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怕冷人群如何养生保健?哪些人适合服用膏方?丨时令节气与健康 冬季怕冷人群如何养生保健? 广东省中医院主任医师 杨志敏 特别怕冷的人,往往常见于女士、老年人或产后、病后的人。对于这些人,推荐几个小方法: 第一,每天坚持适量的运动,让身体通过肌肉的运动产生温热感。 第二,做一些穴位按摩。手掌有几个穴位,一是劳宫穴,二是鱼际穴。这里有一个自我按摩的方式,大家可以把两个手掌对接起来,自我旋转,可能不到十下,身体就会产生一种热感,会促进血液循环。 第三,可以在家里做热的盐包,选用艾叶、桂枝、花椒、吴茱萸,加点粗盐,用布包裹后用微波炉或隔水蒸,加热之后敷在身体经常怕冷的地方,例如颈椎、腹部。 第四,如果老人有泡脚的习惯,也可以用中药泡脚。用艾叶、桂枝、牛膝、桑枝等煮水后泡脚。水温要控制在40~42摄氏度,泡脚的时间不超15分钟。
哪些人适合用膏方?
膏方中的很多药材都有滋补作用,可以调和气血阴阳,增强我们的体质。另外,能够补益五脏,也能增强免疫力。对于稳定期的慢性疾病患者,还能扶正驱邪,帮助身体康复。哪些人适合吃膏方呢? 一是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的脏器功能会慢慢衰退,服用膏方能够延缓衰老带来的一些身体不适。 二是亚健康人群。亚健康人群存在一些心身不适的状态,对社会和自然的适应能力下降。服用膏方能调整机体的平衡状态,延缓疾病的发生。三是慢性虚损性疾病患者。中医认为,上述人群多处于寒热错杂状态,以及气血特别不足的状态,如果能够在治病的同时服用膏方的话,能够达到固本培元的作用。 四是病后或术后的患者。他们的机体属于减退或抑制的功能状态,可能消化吸收状态是下降的,如果服用膏方,也能快速帮助身体康复。 文字来源: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布会 声明:本文由入驻健康号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健康中国官方版立场。
v:* {behavior:url(#default#VML);}
o:* {behavior:url(#default#VML);}
w:* {behavior:url(#default#VML);}
.shape {behavior:url(#default#VML);}
Normal
0
false
7.8 磅
0
2
false
false
false
EN-US
ZH-CN
X-NONE

天一冷,就关节痛?三招教你护好关节 一轮又一轮冷空气接连“到货”, 天气一冷,凉风一吹,不少人的颈肩、膝盖、手指等各处关节又开始隐隐作痛... 本期,我们就来聊聊如何在降温时节护好关节。 为啥天一冷就关节痛? 天冷骨先知。 作为“温度计”的关节,对寒冷格外讨厌。 在中医看来,“寒”主痛、主收引,也就说寒冷容易引起疼痛以及血管、肌肉和筋膜的收缩; 而用现代医学的话来说,则是寒冷会引起血管的收缩,导致血液循环减慢,关节腔内的代谢废物难以排泄,局部炎症因子不断累积。 所以,只要关节一受冻难耐,就会发出“抗议”,出现疼痛、肿胀、僵硬等情况。 除了寒冷之外,关节也不喜欢静止不动。 在静止的情况下,气血的循行功能将会减弱,同样也会导致关节处的血液循环不畅。 然而天冷时,很多人都喜欢懒懒地窝在床上或者沙发上,这无疑会给脆弱的关节雪上加霜,导致疼痛加重。 关节疼痛,为您支招! 01 保暖有技巧 天一冷就关节痛,可能是保暖没做到位。 无论是出门在外,还是居家休闲,对于一些自己有过毛病或表面覆盖肌肉少,容易被寒冷所侵袭的关节要格外关注,特别是在早晚气温偏低、风大的时候,要围好围巾、戴好手套、穿好秋裤等。 除此以外,随着气温变低,觉得叠加衣物显得过于臃肿时,还可以借助科技力量,根据自己的需求选购一些会发热的围巾、鞋子、袜子或是护膝、护肩、护腰等用具,加强保暖效果。 “寒从足下起”,如果发现自己的脚在天冷时总是发凉,就要关注所穿的鞋袜。 长袜和舒适保暖的鞋子不仅可以出门穿,在家也能穿,比起单薄、容易让脚受冻的拖鞋,一双专门在室内穿的干净布鞋或者球鞋是更优之选,既可以保暖,在家运动时也能防滑防摔。 02 运动有方法 穿衣保暖是被动防御,而适度的运动则是能够使得人体内部阳气生发,增强自身的抗寒能力。 运动其实并不像许多人想的那样,既要选择好场地,又要预留好充足的时间,只要掌握好方法,其实在哪都能做,随时可以开始。 早上起床时候,先在床上做十个伸懒腰动作,做三十个蹬腿动作,完成热身后再披衣起床,不仅全身都暖暖的,还减少了行走不稳,摔倒的风险。 久坐在沙发或者办公位上觉得手脚冰凉时,手部可以做一些抓握、搓手动作,搓热手部后还可以接着搓揉一下颈肩,缓解颈部的僵硬疲劳; 脚部则可以做踮脚、蹬腿动作,改善血液循环同时也能增强灵活度。 睡前发现捂不暖脚时,同样也可以进行一些睡前拉伸,做二十个蹬腿动作,慢慢地感觉到整个身体暖起来之后,就可以平复呼吸,温暖入睡。 03 泡脚能暖身 天冷降温,泡脚正当时。 泡脚能够产生热量,改善血液循环,对全身的关节都有好处,适量加入艾叶、生姜、花椒、粗盐、当归等煮水则效果更佳。 踝关节不适,可以直接泡脚,注意水位要没过踝上三寸; 膝关节酸软,则可以用毛巾浸泡热水后湿敷; 而手部关节的僵硬疼痛同样也可以采用浸泡、湿敷的方法。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个中药熏洗方,有条件、有精力者可以按需使用,增强筋骨的护养效果。 中药熏洗方 材料 艾 叶30g 徐长卿30g 透骨消30g 防 风30g 宽筋藤30g 做法 1. 正常煎煮约20分钟,加适量凉水稀释至温度适宜; 2. 将药液倒入盆中,双脚泡入(膝关节不适的情况下,可以用毛巾搭在膝关节上,用杯子乘取药液淋在毛巾上进行淋浴,反复进行); 3. 盆中药液温度下降后,可烧一壶开水适当添加,注意保持温度; 4. 每天进行1-2次均可,没有严格次数限制,每次泡洗约20-30分钟为宜; 5. 结束后迅速将擦干,做好相应的保暖措施。 注意事项 该方不适用于存在肿胀情况或痛风性关节炎的患者。 该看骨科还是风湿科? 一般来说,采取以上措施后,就能有效地避免或者缓解关节痛的情况。 而如果坚持3天后依然存在明显疼痛,或是“天冷就痛”这一情况持续存在半年以上但尚未明确病因的情况下,则建议及时前往正规医院就诊,不宜拖延。 这时候,又会有人犯难: 骨科还是风湿科? 1、骨科:疼痛主要集中在一个或少数关节,多发于负重的大关节,如膝、髋、腰椎等;疼痛与运动或受伤有关,如爬完山出现的膝盖酸痛;疼痛发作时,身体无其他伴随症状,休息后有所缓解。 2、风湿科:疼痛涉及多个关节,呈对称性发作,多发于小关节,如掌指关节、腕关节等;无外伤情况下突发疼痛;疼痛时伴随着晨僵、肿胀,甚至还有发烧等全身症状。 当然,当症状不典型、我们无法自行判断时,无论是去哪个科室都没问题,及早就诊评估才是第一要务。 来源:“林定坤工作室”微信公众号 声明:本文由入驻健康号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健康中国官方版立场。
v:* {behavior:url(#default#VML);}
o:* {behavior:url(#default#VML);}
w:* {behavior:url(#default#VML);}
.shape {behavior:url(#default#VML);}
Normal
0
false
7.8 磅
0
2
false
false
false
EN-US
ZH-CN
X-NONE


拍打身体能治疗疾病?方法和位置正确才有效! 临床病案 某天在病房,70岁的李叔拉着我激动地问道:“董护士,你来说说看,像这样在身上到处拍一拍就能治病?我这老伴在家天天拉着我拍拍拍,一拍就是大半个小时,也不知道拍得对不对,有这时间我还不如坐着休息休息,喝喝茶呢”。大家是不是和李叔一样,也都有这个疑问呢?平时我们常常能在公园看到一些锻炼身体的人在拍打自己的身体,像是拍手、拍胳膊、拍背、拍腿等等。这种做法真的有养生保健的作用吗?怎么拍才是有效的?今天就跟大家聊聊中医疗法中的“拍八虚”。 什么是八虚? 《黄帝内经》有云:“人有八虚,肺心有邪,其气留于两肘;肝有邪,其气流于两腋;脾有邪,其气留于两髀;肾有邪,其气留于两腘。” 当人体五脏受到邪气的侵袭时,邪气滞留在身体的八个薄弱之处,我们称之为“八虚”。“八虚”是指人体的八个关节,即两肘窝、两腋窝、两腹股沟、两腘窝。人有八虚,以候五脏。 八虚是什么?《黄帝内经》曰:“人有八虚,肺心有邪,其气留于两肘;肝有邪,其气流于两腋;脾有邪,其气留于两髀;肾有邪,其气留于两腘。”《内经》中的八虚即指人体八个特定的部位(即两肘、两腋、两髀、两腘),“虚”就是薄弱环节的意思,衣服最容易沾灰的地方多是叠折处,人体的八虚就好比这些地方,五脏之邪喜欢藏匿于八虚之中,导致经气的运行不畅。 因此,可以通过拍八虚(五脏藏邪之所),来调畅气血、疏经通络、祛除邪气,从而达到养生保健、增强人体免疫力的效果。 拍八虚的作用和方法 ·
肘窝:肺、心有邪气,会滞留于两肘。肘窝部位是心经、心包经、肺经三条阴经通过的地方,拍打肘窝可以排出心肺的火气、邪气和毒素,有助于养心、宣肺、治呼吸道疾病。一般心肺有热的人,适合多拍肘窝,拍打后可见到肘窝局部发红,甚至能拍出痧来。 拍打方法: 1.先是左臂伸直,找到肘横纹正中; 2.右手四指并拢,用空掌轻轻拍打; 3.力道逐渐加重,拍至微微发热微红或略紫红皆可; 4.对侧同。 ·
腋窝:肝内有邪气,会滞留于两腋窝,腋窝有心经、心包经、胆经循行,顶点处还藏着一个“解郁大穴”极泉穴。爱生气,经常郁闷的人,没事可以经常拍拍。经常拍打可以疏肝理气,治肝阳上亢疾病,化解心气郁结,还可以预防和缓解冠心病、心绞痛等心脏疾病。 拍打方法: 1.先是左手放在脑后,抱住后颈; 2.抬高手肘,充分暴露腋窝; 3.右手空掌拍打,力度由轻逐重; 4.对侧同。 ·
腹股沟:脾内有邪气,会滞留于两髀。髀就是大腿根部的腹股沟,主要是脾、胃二经通过。拍打腹股沟可以加速气血运行、健脾和胃,还能刺激两个妇科穴位:气冲穴和冲门穴。气冲穴是胃经的穴位,冲门穴是脾经的穴位,这两个穴位可以治妇科病,调理月经不调、痛经,此外还能预防和养护男科疾病和血脉不畅、血瘀痰湿、下肢冰凉等问题。 拍打方法: 1.拍腹股沟时最好站起来; 2.两腿微微分开; 3.两手握空掌轻轻拍打两侧腹股沟至微微发热即可。 ·
腘窝:肾内有邪气,会滞留于两腘中。胭窝在膝关节后侧的窝窝,有膀胱经、肾经两条经脉循行润窝分布着委中穴和阴谷穴。膀胱经是人体最大的排毒祛湿的通道,委中穴好比是这条通道上的一个排污口,如果这个排污被堵住了,毒素、废气就排不出去,所以湿气重的人,要经常拍打,保持畅通。《四总穴歌》曰:”腰背委中求。“《百证赋》云:“背连腰痛,委中主之。“所以拍腘窝,可补肾、祛湿、治腰腿疼痛。 拍打方法: 1.可以弯腰屈膝,两手空掌; 2.同时拍打两膝关节后方; 3.推荐在膀胱经当令的申时(15:00-17:00)进行,效果更佳。 拍八虚的注意事项 1.两手持空心掌,由轻至重地拍打八虚,直至拍打处开始发热,出现微微发红即可。 2.每天坚持拍打八窝1-2次,每个窝各拍打3-5分钟,每个部位拍打10-30次力度适中,以感觉舒适为度。注意在拍打过程中要保持呼吸顺畅,不要憋气。从上到下(即肘窝→腋窝→髀窝→腘窝),从左到右拍。 3.拍打时应避免寒气,不可用电扇或空调直吹,以免风寒之邪通过开泄的汗孔进入体内,引起新的疾病。 4.洗浴要在拍打完毕的3小时后,并且用热水,不可用凉水。 5.循序渐进:初次锻炼时建议从少量开始练习,逐渐适应后再增加拍打次数和力度。切勿急于求成以免造成身体损伤。 6.拍打后可能会出现瘀点、瘀斑等现象,这是正常现象,说明此处有毒邪或病气排出。但不必强求出痧,若出现不适请及时就医。 7.在拍打过程中,要密切关注身体的反应。如果感到疼痛难忍或皮肤出现红肿、渗液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拍打并寻求专业医疗建议。 拍八虚最佳时间 一般来说,拍八虚的最佳时间是在早晨起床后和晚上临睡前。早晨起床后,身体经过一夜的休息,气血相对较为流畅,此时进行拍八虚可以更好地唤醒身体,迎接新的一天。晚上临睡前,则可以通过拍八虚来放松身心,帮助更好地入睡。但具体时间可根据个人习惯和身体状况灵活调整。但需要注意的是,过了晚上9点后不宜再进行拍打。 各部位也有各自拍打的最佳时间: ·
双肘部:反应心肺,早晨5至7点和中午11点至13点解析: (1)凌晨3至5点,虽然肺经正旺,但大多数人都在睡觉,所以不便拍打;早晨5至7点,大肠经当令,肺与大肠相表里,大肠为肺之府。所以建议早晨5至7点拍打肘窝,可以补肺气、润大肠、通便、止咳嗽、排毒养颜。 (2)中午11点至13点心经当令,肘窝上有肺经、心经、心包经经过,此时拍打肘窝,对各种心脏病都会起到很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
双腋窝:反应肝,晚上23点至1点解析: 《黄帝内经·六节藏象论》曰:“凡十一藏,取决于胆。”肝与胆相表里,胆为肝之府。夜里子时(23点至1点),是胆经气血旺盛的时间,此时拍打腋窝,有治失眠神效,可一觉到天明。 ·
双腘窝:反应肾,晚上17