术,“人”才是企业和商业发展的关键。但是要保住人才还要对员工充分信任,相信人才的能力和潜力,用人不疑,给人才提供充足的空间可以施展自己的才华。因此,儒商注重挖掘人才、选拔人才、信任人才,使得人尽其才也就成为儒商工作的重点,这也是儒商能够兴旺发展的重要原因。

其次,注重对企业员工的教育和培养。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企业员工个人技能的提高,以及员工个人知识、经验的储备。一个好的管理者,必须关心员工的成长,这样做的目的不仅仅是出于企业利益的考量,还在于体现企业对员工的关心和重视。卢作孚曾提出“自己是办实业的,但实际是办教育的。”卢作孚为了培养员工,在公司设立了专门的文化学习班、技能培训班,组织员工定期通过培训学习知识、文化和技能,正是重视对员工的培养,才造就了一批批高素质的人才。员工作为企业发展的财富,企业有责任和义务培养员工,这是一种社会责任感的体现,也是以人为本的儒商精神的体现。

因此,“以人为本”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儒商精神要求儒商践行“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在企业经营管理中重视人的作用,秉承仁爱之心彰显对人的关怀和培育,充分调动人的创造性。 来源:《教学与研究》 作者:魏洪玉  中共曲阜市委党校教师

发布者:中企经济文化
02月16日
  这几天回老家过年,由于路途比较远,风俗及生活习惯有很多的不同。调饺子馅时婆婆让放蒜末,她说放了很好吃,而我就嫌弃不想放,最终婆婆还是无奈地随了我。过后我想自己咋就不能随顺老人呢?学习了半天咋还这么对立?真是考验不过关!今后在对待老人时一定先做到随顺。另外,我大伯哥嗜酒成性,周围及家人都没人给他好脸色,全是批评和劝说,还把我婆婆气哭了。过后我反省自身:这些境缘都是在提醒自己福德太浅,所以才会感召这些,我必须加紧行善积德。老师在讲课中一再强调:这些都是果,想改变一个人,唯有靠自身改变去影响或靠慈悲与智慧去感化。而我真是愚痴,学做两张皮,不会智慧地去解决问题。对大伯哥应该多体谅他戒酒的痛苦,然后想办法去感化他。还有,孩子爸在外地平时上班忙,回家后看到孩子比较懒惰,甚至有时还会顶嘴,他就很是生气。我也反省自己:孩子是我的复印件,是我教育失职啊!女人要尽好相夫教子的本份,当孩子出现问题时,我让老公伤心生气,就是我没尽到伦常,我身上有诸多问题。今后,我要好好改正自己,把自己的这个榜样,原件做好,并善于智慧地引导孩子去长善救失。不过,这些都离不开自己的恭敬学习和力行啊!   以上种种境遇,都是我福德浅薄感召的。感恩老师的慈悲教诲。新的一年新的开始,我自当去真正精进学习并勇猛断恶修善,才能改变自己的不好境缘。
发布者:中企经济文化
02月16日
学生通过本周学习,深刻认识到,唯有学习才能获得幸福。人要想喜乐无忧,过幸福的生活,必须不断学习。学习可以使我们明理、有智慧、少犯或不犯错误。学习中要特别注意:①选对老师,一门深入,长时熏修。一定是长时熏,一门入。②立志、发大愿心,为圣贤而安一世之人。志向、愿心是我们前进的方向,是我们前行的动力。③老实、听话、照做。一定是随顺,去掉自己的私心、执著。不偷懒、懈怠、勇猛改过向善、调伏习气。④未能如愿,当反躬内省。我是一切的根源,一切内求而不外怨。想要什么样的果,必须勇猛种下想要的因。人的习气是非常难改、难以克制的,再难我们也要改。改习气的过程是一个极痛苦的过程,需要时时提起正念,从心上下功夫真干,一次次的对治,习以为常,习气逐渐就会淡化、消失。这个过程是每个人都必须要走的,“受了”才能“了”。 改习气学生经历过,确实很难忍、很痛、很苦,但当我们忍过去的时候,效果就出来一分,信心也增长一分。在一次次的对治中,信心不断增强,直至完全改掉。罪消福来,幸福的感觉就会越来越浓。学生无比幸运,能遇见圣贤教育,得遇二位大爱老师的引领!感恩生命中的一切。
发布者:中企经济文化
02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