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APP下载
取消

您的爱心支持,是我们完成

为国为民伟大事业的基础!功不唐捐!

未上传收款码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全部
辽宁学习平台作者:周贤忠                               刘忠诚刘忠诚,山东乳山人,1929年生,生前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空2师6团1大队大队长。1945年8月在乳山县青救会工作,1946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年调至部队,后入航校学习。1951年11月24日在起飞作战中,飞机发生严重的机械故障,指挥员令其跳伞,他为保护飞机,尽全力驾驶飞机返回,不幸牺牲于浪头机场。1951年,入葬辽宁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墓地番号东区三排十号。在辽宁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烈士纪念馆里,有一张志愿军空2师6团1大队大队长刘忠诚烈士的照片,照片背面工工整整地写着一行小字:“刘忠诚同志,牺牲于一九五一年十一月廿四日,时年廿二岁。”书写人名叫宋中文,是刘忠诚烈士的生前战友。1991年6月,辽宁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工作人员刘振家专程来到上海,拜访时任空军上海指挥所副司令员的宋中文。宋中文少将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一张用纸精心包着的一寸黑白照片,指着威武英俊的刘忠诚感慨地说:“40年来,我一直珍藏着这张照片。每当看到它,我就想起那战火纷飞的战场,想起我们在一起生活、训练、战斗的日日夜夜,怀念那些为了人民、为了我们幸福生活而献身的战友。我希望人们永远不要忘记他们。”整装待发的志愿军空军为保护飞机而牺牲宋中文深沉地回忆起刘忠诚的牺牲经过。当时,他是刘忠诚大队长的僚机飞行员。他说,那段时间,刘忠诚身体不是很好,在医院住院治疗,为了参加作战,他提前出院归队,投入到紧张的飞行训练和作战中。1951年11月24日7时30分,飞机作战起飞,到达朝鲜新义州上空,刘忠诚的飞机突然冒烟起火,火势很大,操纵困难,情况十分危急。宋中文看到这一切,通过飞机电台紧急呼喊:“大队长,赶快向左回转……跳伞!赶快跳伞!跳伞……”刘忠诚这时完全可以弃机跳伞,可是为了保护飞机,他用最大的努力操纵着飞机向浪头机场滑行,直至飞机完全失去操纵,刘忠诚英勇牺牲。宋中文说:“我永远不会忘记那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牺牲的战友,他们牺牲时都很年轻。那时,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想法,作为新中国第一代人民飞行员,为祖国而战,为朝鲜人民而战,狠狠打击美国空中强盗。当时,我们的作战技术和后勤保障等条件同对手相比很悬殊,更不能和现在比。飞机场的跑道是用多块厚钢板铺成的临时跑道,飞机一发动,沙土飞扬,百米之内瞬间什么也看不清楚了。而我们的对手都是装备精良、训练有素,多为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老牌飞行员。面对这样强大的敌人,我们每个飞行员都憋足了一股劲儿,以大无畏的精神加紧训练,主动出击,要给美国强盗以沉重的打击。”能参战都很兴奋空军第2师1950年11月25日在上海成立,其编制在空军中最特殊:下属第4团为活塞式的拉-11团,第6团为喷气式的米格-15团。1951年10月21日,时任空2师副师长的张庆和率6团25名飞行员、24架米格-15战斗机进驻抗美援朝空战的二线机场——辽阳机场。11月4日,6团进驻抗美援朝空战的一线机场——大孤山机场。在此之前,空2师4团已进驻凤城机场。当时6团的任务是实战锻炼,飞机场是临时建起来的,离跑道不远,盖了一所小平房,作为指挥所。住宿是借用附近老百姓的几间民房,一个炕睡五六个人。居住地没有桌子、电灯、暖气,也没有厕所,就在附近一个露天凹地里解决,冬天刮风下雪也是如此。好在膳食尚可,军医每日计算热量,保证飞行员的营养。飞行员们对能参战都很兴奋,刘忠诚的战友朱锦翔曾提供过一张照片,是6团5名飞行员初到大孤山机场第二天照的。为熟悉环境和地形,他们登上了大孤山的观海亭,在悬崖陡壁处合影,下面就是茫茫大海。赴朝参战来得突然,年轻的飞行员们尚来不及完成必需课目,尤其是夜航和复杂情况下的飞行,就投入了战斗。他们能打下敌机、掩护地面部队,靠的是不怕牺牲的过人勇气和猛打猛冲的胆略。战友们表现出色空2师在1951年11月2日至1952年1月6日的66天抗美援朝作战期间,参加了配合志愿军第50军攻占大、小和岛及其附近岛屿的作战,先后战斗出动890架次,空战10余次,取得击落敌机4架、击伤敌机6架的战绩。空2师损失飞机6架,牺牲飞行员5名。11月30日下午,4团团长徐兆文率领16架拉-11型歼击机直接掩护空8师9架图-2型轰炸机第二次轰炸大和岛。联合机群刚飞入海面上空,突遭美空军30多架F-86型战斗机偷袭。拉-11型歼击机群一面与美机格斗,一面掩护轰炸机群前进,直至轰炸机到达目标上空。他们充分发挥拉-11型飞机灵活机动的性能和火炮的威力,驾驶螺旋桨飞机勇敢地与性能占很大优势的美喷气式战斗机空战。副大队长王天保击落美机1架、击伤3架;大队长徐怀堂击落美机1架;副中队长王勇、刘卓生各击伤美机1架。12月14日上午,6团团长徐登昆率领24架米格-15型歼击机,在志愿军空3师9团掩护下,截击美国空军混合机群。副团长邢海帆击落、击伤F-80型飞机各1架;飞行员杨木易击落B-26型轰炸机1架。刘忠诚过早牺牲,没能迎来空2师在抗美援朝空战战场上的辉煌一刻,不过战友替他圆了狠狠打击美国空中强盗的梦,他在抗美援朝烈士陵园也能安息了。来源:沈阳发布作者单位:沈阳日报社责任编辑:胡飞
发布者:中企经济文化
01月10日
内蒙古学习平台漫评:遇事推诿、办事拖沓、敷衍塞责……“皮球”踢来踢去,是对群众利益的冷漠与无视,更严重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是懒政怠政,是缺少为民情怀、不作为、不担责的典型问题。为民办实事,容不下半点形式主义、变形走样,“违规踢球”终会有红牌罚下的时候。党员干部决不能坐享“避风港”、遇事“推拖绕”,要真正把自己当作群众的一员、把群众的事当作自己的事,出实招、干实事、求实效,把人民放在心上,把责任扛在肩上。总监制:李洪才监制:唐勇策划:王晓审核:李桂荣执行:延涵文案:涂利伟漫画:翟翀责任编辑:侯阳辉 涂利伟 延涵总平台审核编辑:武菲
发布者:中企经济文化
01月10日
孔夫子教学有四大重点,第一叫“德行”。再来,讲话,“言语”。“一言兴邦,一言丧邦”,话讲得好可以让一个国家兴盛,话讲错了可以让一个国家遭殃,所以讲话要很谨慎。一个国家可以因为言语而败丧,一个家更不用说。再来,“政事”,管理众人之事叫“政”,所以政事我们从广义上来解释,就是孩子做事的能力、处理事情的智慧,这个属于第三个重点。现在的家长都不让孩子干活,他能不能办事?“玉不琢,不成器”,所以现在孩子办事的能力一直下降不是没原因,我们没教。第四个,“文学”。这是孔门四科。文学是古代“三不朽”当中的“立言”,留下千古文章利益后人。其实立言的前提在哪里?任何基础不离德行,没有德行,留下来的文字是不会让人家受益的,所以德行为要。所以人生“三不朽”,第一个“立德”。 再来“立功”,真正对家、对国、对社会有真实的帮助。你有这样的德行,又有这样的作为,你自己不写,人家帮你写。《义田记》是写范仲淹的,请问是不是范仲淹自己写的?不是。很多歌颂历代圣贤人的文章,都不是圣贤人亲自写的,都是别人因佩服他而写的,所以能立德、能立功的人必然有言可传。曾国藩先生很有治家的智慧,他虽然官至四省总督,清朝几百年的历史,从来没有一个汉人拥有这么大的权位,但是曾国藩先生要求他所有的子孙,基本的生活要能自理,洗衣服也好,一些家务活也好,都不能给底下的人干,都要自己做,这样他的子孙才不会好逸恶劳,所以真的是深谋远虑。曾国藩先生说看这个家族会兴还是会败,看三个地方。第一个,子孙睡到几点。假如他都睡到很晚才起来,那代表这个家族会慢慢懈怠下来。第二个,看子孙有没有干家务活,勤劳的习惯影响他一辈子。第三个,看后代子孙有没有在读圣贤经典,人不学,不知义。曾国藩先生有这样正确的观念,所以他的子孙现在还很兴旺。在聂云台先生写的《保富法》里面,还屡屡提到曾国藩先生的后代在那个时候都还很好;他也举到了林则徐先生,这些清朝非常有学问的读书人,确实是把他们的道德学问承传给了后代。
发布者:中企经济文化
01月10日
一个企业家资产几百亿,他今天捐了十万块;一个农夫辛勤耕作一辈子,积蓄十万,他因为看到他们家乡盖了一间医院,觉得这一间医院可以救很多人,所以他用十万买了一辆救护车,用他一生的积蓄。同样是十万,善的大小一不一样?差很多!所积的福也差很多。这个企业家的存心很有可能是“我这十万块捐出去,还可以有报道说某某某捐了十万”,他的存心可能还是为了什么?自己的名利。而这个老者把他一生的积蓄捐出来,念念是什么?救人!所以这个福分没有办法计量。 宋朝的卫仲达,有一次做梦的时候到了阴间地府去,阎罗王要看看他这一生善恶业有多少,就说:“来,把他的恶拿出来。”结果恶拿出来,几乎像一间房子这么多。多不多?他是读书人还这么多,所以他吓一跳,他说:“阎罗王,我还没四十岁,怎么会有那么多恶?”阎罗王说:“恶不待你做,起心动念我们这边就有记录了。你看到漂亮的女生,你就起不好的念头;看到别人有才华,你就嫉妒,虽然你没有害他,但是已经造恶了,所以就像一间房子一样多。”接着阎罗王说:“好,看看善有多少?”结果善像一双筷子一样,卫仲达看了自己也很惭愧。“来,拿秤来称。”结果一称,一间房子的恶状反而轻,像筷子的卷宗反而重。卫仲达很好奇,就想看一看这个卷宗到底写的是什么?结果一打开来,是他跟皇帝谏言,不要建三山的石桥。这个工程非常大,一定是伤财又劳民,一定要让非常多家庭的男众都投入去工作,整个家庭受影响,人心会不安。所以他劝皇帝不要做这个事,这个事只是让那些皇子皇孙日子好过一点,但会造成人民的痛苦。卫仲达说了:“这一件事我给皇帝建议,他又没接受,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善的力量?”阎罗王跟他说:“因为你这一念是为万民,所以你这个善力量很大。”        所以诸位朋友,当我们念念想着是为家庭,是为社会,我们念念都在培自己的福田。所谓“福田靠心耕”,一切福田不离方寸,不离你这颗心。“从心而觅”,用心去关怀别人,去帮助别人,“感无不通”,你有这个善心,有这么广大的爱心,你的福分一定能够感应得到。所以我们行善,要从自己的心量来下手。
发布者:中企经济文化
01月10日
辽宁学习平台作者:周贤忠                                                                                    许洪斌许洪斌,1925年生,江苏新安人,生前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炮兵第7师21团1营3连副排长。1946年入伍,194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2年8月8日,他所在的炮兵阵地被敌机投下的凝固汽油弹击中,为避免暴露目标,他和战友被活活烧死在工事里,他将炮上最珍贵的瞄准镜摘下压在自己胸下。经志愿军领导机关批准,追认他为特等功臣。1953年3月16日,许洪斌入葬辽宁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墓地番号东区七排一号。我们一定要保护好瞄准镜1946年,苏北地区获得解放,许洪斌报名参军。在人民军队里,他很快成长为一名优秀战士。当年6月,许洪斌随部队在淮北花园寺与国民党军队作战,遭到敌人碉堡火力点的疯狂阻击,部队伤亡很大。许洪斌不顾个人安危,夹着两捆揭开盖的手榴弹,登上梯子,接近敌人的碉堡,将两捆手榴弹投进去,炸毁了敌人的碉堡,为部队打通了前进道路。在解放战争中,他曾荣立大功2次、小功7次。炮兵部队正在作战斗准备许洪斌当上炮兵后,对火炮十分爱护,尤其对瞄准镜更加呵护,每当瞄准镜用过后,他都要悉心擦拭,精心维护。他常说:“瞄准镜是火炮上最宝贵的东西,是炮的眼睛,我们一定要保护好它!”在1950年的大练兵中,为迅速掌握火炮技术,已任班长的许洪斌带领战士勤学苦练,全班技术迅速提高,15天内进行了3次测验,许洪斌所在班均名列全连第一。一个月的练兵结束时,许洪斌所带的班被评为模范班。机智巧妙地完成火炮前移任务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许洪斌随炮7师21团入朝参战。1952年7月中旬,志愿军总部决定在西线对南朝鲜军第3师22团2个连据守的572.4高地实施歼灭性的突袭。在一本名叫《雷霆千里》的书里,记者看到一篇由原炮7师21团3连班长周志荣撰写的回忆文章,对许洪斌参加的这次战斗进行了详细描述。“我们炮7师21团配合68军203师609团4个连攻572.4高地,经过月余时间紧张备战,已万事俱备,但遇到一个大难题,敌防线纵深处(加罗寺)有一个美式150加农炮营,该炮射程远,威力大,不仅是我步兵进攻时的主要障碍,同时也对我炮兵构成严重威胁。我们的苏122榴弹炮,最大射程为10000公尺,敌炮最大射程为13000公尺,往往我炮向敌前沿射击时会立即遭到敌炮的压制,甚至造成人员伤亡。为了减少步兵的伤亡,为了整个战役的胜利,必须拔掉这颗钉子。要想拔掉这颗钉子唯一的办法,只有冒着生命危险,将我122榴弹炮向前沿推进。数吨重的大炮要推至前沿谈何容易?用战士们的话说要过三道鬼门关:其一,要避开敌人飞机昼夜不停地侦察与轰炸;其二,要躲过前沿敌炮兵观察所高倍望远镜的搜索监视;其三,途中要闯过敌三道封锁线。”“当时参战的炮兵部队4个连队都争先恐后要求担任‘前移’的光荣任务,尤其是我和许洪斌所在的炮21团1营3连官兵求战情绪最为高涨。我们拿出了一套对付‘过三关’的对策,经前指研究,批准我连4门大炮向前沿推进5公里,并要求尽量以突袭方式彻底消灭敌炮兵营。”“1952年8月7日,在兄弟部队掩护下,我们机智巧妙地将4门大炮及百余发炮弹顺利地前移至预定炮位并进入工事。”发射火箭炮以惊人的毅力忍受烈火的煎熬可是就在发起进攻之前,意外发生了。周志荣目睹了许洪斌和战友的牺牲过程。“8日一早,敌侦察飞机发现我连阵地附近有疑点,在上空转了两圈,约一个小时后从南边飞过来4架飞机,随即投下数枚凝固汽油弹,进行火力侦察。其中有一枚正落在第一炮炮口附近,爆炸后,大量的胶体汽油喷进炮工事里面。工事有旁门可出入,当时在炮工事里的9名炮手如果想逃生的话完全可以冲出去。可是他们一想到敌机正在上空盘旋,敌地面观察所正在集中搜索,一旦暴露阵地,不仅会带来更大的伤亡,而且整个歼敌计划也成泡影。这时炮长许洪斌坚定地对大家说:‘敌人是火力侦察,不要乱动,宁可牺牲也不要暴露全连阵地,要保护好器材和新同志。’”“当时我和程裕鸣等同志都在连发令所,离这被烧的工事仅有20米之遥,我亲眼看到战友们以惊人的毅力忍受着烈火的煎熬而心如刀绞。敌机走后,我们赶来清理炮位时,发现9位勇士有8位光荣牺牲在工事里,许洪斌怀里还抱着完好的瞄准镜,有两位老战士还死死地压在一位受伤新战士的身上。这种为了国家财产、为了战友的生命、为了整个阵地的安全,把生死置之度外、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令在场的人无不感动。”千百门大炮射向敌人阵地“当天傍晚,前指下达了向敌炮兵营开炮的命令,我连所剩三门大炮带着为烈士报仇的怒火,向敌炮阵地发起突然轰击,连续半小时急促射,近百发炮弹准确地在敌人阵地上开花。由于敌人有制空权,敌人的火炮和弹药都是暴露的,突然遭到近百发炮弹的袭击,顿时敌阵地火光四起,尸横遍野,12门大炮立刻变成一堆废铜烂铁。我军在无敌炮拦阻的情况下,一鼓作气,顺利攻占572.4高地,全歼敌人两个加强连,用捷报告慰了烈士的英灵。”1952年9月,志愿军总部给许洪斌烈士追记特等功,给他生前所在班记集体一等功。来源:沈阳发布作者单位:沈阳日报社责任编辑:胡飞
发布者:中企经济文化
01月10日
       道德的阳光能够融化坚冰,能够破除黑暗,能够驱散迷雾,当然也能够把不可救药的恶人教化成甘于无私奉献的好人。这种“大变活人”的事情,在辽宁省抚顺市传统文化教育学校已不足为奇。他们通过开展对中华传统圣贤经典的学习与力行,用老祖宗的仁爱智慧之光温暖了精神荒芜、痛苦扭曲的人们,使众多破碎的家庭重新找到了幸福。这里记录的20多名学员改过迁善的故事,是学校七年来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零星记录,却足以展现他们应用圣贤文化挽救世道人心的显著成果。                                                                                                                                                  ——题记         我的性格孤僻,从小就喜欢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不爱与同伴们一起玩。只因为一个人孤独贯了。       我6岁前一直是由别人看管,上小学时,父母花费重金把我送到一所好学校,但学习成绩一直不好,便经常被母亲责骂:“看看人家孩子都比你强,还不如生个女孩好"。为了取悦母亲,我便有意无意地模仿女性,心理逐渐变态,怨恨、自卑心越来越重。我的这种性格,导致我在学校备受歧视,就连女孩子都讨厌我,欺负我。这使我对女孩越来越排斥。       一次在上补习班课的时候,无意间看到旁边一个男同学的手机里出现一段淫秽的黄色视频,从此,我脑海里常常出现那种画面。后来, 我便利用补课时间偷偷跑出去上网吧。父母发现后很生气,但他们这时已经管不住我了。妈妈只好给我买了台电脑,让我在家中玩。这下我可以毫无顾忌地天天看黄色录像了。很自然地就养成了手淫恶习,从此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我的性取向开始发生偏差,是从考上大学开始的,那时,远离了家人,我更是以看色情片为乐,并且特别爱看同性恋的内容,越来越对同性感兴趣,反正现在的大学对这种事已经见惯不怪了。这时,手淫已经不能满足我日益膨涨的欲望,当看到校园里到处都是亲热的情侣,同寝室的同学每天在一起讨论的不是游戏就是那些男女性事,这让我经常想入非非。终于,我通过网络与同性恋者勾搭上了,前前后后认识了十个同性恋者。在第三次与同性发生性行为后,我突然感觉到身体不适, 到医院一检查,被确诊得了性病。我感觉一下子天塌了下来,但又不知道如何去救治,陷入无尽的恐惧与痛苦之中。      虽然后来经过治疗性病得到了一时的控制,但身体机能开始出现一系列退化现象。正像陈大惠老师讲的那样,色情泛滥对我的危害就是记忆力很早就出现明显衰退,体力逐渐丧失,到学习传统文化之前,已经连20斤的东西都搬不动了,一动就会大汗淋漓。肾脏有时候会痛, 早上洗脸时鼻子常会出血。我本来就有先天扁桃体炎,到这时,自己的体质已经差到了极致,几乎每年都会得几次时间很长的感冒。现在我才知道,身体和精神上的这种病态就是邪淫太重造成的。       但是父母并没有放弃对我的爱,他们发现我出现问题后,千方百计地向我介绍传统文化,并引导我认识了一位传统文化老师,我才有机会来到抚顺市传统文化教育学校。经过三个多月的反省,接受《弟子规》的熏陶,让我明白了自己过去活得多么失败,认识到自己所犯下的错误是违反人伦的大恶,是会毁掉一生前途的,根本不会有幸福可言。我决心痛改前非,从此远离电脑和手机,断掉所有不良朋友。       目前我已经戒除了十多年的手淫恶习,性格也不再冷漠孤僻,变得乐观起来。现在我已经能推动装水泥的三轮车了,记忆力也开始恢复。 当然,我的最大改变是恢复了正常做人的良知,不再喜欢男人了,也不再憎恨女人了。       最近我回了一趟家,生平第一次下厨给父母做饭,第一次向父母下跪磕头认错。父母看到我的改变,泪流不止。                                                                                                          (王冬生,来自黑龙江省五常市,23岁)
发布者:陶公壹生圆
01月10日
辽宁学习平台作者:“零落梅花过残腊,故园归醉及新年。”又到了辞旧迎新的时刻,放下过去,欣欣然走进崭新的未来。古人的元旦虽然在时间上相当于我们现在的春节,但跨年的意味是相同的。《说文解字》有云:“元, 始也。”“旦,明也。”连在一起,便是最开始的第一缕光明,与新年伊始每个人心里的盼望不谋而合。在我国历史上,元旦一词最早出现在《晋书》中。“颛帝以孟春正月为元,其时正朔元旦之春”,颛顼帝把每年第一个月的第一天定为元旦,后来尧舜时期,把祭祀天地和先帝的那一天称为“元旦”。在汉朝之前,元旦的时间常跟随朝代更替而变化。夏朝元旦是正月初一,商朝是十二月初一,周朝是十一月初一,而秦朝是十月初。直到汉朝,司马迁创立了太初历,这才又以正月初一为元旦,一直持续到了清朝末年。古人怎么“跨年”呢?汉朝时每到元旦前的腊日,由官方牵头,举办大傩戏,以求驱除疫病。据《后汉书·礼仪志》中记载,汉时元旦的傩戏有上百名身着皂服的少年们,手持大鼗,场面盛大。汉宫还会举行大型的朝会活动,即“正旦大会”,以贺新年。有奏乐和百戏等文艺表演,其乐融融,蔚为壮观。“人歌小岁酒,花舞大唐春。”卢照邻在《元日述怀》中如此描绘。唐朝人注重元日的家庭聚会,讲究按长幼尊卑饮用屠苏酒,“才酌屠苏定年齿,坐中惟笑鬓毛斑”。一桌团圆饭上,既要有美酒,还要有甜食。唐代的“胶牙饧”也是人们的心头好,大诗人白居易也对它爱之深切,在《岁日家宴戏示弟侄等兼呈张侍御二十八丈殷判官二十三兄》中有言:“岁盏后推蓝尾酒,春盘先劝胶牙饧。”唐朝人和我们今天一样,也会在元日这天走亲访友,以庆贺新年的到来。街坊邻里逐次举办家宴,一同欢庆节日。北宋时期,皇帝下诏官员们放假七天,以此来庆祝新年。宋朝皇城还会举办大型的宴会,官员们都要来向皇上祝贺,人们将其称为“排正仗”,其间鼓乐齐鸣,歌舞升平。许多繁华街道上都结彩棚,摆放帽子、首饰、衣着、玩具之类的商品,车马来往,络绎不绝,到处洋溢着节日的气氛,热闹非凡。明朝时期,人们在元日里会送贺卡,在笺纸制作的精美卡片上写下真挚的祝福,夹杂着梅花,充满浪漫的仪式感。清朝跨年隆重热烈,不仅载歌载舞,还有语言类的滑稽节目和各式各样的杂技表演,不次于现在的“跨年演唱会”。元旦一早,大家都会不约而同早起打扮,穿上新衣,祈福纳祥。华灯初上把酒言欢,喝到酣畅淋漓,不知不觉中一起跨进新年里。来源:辽宁日报责任编辑:刘冠菲总平台审核编辑:徐睿明
发布者:中企经济文化
01月10日
内蒙古学习平台漫评:为了整治形式主义,开会研究、传达精神、整理台账……纠正问题的措施反而成了问题的一部分,“整治”陷入怪圈。形式主义好比下雨天浇花——多此一举,而为了扎实走过场,不让雨水浇在花上,打伞这种“整改”表面的方法不仅无法真正解决形式主义带来的危害,还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究其根源,这种“以形式主义整治形式主义”的现象,是政绩观扭曲和工作作风不实的体现。形式主义当休矣!与其要求基层“反形式”,不如先从减少这些“形式化”的反形式工作开始,营造风清气正、真抓实干的良好氛围,使“整治”成为推动工作进步的有力抓手。总监制:李洪才监制:唐勇策划:王晓审核:李桂荣执行:延涵文案:陈佳琪漫画:翟翀责任编辑:涂利伟 侯阳辉 乌日晗总平台审核编辑:武菲
发布者:中企经济文化
01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